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黑潮

江偉全、陳淑穎提供

文/江偉全、陳淑穎、劉燈城

因地球自轉從東太平洋往西而來的北赤道洋流,受地形及科氏力等因素之影響,沿菲律賓東岸轉向北流,此處稱為黑潮之始(The beginning of Kuroshio)。黑潮主流通過臺灣東部海域繼續北上,至蘇澳外海受到宜蘭海脊地形阻擋,黑潮主流會偏向東北方向,往日本琉球島弧海域。黑潮為日本語「Kuroshio」之中文譯名,意即英文「Black Stream」,主要原因來自於其水體相對比周遭純淨,光線不易被散射,致使肉眼所見之水體呈現深藍色。臺灣東部就經濟地理學而言屬於臺灣的後山,長期交通不便,北宜高速公路自1991年雪山隧道開挖至2006年終通車,為臺灣首條橫跨東西部的高速公路,但蘇花高速公路及花東高速公路尚屬計畫中,仍具爭議而未定案。然而在外海卻有黑潮流經,是海上的「高速公路」,一路暢行經沖繩北上至日本,因為黑潮是把來自於赤道的海流向北推送,所以水溫都比當地的海水來得溫暖,因此被稱作「暖流」,水溫較高、鹽度較濃、海水密度亦較大。古海洋的學者尋找臺灣東岸黑潮的誕生與歷史,利用海底的岩心探索古氣候的變化,發現臺灣東岸約在一萬八千年前海水的溫度就漸漸在上升,到了八千年前海洋的溫度就比較穩定了,暗示這條在臺灣東岸外海的黑潮早在數千年前就已開通。

1

黑潮流幅寬約一百餘公里,平均流速每秒約一公尺,影響範圍在水深一千公尺。黑潮主軸距離臺灣東岸約四十公里,夏季與西南季風產生輻合,流勢較強;冬季與強勁的東北季風流向相抵,流勢較緩。對大洋性魚類而言,這條海洋高速公路成為南來北往洄游的重要通道。黑潮海流的推動力,可以節省大洋性魚類游動必須耗費的能量,又能無國境到各個索餌場去尋求生存的動力。此外,黑潮從太平洋低緯度傳輸大量的熱與水氣至高緯度地區,在全球氣候系統緯度溫鹽平衡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黑潮的流量與路徑的變化,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上,均與氣候系統的變化息息相關。

2

綠島四周環海,海底地形險峻,離岸二十公里即達四千公尺水深,海洋位置被涵蓋於黑潮主流流幅中。東南角-帆船鼻地形上是一個三面環海的海岬,地勢高出海平面約三十公尺的隆起珊瑚礁海階台地,像人隆起的鼻子一樣,台地上有大草原,素來有綠島地毯之稱,外海即黑潮主軸流經綠島的衝擊點。清代曾有西洋大型帆船擱淺,船觸礁沉沒於此,因此原名槓破番船,又名番船鼻,海面上像水煮開至沸點般,波濤洶湧,「滾水鼻」的名字因而由來。滾水鼻水下是世界著名的潛點,尤其在冬季受東北季風的影響,黑潮衝擊滾水鼻的強度更大,成群的ㄚ髻鮫(槌頭鯊)或黑鮪經常在此徘徊出沒,是臺灣周邊海域唯一觀看的地點,因此每年總是吸引大批潛水客至此處賞魚。在此潛水一分鐘以內,要快速下潛至三十公尺,而且上升流和下降流時常無預警地突然出現,本身要有很好的技術、自救能力,且必須攀附在海底礁岩上,以免被黑潮海流帶走。對潛水客而言,潛過滾水鼻,一般潛點的風與浪皆已不足道。

由於地形關係有湧升流、下降流及北上的洋流,因而此處在海面上是白浪滔滔,經常有鮪、旗魚類等大洋魚種聚集在此,跳躍、追逐及索餌,「滾滾黑潮」的海域就是漁場的所在。而曳繩釣漁法為綠島傳統的漁業方式,明治41年(1908年)琉球(被日本統治後稱沖繩,Okinawa)漁民在綠島居留並進行曳繩釣漁撈作業,當時以帆船依靠風力及人力為動力,作業漁場即在這「滾滾黑潮」海域。曳繩釣漁撈作業的關鍵在於釣鈎及擬餌,但琉球漁民捕魚回來之後,均將釣鈎及自製的擬餌裝在木盒內,無法輕易眼見。直到綠島漁民偶然拾獲琉球漁民遺漏的一對釣鈎及活餌,經試用後漁獲效果不錯,遂開始大量流傳此種釣法。綠島人學習得曳繩釣作業後,眼見綠島沿岸肉頜圓鰺)資源豐厚,肉眼即可見肉在沿岸礁岩縫群游,就開始試用活餌釣的方法,在曾經與琉球人一起當船員的恆春漁民傳授鈎取肉魚體的部位,以獲得最大的誘引性,因而創造了綠島活餌曳繩釣,沿用至今,相當於現在日本著名釣黑鮪魚漁法之一本釣。

綠島漁民的曳繩的漁撈作業(江偉全/提供)

綠島漁民的曳繩的漁撈作業(江偉全/提供)

漁民出海前將肉活餌放入活魚艙後駛往「滾滾黑潮」的漁場,抵達漁場之後,以低速(相當於黑潮的流速)頂著黑潮,一條釣線,釣鈎上結附肉鰮,釣鈎貫穿肉鰮鼻孔部位,漁夫直接手持釣線,漁獲對象以大洋性魚種,例如鮪魚、鰹魚、鬼頭刀及旗魚,釣獲時間以黎明時段較佳。漁夫利用本身的手感,感覺肉鰮被追逐時的顫抖與動感,適時的前後拉動,以誘釣魚類追逐,在魚類上鈎之後,漁繩繼續放長,並透過漁繩適時收放與魚類搏鬥。一年四季都是作業漁期,在夏季要能忍受烈日的煎熬,冬季更須在東北季風冷冽寒風與滔天巨浪下,開船、附餌及漁獲處理皆由漁夫一人獨力操作。釣線的一端在「滾滾黑潮」裡,是受肉鰮引誘來魚類的生命;釣線的一端在漁夫手中,是黑潮子民的生計。漁船時而進時而退在浪潮中載浮,進行一場人與魚之間情感的命運拉扯,綠島活餌曳繩釣漁業技術也在「滾滾黑潮」中代代相傳

自日治時期,日本即發現臺灣東部沿海漁場遍佈,漁業資源豐富,日本又是水產業發達的國家,因此殖民地水產業的開發自然是重要政策之一。日本將漁撈技術與漁業文化傳遞至臺灣東部沿岸,臺灣光復之後,漁民承襲了日本人的捕撈技術,亦不斷改良與精進,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地區性漁業特色,育養了東部漁村數代的子民,更帶動了地方經濟活絡,進而形塑了漁村組織與多樣化的漁村習俗文化。黑潮將海洋及居民關連在一起,黑潮漁業發展除含有臺灣東部的歷史與保存價值,且兼備日本與臺灣間漁業傳承的歷史意義。水產試驗所目前執行「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臺灣東部海域黑潮漁業文化數位典藏」,持續將百年來黑潮原有的相關漁撈技術與漁業文化傳承按漁法別做全系列數位化典藏,不僅重構不同面向的漁業文化歷史,更加豐富黑潮漁業文化的意涵和生命。

延伸閱讀:

台灣東部黑潮漁業文化數位典藏<II>

http://www.tfrin.gov.tw/friweb/index.php?func=colembrc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