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城市記憶─跨越時空的都市地景
文/江沛航
城市是人們匯集交流的場域,關於城市的論述與想像我們可以輕易的從關鍵字搜尋或是無數篇的專書論文發現不同的提案與回應,而「拼貼」、「多元」、「混和」,甚至「雜亂」則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從發掘「城市多樣性」的角度出發,城市形象不單局限於現下所見景物,過往的歷史記憶,或是腦海中曾經見過的風景都影響著人們對城市的印象。人群在公園中的漫遊,從新公園走到二二八公園,再早一點是臺灣博覽會以及在廣場上所舉辦的運動會,銘刻於城市地景上的記憶仍在,但隨著時代轉動,建物拆遷後卻難以再循痕跡。朱天心曾於《古都》中描寫女主角嘗試拾起舊日情景卻無法企及的刻骨銘心,當記憶中的影像不復存在,透過不同系列的城市描述影像,讓我們得以看到過去的「當下」,對照今日景象,更能一覽跨越今昔的都市風貌。
漫遊街道城市
如果說短小的街廓、不同用途的混合使用、新舊並存的建築物、密集的人口和住宅是城市多樣性的四個充要條件,那麼身處臺灣的我們可說是非常幸福地天天從這幾種要件中汲取生活養分。從早期的黑白照片至今天的城市風貌,漫遊在流動的街道城市中,這幾種元素隨處可見,人們也透過攝影、畫作自由地展現對城市生活的感受。
1950年代的衡陽路和桃源街交叉口,可見原「臺北信用組合」的身影,日治時期屬於日人活動範圍的街道也在光復後出現身穿旗袍的婦女。現今的桃源街上雖看不見人力車的蹤影,卻一樣有著熙嚷的人群與車輛,新舊並存的建築物本身就是一篇篇城市發展的故事。
1960~1970年代,中華商場可說是許多年輕學子的夢想天堂,除了《孽子》一書有著中華商場內上演的故事〈隱形之國的青春鳥〉,名導演侯孝賢也這麼說著:「週末到中華商場買進口古典唱片,可說是高中記憶中最為難忘的美麗敘事」。漫步於今日的中華路上,中華商場已在一片爭議聲中拆除,幸好我們還能透過網路影像,追憶年少時的魂牽夢縈。
不同於白天的忙碌急促,楊啟東於1971年完成的〈華燈初上〉,表現出雨中的夜晚街道活力,多了一絲絲神祕感,卻又有著溫暖燈光足以照亮路人的心。這也許是生活在臺灣都市的另一個幸福之處-即使是夜幕來臨,路旁二側的店家仍紛紛點亮招牌繼續營業,讓都市生活的夜晚絲毫不比白晝遜色,甚至更加絢麗。
1980年代的臺灣城市有著劇烈變動,高聳入雲的現代化高樓落成,寬闊的馬路一條條開闢,主要街道空間已由汽車所佔據。如陳映真小說裡的描述「一大早,無數的人們騎摩托車、擠公共汽車、走路…趕著到這個大機器中去找到自己的一個小小的位置。八小時、十小時以後,又復精疲力竭地回到那個叫做『家』的地方。」二十世紀末的城市已經充滿忙碌與疏離,而車水馬龍的民生東路口,跪倒著一位民眾,對比往來車輛不曾停駐的忙碌,更顯現小人物在現代城市中求生存的掙扎心情。
再現橋梁建築
不同於街道景象,城市中的建築往往做為某一地區的指標印象,甚至因為建築的獨特性代表著城市意象。而橋梁除了是兩地之間的連結,也常因其巨大的結構體及獨特的造型成為城市居民的驕傲,使得橋梁景觀能夠成為城市形象的窗口之一。這些城市建物都是「發展中的故事」,經過時間的洗禮,有的或許難逃拆遷的命運,有幸留下的即為我們披露「曾經存在的痕跡」。
