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前文化」之介紹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蔡欣芸
在之前做過「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的介紹後,接著我們繼續介紹「台灣研究網路化」計畫中,「文化類型」下的「台灣史前文化」之介紹
早在漢人移民台灣之前,台灣就已有人群居住,像是台灣的原住民族早在史前時代就就遷移來台,各民族在不同時間先後來台,在不同的區域裡,發展自己的文化。
台灣在史前時期原與大陸相連,在地理位置上處由大陸南下或由菲律賓北上的必經之地,各民族在不同時間先後來台,在不同的區域裡,發展自己的文化。在這個系統中,主要可以文化的發展過程及遺址二方面來說明:
一、依文化的發展過程,可分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以及鐵器時代等幾個階段。
1.舊石器時代晚期:以長濱文化為主,主要遺址有八仙洞和小馬洞穴遺址。
2.新石器時代:
(1)早期
這個時代的代表是「大坌坑文化晚期」,主要的遺址有卑南遺址文化層的下層、月眉Ⅱ遺址等。
(2)中期
考古學者尚未決定代表文化的名稱,目前暫時稱為「繩紋紅陶文化」。主要遺址有小馬洞穴中層、漁橋、鹽寮、老番下層等。
(3)晚期
東海岸的繩紋紅陶文化演變為三個地方性類型文化:卑南文化、麒麟文化、花岡山文化。主要遺址依照不同文化底下又有各自所屬的遺址。
3.鐵器時代
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為靜浦文化,重要的遺址有靜浦、水璉、富南、小馬洞穴遺址上層等。
二、遺址部分
將台灣東部海岸在史前時代所遺留的遺址做一一介紹。相關遺址包括:嶺頂、水璉、新社、貓公、靜浦大片園、奇美、八仙洞、忠勇、八桑安、白守蓮、麒麟、東河遺址群、泰源、都蘭、富山遺址群等。
這個網站的介紹較近似於針對一般社會大眾做台灣史前文化的知識推廣,介紹內容較為淺顯易懂,但相對的資料內容就較不深入。此外,雖名為台灣史前文化,但較針對台灣東部海岸的史前為文化作介紹,台灣其他地區的史前文化幾乎沒有提及,這是較為不足之處,容易造成一般社會大眾誤解台灣史前文化僅有東部海岸有發展出文明來。
就網站結構來說,此網站的結構較不明確,容易讓人造成混淆,許多深入的介紹隱含在文中的的超連結字串當中,層級的概念不夠明確,很容易令使用者在網站中瀏覽時迷路(可見下面圖表說明),未來若有需要做網站改版或許可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