一本古老的航海日誌:海龜如何在海洋中航行
文/程一駿
現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專任教授
動物會進行遷徙,尤其是長距離的遷徙,主要是為了生存及繁延下一代而開發不同地區及不同時間的資源,或是避開當地資源出現季節性枯竭,以達到最大的存活機率。許多海洋動物,尤其是大型的動物,在洄游(遷徙)的過程中,都會利用海洋中的物理現象,像是洋流以達目的地。從生理生態學的角度來講,順著洋流而行是最省力的,也最能即早到達目的地,以減少被天敵攻擊的機會。對海龜而言,牠會在儲存足夠的養分後,才進行洄游,且在洄游過程中多不進食。因此,更需有效的利用海況,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開銷,及提高活下去的機會。然而,由族群基因結構及上標的研究顯示,海龜會洄游到數百至數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去覓食及產卵,甚至有跨洋洄游的情形,許多證據也顯示,除了少數的種類如平背龜外,海龜在海上的分布十分廣泛。此外,海龜除了上岸產卵外一生都在海中渡過,因此牠們與海況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因果關係,要找出兩者間的關係並不容易。
小海龜在下海後,會順著洋流到達飼育場所,並以浮游動、植物為食,等到長到青少龜之後,又會順著洋流到達牠的覓食海域。在成長過程中,海龜會利用洋流到達不同的覓食場,及利用特殊的海況,如渦流能聚集食物的特性,逗留在這些海域中覓食。而當牠轉成大人時,海龜又會利用洋流進行生殖洄游,以返回其出生地去繁衍下一代。因此在其一生中,海洋中的物理現象,均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因為海龜有大洋洄游的特性,十分難以追蹤,所以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一直都困擾著海龜研究與保育人士。
早期的洄游研究
海龜洄游之謎,早在50年代就有研究人員試圖去解答它,這是因為海龜研究之父—Dr. Archie Carr在哥斯大黎加進行海龜研究及保育時發現,加勒比海的海龜產卵沙灘日益減少,但由於不知道這些產卵的母龜來自何處,也不知道牠們在產完卵後後會去哪裡,因此無法進行適當的保育工作。他的研究團隊就曾於1965年與海軍合作,在海龜背上綁氣球,並在沙灘上築高塔進行觀測。不意外的,這個實驗因氣球爆炸而失敗,不過也算是人類第一次進行海龜的遙測追蹤。此後,他不氣餒繼續利用傳統的上標辨識法,就是在海龜鰭狀肢上釘上金屬標,待民眾發現海龜時,再通報海龜的標號,這樣一來便能知道海龜洄游到哪裡去。他從1967到1982年共進行17年的研究,結果十分不理想,由於當時的材質不良,標很容易鏽蝕或是脫落,加上許多民眾在捕殺海龜後沒有通報,或不識字等因素,僅完成一篇論文,但Dr. Carr卻利用這個研究結果,提出海龜會利用洋流作為洄游路徑指引的假說。
海龜洄游的研究因成效不彰,而延宕了十幾年,一直到70年代後期,因技術突破才獲得長足的進步,在各種努力中,以人造衛星追蹤技術的應用最為成功。當時這項技術,剛從浮標轉應用到野生動物的研究上,兩位學者便將追蹤北極熊的人造衛星發報器,應用在海龜身上。他們成功追蹤的結果,解答了懸疑已久的問題—海龜在海上的行蹤,這項成果引發了研究人員極大的興趣,在之後的40年裡,隨著電腦科技的進步,衛星發報器的愈做愈小,功能也愈來愈強,終於引發了動物行為學上新一代的思維。
洄游機制解釋上的爭議
