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上一道胭脂紅──台灣瑰寶葉王交趾陶

文/褚如君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專案助理

台灣閩式建築沿襲中國傳統建築形式,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下,按照特定之序列、層次,沿著軸線展現千萬變化;而跟隨建築發展起來的裝飾工藝,則受到南方富饒的土地滋養,漸漸展現出豐富的多樣性。台灣移民時期,來自閩粵一帶的巧匠個個身懷絕技,到台灣安身立命之後,繼續發揚他們獨到的藝術生命;傳承了閩粵功法的台灣能匠,將所學在地化,奔走於台灣各處廟宇、園林宅第、廟會祭典,藉刀與鑿、彩與繪、土與釉,構築出繽紛多采的建築樣貌。

台灣特有工藝:交趾陶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要如何看到戲曲文學、民間傳說、人生百態等故事情節?除了聽老人講古,讀章回小說,當時的人們,只要走進寺廟,抬起頭,各齣精采的故事就輪番上演!這邊是氣勢磅薄的「三英戰呂布」,那邊是畫意詩情的「君子四愛」,還有遨遊天際線的祥獅瑞獸、為百姓祈福獻瑞的眾神們,都透過各路能工巧匠以交趾陶、剪黏、彩繪、木雕等不同形式展現,豐富了人們的視覺經驗,讓日常生活因為這些藝術品而活潑起來。

交趾陶的技法傳承自中國閩南,是可追溯至唐三彩的低溫彩釉軟陶。交趾陶在台灣土地的孕育下,有了自己的名稱和製作風格,主要用於寺廟或民宅的裝飾,後來也發展成特有的工藝品。交趾陶作工繁複,製作上結合捏塑、釉彩、燒陶等專業技術,從選土、練土、養土到構思、成形、修飾、均勻坯體厚薄,到素燒、煉釉、上釉,釉燒,最後構圖安裝、製作背景,總計有十多道工序。若把每道工序再加以細分,都可以發現其中可貴的學問。

如寶石般澄透、細膩,是交趾陶釉色最大的特點;在形體表現上,則受到文學、戲曲、宗教、傳說、民俗與生活等影響,題材豐富多元。在台灣土地上茁壯發展的交趾陶,因此成了台灣代表工藝之一。

胡人獻瑞,現存學甲慈濟宮。

葉王:台灣交趾陶第一人

交趾陶來台三百多年間,大都由唐山師傅主導製作,奠定了台灣交趾陶工藝的基礎;而台灣本土交趾陶藝師最早有紀錄的,是清朝中後期的葉王。

葉王本名葉麟趾,原籍福建漳州平和,清道光6年(1826-1887年)出生於嘉義民雄。作品屬名為葉王,後世尊稱為王師。葉王的作品在人物形體的拿捏上,既寫實又能充分表現生命感;呈現吉祥走獸時,威勢生動不失詼諧,表現花鳥博古的主題時,更展現精緻的文化內涵。1930年,於台南所舉辦的「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中,日本人尾崎秀真在專題「清朝時代的台灣文化」演講中,就曾稱呼葉王為台灣交趾燒名師;1931年的《台灣日日新報》所報導「台灣の寶島たる『葉王』作の陶瓷品」,也以「非常珍貴之人才」來描述葉王,文中並提到了「嘉義交趾」之名,使台灣的交趾陶得到更多人的注目。

鎮廟之寶:慈濟宮、震興宮

葉王作品以嘉南地區分布最多,目前學甲慈濟宮與佳里鎮興宮仍在建築體上有完整的作品呈現。圖為學甲慈濟宮。

葉王作品以嘉南地區分布最多,目前學甲慈濟宮與佳里鎮興宮的建築體上,仍有完整的作品留存。學甲慈濟宮的交趾陶是葉王於1860年左右所製作,曾於1980年時連續遭竊,廟方懸賞獎金找尋,久尋不獲,直至1993年才由財團法人震旦文教基金會輾轉從海外收購回台,無條件歸還給慈濟宮。慈濟宮為防再度遭竊,特別募集資金設置「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將大部分葉王的作品卸下,恆溫恆濕保存在文物館內,並訓練多位專業導覽人員,為民眾解說各類不同題材之作品。慈濟宮保存葉王作品所付出的心力,讓台南學甲這個小鄉鎮,成為研究交趾陶必當朝聖的地方。