博物館、法院、教堂等特定類型紀念建築往往代表著城市的「權威空間」,富麗堂皇的建築令人印象深刻,隱隱散發出難以對抗的秩序感。1915年落成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是日治時期至今唯一仍在原址持續營運的博物館,從殖民統治的威權象徵到現今努力擁抱群眾的博物館行銷,不變的是透過此空間記錄的臺灣自然人文點滴映像,讓觀者飽覽臺灣地質、人文、動物及植物發展的軌跡和面貌。
日治時期稱作明治橋的「它」,記憶停留在前往臺灣神社參拜的人群心裡,1946年更名中山橋後的景象,也曾是蔣介石先生每天交通往返望的車窗風景,直到2002年因治水考量拆遷之前,它是孩童們前往兒童樂園的歡快橋梁、是進城與出城間的重要道路,這座橋承載著都市人們的過往回憶,也讓人不禁期待重建後的美麗身影。
車站因其位於交通的樞紐,在臺灣城市中常常發展成為最繁華的商業中心,畫中四十多年前的臺中車站周圍景觀,與現在相比已有很大的改變。二級古蹟的車站容顏變化,在此留下了紀錄,唯有小吃攤和車站附近相約等待的人潮,是不變的風景。
當越來越多的汽車湧入城市,人們轉向期望透過快速道路、高架橋緩解過於壅塞的交通狀況,不同於過往橋梁是通行兩岸的需求,高架橋更多的是便捷、快速的想像。此幅作品顯現了1960年代,臺北邁入現代化城市的面貌轉變-匝道上擁擠的車潮與高架道路。然而透過高架橋進入城市的速度愈快,也讓人離開愈快,對城市的文化經驗也就愈加陌生和疏離,甚至也為附近住戶帶來了空氣汙染與噪音。現今許多國家紛紛開始省思高架橋所帶來的都市問題並將其拆除,我們在此也應認真思考,如何透過有效的規劃治理,讓我們的城市能更舒適、更有魅力。
從日治時期的總督府到今日的總統府,這棟具歷史文化記憶的建築一直是臺灣政治的符號,畫作中的臺灣地圖、紅毛城、當代藝術館、歷史博物館、捷運地圖、101大樓、藍鵲、一葉蘭、百合花及排灣族的土壺等,象徵著臺灣的多樣與多元,當這些元素與政治建築出現在同一個畫面時,則又顯現城市建築與治理性的連結。
摩天大樓一直是現代城市的表徵,矗立於畫面中的高雄都市地景-「八五大樓」展現了現代、摩登的意象。一同入鏡的湛藍水面,在此顯露了港都的海洋意象,南臺灣熱情的蔚藍天空、港口都令人入迷,而這些豐富的城市元素,再再告訴我們臺灣城市的多樣性與魅力,也讓我們在為之深深著迷的同時,更思考如何經營城市,讓這些美麗的景象能永遠延續。
如同這些攝影及繪畫作品,古往今來,人們透過各種不同的城市描述影像,表達其對城市的感受。這些拍攝或繪製的影像,以某個特定的觀點或角度,展現創作者觀看城市的方法,向我們揭露創作者眼中的城市意象。透過網路平台的彙整統合,各種不同的景像雜揉交織,一系列或新或舊的影像如同禁衛軍,捍衛著城市在某個特定時刻的觀察樣貌,並透過檢索互動功能讓我們得以在此細細分類,嘗試漫遊於城市某個特定的時空環境中。當我們透過網路平台上各式影像瀰拼居住城市意象,不得不讚嘆,「她」是如此千嬌百媚的同時,不啻是珍藏城市記憶、再現不同時空都市地景的良方。
參考書目:
Jacobs, Jane,吳鄭重譯,《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台北:聯經,2007年。
Massey, Doreen, Allen, John, and Pile, Steve,王志弘譯,《城市世界》,台北:群學,2009年。
陳映真,〈上班族的一日〉,《陳映真小說集3》,台北:洪範,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