在整個洄游研究中,曾經引起極大的爭議是「母龜並非每年都會回到出生地去產卵,生殖洄游的距離又十分遙遠,那海龜在茫茫大海中,是靠哪些環境因子的指引到達其產卵沙灘?」,這個問題在90年代出現了兩派解釋,一派認為地磁是引導海龜洄游的主因,因為動物腦中都有類似磁鐵的器官,因此地磁的強度及傾角對動物而言,就像地圖上的經緯度一樣,這就是他們所謂的「地磁地圖」,海龜就靠這個「地圖」找到回家的路。為了證明理論是對的,這派學者還進行許多實驗室內的實驗。另一派則認為像鮭魚一樣,由出生地所流出的物理及化學特性,是海龜用來找到目的地的指標。他們做了很多野外實驗,譬如將產卵的母海龜搬到他處,再看牠是否會回到產卵沙灘等。這兩派說法雖然都有證據支持,但都有其無法克服的缺點,像是地磁說無法去除地磁漂移的影響,而後一派則無法解釋出生地所釋放出的物理及化學特性,在一段距離後會遭到海水的稀釋,而量測不到的問題。近年來,這兩派不再堅持己見,而共同發表論文,並結合兩種說法。盡管如此,這些論點仍然無法完全解釋海龜洄游的機制,因為上述的說法皆忽略了海洋中最明顯的物理現象:海流。
洋流的影響
海龜為一游泳力很強的海洋動物,可以自己決定前進的方向,因此牠和洋流間的關係十分複雜。一般而言,海龜可以順著洋流而行,既省力又可早點到達目的地。海龜也會逆著洋流而行,並利用它作為洄游方向的指標,但會避開強大的洋流。海龜會因一時洋流太強,而暫時被漂出洄游路線。牠也會被強大的側流帶離洄游的路徑。在這種情形下,洋流可以變成助力,也可以成為阻力。海龜在不同的海域中,也會因洋流的改變而採取不同的策略,因此兩者間的關係,僅能以量化的方式計算出。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但卻難以執行,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海龜研究人員幾乎都是生物學家,對物理海洋幾乎一無所知,而物理海洋學者,多數不懂也不重視生物,因此兩者間存在著難以跨越的鴻溝,這個問題就一直沒能獲得適當的解決。動物學家只有靠著地理資訊系統中的疊圖功能,將相關的數據畫在一張地圖上,再設法以生物海洋學的知識,來證明兩者有關。但證明有關並不代表真正了解兩者間的關係。就這樣的,許多近年來的文獻就像「瞎子摸象」一樣,不斷嘗試用生物學的角度,去解釋兩者間的關係。雖然少數學者會嘗試著進行跨領域的研究,但因大部分的生物學家並不懂得物理海洋,所以這類文章,難以刊登在主流期刊上,也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一直到最近,才有生物學家試著去解讀物理海洋現象,但在缺乏足夠的物理訓練下,海龜洄游與洋流間的關係,仍難有突破性的發展。
洄游中的潛水行為
讓問題更複雜化的是,海龜在海中是以潛水的方式前進,因此是一個3度而不是2度空間的洄游行為,這讓研究海龜的洄游行為變得更為困難。所幸在過去,許多研究人員利用另一種量測動物潛水的儀器—溫度-深度紀錄儀(temperature-depth recorder),對海龜的潛水行為做了深入性的了解,並定義出若干主要的潛水類型。目前也有人造衛星發報儀因具有壓力計,所以能判斷出海龜在大海中的潛水類型。這讓我們較能夠掌握,海龜在大洋洄游中做了些甚麼,像是海龜的潛水深度不超過5米,則代表海龜正在奮力前進。而當海龜長時間下潛到70米以下並很少改變深度,就代表海龜可能在深水區或是海底休息,要不然就在海底找食物吃。這對我們了解海龜在大洋中的生活方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有人將水下攝影機利用吸盤原理固定在海龜背上,以實際觀察的方式,來了解海龜的水下行為。結果發現海龜下海後之行為是多變的,比由溫度-深度紀錄儀所解讀出來的行為要複雜很多。它很好用,但缺點是造價昂貴,且不像人造衛星發報器具有無線傳輸信號的功能,所以需回收後方能解讀影像檔,因此它雖然十分吸引人,但目前僅限於短時間及小範圍的研究。
生物紀錄儀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儀器愈做愈小,功能也愈來愈強,一些量測生理功能的儀器,如胃內溫度、心跳記錄儀等都能附在人造衛星發報器上,使我們得以配合位置及潛水資料,得知海龜在海中某一定點的生理狀況,像是了解海龜是否在休息或是覓食等。這些資料配上地理資訊系統的疊圖及分析,就能充分掌握海龜在海上的行蹤。由於這些儀器能忠實地記錄動物在海上的一舉一動,所以研究人員以「生物記錄儀」來代表新一代的追蹤紀錄儀。這個技術因發展潛力無窮,將會帶給動物行為學上一個全新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