佳里震興宮的作品是葉王1868年所完成,屬於晚期的作品,也曾兩度被竊,但震興宮仍是目前建築體上保有最多葉王作品的寺廟。面向震興宮時,可見入口處廊墻上方,左右各有一尊「憨番抬厝角」,那面目黝黑、頭髮捲曲的憨番,蹲低身體賣力地要扛起寺廟的一角,他們的辛苦無奈,在眉宇間,深沈落寞的神情一覽無遺。這兩尊憨番是葉王在震興宮最大件的作品,有別於製作憨番常以半裸表現彪形壯漢的傳統,葉王反以精工雕塑服飾,並配有豐富的色彩,可以看出葉王對兩位「盡忠職守」的憨番,實有著濃濃的厚愛,是極為生動經典之作;另外,三川左右身堵的作品則是葉王留下少數的博古題材之作,作工精緻豐富,堪稱震興宮鎮廟之寶。

憨番抬厝角,位於佳里鎮興宮。

葉王作品題材多元,反應了當時的社會情景與人生價值。從葉王的作品中,我們可感受到他在觀察人事物的用心。「胖瘦二羅漢」這組作品的主角,相傳是葉王在慈濟宮工作時結識的兩位好友,葉王與他們長時間相處,印象深刻,特將這兩個朋友的形貌塑造於廟頂之上。不同於一般工匠的複製模擬,葉王以生活所見作為摹寫對象,表現生命中的不同面貌,傳達他對週遭人事物的熱情與誠摯,雕以寫實、塑於柔美、用以真情、線條優美、造形渾厚,風格高雅且脫俗。

學甲慈濟宮的交趾陶是曾於1980年時連續遭竊,廟方懸賞獎金找尋,久尋不獲,直至1993年才由財團法人震旦文教基金會輾轉從海外收購回台,無條件歸還給慈濟宮。為防再度遭竊,慈濟宮募資設置「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圖為展示中的肥瘦二羅漢。

交趾陶數位化,3D呈現新面貌

為了使釉色亮麗,採用低溫燒製是交趾陶特殊工法之一,但低溫燒製坯較脆弱,在保存上是一大隱憂。交趾陶多用於建築裝飾,長期暴露於建築體外,褪色迅速,再加上傳統建築時常翻修,許多珍貴的作品都已化為灰燼,能從影像中被緬懷的,也僅是少數而已。另一方面,交趾陶傳承的師徒制度已不復存在,作品也漸漸脫離建築體而獨立成為工藝品,因此,這些仍保留在建築物上的交趾陶,格外需要受到保護與重視。目前坊間多用玻璃罩加以保護,然此種做法容易影響觀賞者的視覺,對於研究者更是一大阻礙,倘若能透過數位影像的保存紀錄,將能克服此類問題。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從2005年開始,即對葉王的作品進行觀察,發現胎體風化、釉彩掉落嚴重,如胭脂紅、翡翠綠、古黃、黑茶、鈷藍、墨色及透明等色彩,隨著歲月流逝而褪去,每年都會改變面貌。若不盡快紀錄,未來不但要花費更大的心力去追溯,文物一旦風化更是無法挽回。

感受到此一急迫性,計畫主持人曾永寬帶領他的團隊,一邊研究最適合的保存環境,一邊透過「台灣傳統藝術瑰寶葉王交趾陶的3D數位典藏」計畫,盡快完成葉王作品數位典藏的工作,該計畫內容包含藏品資料的建立、3D影像拍攝、虛擬導覽與網站建置等,由於涉及影像處理,曾永寬在過程中對於色彩校正要求非常嚴格。

目前坊間多用玻璃罩加以保護交趾陶,但是容易影響觀賞者的視覺,對於研究者更是一大阻礙。透過數位影像的保存紀錄,將能克服此類問題。

珍貴技藝的傳承

葉王交趾陶在藝術性和歷史價值上,皆足以「國寶」稱之。以數位典藏方式完整記錄葉王交趾陶之工藝技法、美感形式、文化意涵等面向,可提供近距離的觀賞研究,作為宣傳台灣文化的基礎,也利用影像呈現了不同時期的自然變化,是修復時的重要依據。

葉王的作品承先啟後,反應台灣工藝的傳統與創新,雖保留的作品不多,但各件都能看出創作時的堅持與新意,反映出一個創作者精益求精、求新求變的精神。反觀現在的社會,科技與文明不斷進步,藝術的發展卻不盡然能跟著有所進展,因此追本溯源、閱讀更多傳統技藝的本質,將有助於交趾陶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葉王交趾陶在藝術性和歷史價值上,皆足以「國寶」稱之。圖為加冠晉祿,現存學甲慈濟宮。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