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留在1960:鉛華褪盡林田山

*展示館裡面陳列許多往年的物品

*展示館裡面陳列許多往年的物品

圖‧文 林芳志

森林,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遠從一萬多年前的中石器時代,人類就一直依賴著這片綠色資源,它除了作為人類的居住環境之外,學者發現當時人們已經開始利用木材製作工具。隨後人類歷史推進至新石器時代,蓬勃發展的農業及牧業,衍生了砍伐森林的開發型態,所砍伐的木材也逐漸出現在房屋建築技術之中,東方的建築及工藝更是以木材為主要元素,人們的生活一直都和森林緊密聯繫。

時日今日,人們的居所逐漸遠離森林,而建築工法及工藝技術不斷創新,人類擁有更多元的方式發展各種工程,對於森林資源也產生不同的思維。當我們回過頭去看森林,驚覺人類一連串的開發行為已經威脅到自己,也意識到與森林共存的重要性。尤其當溫室效應問題浮出檯面,地球的氣候劇烈變遷之際,森林生態的保育逐漸成為我們正視的問題,而森林的價值也在此刻獲得新的詮釋。

台灣地處歐亞板塊交界,多山脈地形及氣候特性造就了豐富的森林資產。作為一項珍貴的資源,從日據時代日本當局的積極經營到今日的林務局,台灣林業經營歷史悠久,且歷經不同時代的衝擊及社會需求,也孕育出特有的林業文化,而這樣的文化,隨著環保及休閒觀念崛起有了新的發展。台灣林業相關單位在進行森林復育的同時,將部分區域規劃為遊憩區,提供民眾一個接近大自然的途徑。除了發展森林的休閒價值之外,相關單位也透過一些活動及設施,嘗試讓民眾瞭解台灣森林生態的多樣性、森林保育的重要性以及林業史的文化價值。

林業在台灣的發展史上深具意義,為使台灣林業文化的價值得以傳承,我們必須針對林業的相關器具、設施、建築、檔案、影音圖像等各種素材,進行有計畫、有系統的紀錄。就是立足在這樣的出發點,農委會林務局在林田山推動社區林業計畫,進而促成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成立。林田山是台灣遺留下來最完整、最具特色的林業工作站,無論規模或重要性,都是台灣林業開發史上重要的據點與見證。而今年的公開徵選計畫加入新成員:「花蓮地方文化數位典藏:走入林田山」,這個由東華大學師生所組成的團隊,對林田山林業文化典藏具備完整的規劃,也讓這個地方的文化傳承有了更具體的未來。因為這個團隊的參與,讓我對於林田山產生莫大的好奇心,趁著去年11月到東華出差的機會,決定到林田山一探究竟,親自體驗一下這個昔日被稱為「小上海」的聚落。

*從旭東亭鳥瞰林田山園區  萬里溪從園區旁流過

*從旭東亭鳥瞰林田山園區 萬里溪從園區旁流過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並不難找,從花蓮出發走花東縱谷公路(9號省道),到了鳳林鎮注意16號省道的路標,也就是244公里處,從這邊右轉萬森路(從台東方向過來即左轉),約10分鐘即可到達園區。

*林田山距離9號縱谷公路不遠

*林田山距離9號縱谷公路不遠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是日據時代就開發的木材砍伐工作站,當時因紅檜、扁柏等林業資源豐富,被稱為「森坂」(MORISACA),意思是「森林密植的斜坡」。台灣光復後,相繼有紙業公司及林務局單位進駐。日據時代為了砍伐木材,構築了長達34公里的森林鐵路,從新榮工作站深入高登山區,是當時為了開發林業而建構的大型工程。正因為如此,園區內隨處可見拆卸下來的鐵軌、機具和車體結構,成為園區的特色之一。

*鐵路運輸曾扮演這個林場的動脈

*鐵路運輸曾扮演這個林場的動脈

園區裡的傳統機具  讓人體驗以前的工作方式

*園區裡的傳統機具 讓人體驗以前的工作方式

民國50年代,林田山林業蓬勃發展,帶動越來越多的工作人員進駐,在這裡自然形成一個聚落,就地取材利用林木搭建住宅,當時稱「康樂新村」。全盛時期曾聚集四、五百戶人家,居住人口達到兩千多,生活機能一應俱全,不但有提供員工伙食的「森榮餐廳」,還有每週免費放映 2 至3場電影的中山堂,為了林場員工子女的就學需要,也在當地設立森榮國小及林田山幼稚園,而其他諸如福利社、火車站、醫務室、攤販市場、冰果店、洗衣部、理燙髮部等等設施更是應有盡有,是一個熱鬧繁華、歌舞昇平的山城。

*園區中保留了相當多傳統的日本式魚麟瓦房

*園區中保留了相當多傳統的日本式魚麟瓦房

*林田山社區咖啡館也維持傳統建築的樣貌

*林田山社區咖啡館也維持傳統建築的樣貌

民國78 年7月1日,林務局由事業預算單位改為公務預算單位,從此不用再以林業養人,也無法自負盈虧來砍伐森林,這個盛極一時的山城也隨著林業沒落而褪盡鉛華,目前僅剩 10多戶居民居住。如今這裡因相關單位的努力而成為林業文化園區,由於園區中隨處可見傳統建築(某些房舍為大火後重建),且林業文物展示館中保留了相當多的傳統林業器具,漫步在園區中彷彿走進歷史的迴廊,沈溺在這種動人的氛圍裡,讓人流連忘返,捨不得離去。

*中山堂裡的電影播放機  是當時提供休閒的大功臣

*中山堂裡的電影播放機 是當時提供休閒的大功臣

*每一個物品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每一個物品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家家戶戶透著昏黃的燈光,飯菜的香味隨著燈光蔓延;

工人緩緩步向家中,帶著一天的疲憊仍心繫著一家老小;

村長用廣播器賣力放送著晚餐後即將播放的電影;

小孩在廣場前追逐,媽媽拉開嗓門叫孩子回家吃飯……

這是個曾經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地方,大家篳路藍縷的建設,為了將來而努力,雖然只是個小聚落,卻是當時台灣人胼手胝足、創造奇蹟的縮影。

*寧靜祥和的巷弄

*寧靜祥和的巷弄

*充滿古早味的「柑仔店」

*充滿古早味的「柑仔店」

林田山,一個道道地地屬於台灣的故事,很高興數位典藏有它的加入。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