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均衡 創意加值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謝筱琳
前幾天和朋友閒聊,「我覺得你很適合當兵耶!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他突然冒出這句話來,接著又補充道:「你應該是執行力很高,但沒什麼創意的人」。自認新聞媒體出身,還頗有靈機一動的我,當然氣急敗壞地追問他何以有此論斷。然而經他說明解釋,還真有點一針見血,只不過說法必須推翻:我應該是個「有創意,沒執行力」的人。
他說,每個人都有創意,沒有人是沒有一絲毫創意的;但創意包含「質」與「量」兩個必要條件,這裡的「質」意指創意的發想,「量」則是創意的執行成果。我有過很多點子,每天不斷發想,今天想DIY一本童書繪本,明天想將心愛的收藏品翻拍排版成一獨有型錄,後天又想架設個人網路部落格(BLOG),創意隨時隨處增生,memo爬滿興奮的筆跡,但成品始終難產。空有想法卻無力執行,應該也算一種資源浪費吧!
「誘發創意,執行推廣」這個概念,讓我聯想起我們數典計畫不也在從事類似文化創意產業的工作。現有的主題計畫,如各種動植物、器物、史料,甚至影音、語言的研究,可被歸為質的部分,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前製工作,涵括學問、技術、文化等層面;而數位典藏、建置聯合目錄資料庫,則屬量的部分,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後製作業,讓智識從陰暗的庫房、學術人員塵封的研究論文裡轉檔到網路上,使資源重見天日。
曾志朗先生在7月23日研討會的記者會上說道:「『擁有』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享有』的時代」。擁有與享有無非是「獨樂樂」與「眾樂樂」的區別,然這二者區別,透過網路工具,更擴充為地方與國家,國家與全球的差異。傳統的文化傳承,以中國師徒關係論,幸運保留下的技術,經師傳徒,師留一手,徒又傳徒,徒留一手,一手少一手,訊息如消耗品般,終有一天會消逝殆盡。外界常不解我們數典計畫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我說,我們賣的就是保存文化,使其永續經營的持久劑。透過數位珍藏、網路共享,對內不僅期望縮短國內城鄉差距、消弭文化分配不均問題,將屬於全民的資產捧到他們面前共享;對外,更冀望促進異國文化交流,達成多元文化並存的世界。
23日研討會上,看見參與同仁付出極大心力投注於數典計畫,期以質量均衡,創意加值的方式推廣我們的歷史文化,身為其中一員,內心滿是感動與感恩。對於執行創意,我已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