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閾外之地──走進嘉義舊監獄

文/王珮瑜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專任助理

監獄制度(Prison System)又稱矯正制度(Correctional System)、獄政制度(Prison Administration System)或行刑制度(Penal System),無論名稱如何變化,目的都在使受刑人悔改向上,以適應社會生活,進而維持一個自由、安定與和平的社會。監獄,是一個具有隔離、懲罰和規訓功能的綜合性場所,它的發展也隨著人類文明漸次演進,從最初恫嚇、病敗、濫雜一路走向剝奪權利與感化教育之途。

一座制度完善的監獄不但能真正落實刑法的精神,也足以發揮刑罰的積極意義;當今我國制定有《監獄行刑法》,內容對監獄執行刑法判決的各個實務層面都有明文規定,對於監獄的管理,相關部門近年來也多有政策調整。但對一般人而言,監獄卻是個極度神祕的世界。監獄強調隔離與拘禁的本質使它無法成為公共化的領域,它既存在於社會之中,卻又獨立於社會之外;它是社會對特定對象所採取的排斥機制,卻又與常民生活並存,因此多數人雖能理解監獄存在的功能,但對於它的面目,卻總是感到模糊與陌生。

2011年,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徐慧民主持之「百年歷史印記-數位典藏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計畫,將嘉義舊監獄的建築與歷史數位化,開放於網站當中,讓我們得以用最便利的方式,窺探「監獄」這個閾外之地。

嘉義舊監獄也在新聞局、法務部及地方政府的奔走之下得以被保留下來,並取得整修經費,往獄政博物館之路邁進。

嘉義市東,台斗坑209番號

台灣的拘禁制度開始於清領時期,但第一座拘禁人犯的監獄,卻直到日治時期才興建完成。日人領台初期雖曾頒布《台灣監獄令》及《監獄假規則》,但在台灣人民頑強抵抗、政局尚未安定的情況下,實無法徹底執行上述兩項法則,僅以警察署、憲兵隊的留置場作為臨時獄舍,暫時緩解人犯收容問題。189511月,日人在嘉義城內提標巷街(約於今嘉義市中山路)一處民房設置「嘉義監獄署」,將部分屋舍改裝成拘禁犯人的場所,名為「台南監獄嘉義出張所」。

1906年,台灣發生梅山大地震,這場規模芮氏7.2級的強震讓嘉義市街受到嚴重傷害,出張所亦無法倖免,幾乎全毀。於是,日本政府採用阿里山的檜木作為建材,在嘉義市東邊台斗坑209番號一址重新建造「台南刑務所嘉義支所」,於1922年竣工;1947年,國民政府將該所先後改名為「台灣第三監獄第一分監」與「台灣嘉義監獄」,並陸續擴建,其中包含了監舍、工場、禮堂、辦公室等不同用途的空間,總佔地面積也從原本的1201增加至1482,與現在新式監獄的規模相較雖不算大,但功能卻非常完整。

民國以後受刑人人數逐漸增加至五百多人,這對於法定收容人數僅328人、監舍數量僅176間的嘉義舊監獄來說,已是人滿為患;於是在1994年時,當局決策搬遷至鹿草鄉新址,原址的舊監獄因此得以卸下了沉重的任務與包袱,正式退休,並於2005年公告為國定古蹟,由法務部直接管轄。

嘉義舊監獄之門樓。

環景拍攝,透視建築的骨幹

目前世界上僅存兩座保留完整的賓夕法尼亞式監獄,一是台灣嘉義舊監獄,另一則是日本北海道的網走監獄。圖為中央台。

177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的憲法主張以拘禁代替肉體刑罰,強調日夜嚴格的獨居制度,將受刑人分房隔離,避免受刑人之間的接觸與訊息傳遞。這種模式凸顯反省的精神,歷史上相當有名的美國費城胡桃城監獄(Walnut Street Jail)與英國倫敦的本頓維爾監獄(Pentonville Prison),都是為了落實此種精神所建造的監獄形式;這種形式特別強調獨居房,監舍呈現放射狀,便於以最少人力達到嚴密監控之目的。

目前世界上僅存兩座保留完整的賓夕法尼亞式監獄,一是台灣嘉義舊監獄,另一則是日本北海道的網走監獄。網走監獄在日本官方的規畫下,已經成為享譽全球的獄政博物館,而嘉義舊監獄也在新聞局、法務部及地方政府的奔走之下得以被保留下來,並取得整修經費,往獄政博物館之路邁進。徐慧民老師憑藉他建築與古蹟修復之專長,嗅出嘉義舊監獄數位典藏的重要性,提出了「百年歷史印記-數位典藏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計畫並獲得國科會補助,得以把握整修機會,進行建築結構的數位保存。

竹編粘土牆面。

徐慧民表示:「嘉義舊監獄在建築形式上有日式木構造、RC構造、木構造RC混合、磚木構造和加強磚構造等幾種,這些差異就是不同時代興建、整修的痕跡。在建築領域上,數位典藏除了保留資料之外,更重要的使命是定期記錄建築物的樣貌,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它的內涵,然後擴及到整體城市的發展。」團隊成員在徐慧民帶領下,逐點進行嘉義舊監獄內部構造的數位典藏工作。而技術方面,共同主持人曾永寬老師則設計了一套懸吊攝影手臂,讓攝影鏡頭避開人影,以固定角度旋轉拍攝,使得每個建築構造都順利完成360度的記錄。

談到數位典藏工作所遭遇的挑戰時,徐慧民指著竹編粘土牆面,笑著說:「這是透視建築骨幹的機會。不把牆壁打開,怎麼看得到這些?」但負責技術的共同主持人曾永寬對於「把牆壁打開」卻有點頭痛:「拍攝時間要配合工程,他們修到哪裡我們只好就拍到哪裡,而且拍攝時無法完全避開修繕工事,影響了畫面的美觀,也增加修圖的工作量。」儘管記錄整修中的建築物十分困難,但既然要記錄,就要做到完整,秉持著這樣的信念,計畫團隊堅持拍攝建築物的每個細節,加上必須配合工程進度,因此付出了相當多的時間。

虛擬實境,回歸場所的精神

監舍呈現放射狀,便於以最少人力達到嚴密監控之目的。

第一、二工廠建築結構。

挪威建築學者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在《場所精神》書中提到,場所「是由具有物質的本質、型態、質感及顏色的具體的物所組成的一個整體。這些物的總和決定了一種環境的特性,亦即場所的本質。」他認為場所是一個整體的現象,不能夠約簡其任何的特質。此一觀念在建築類的數位典藏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尤其是如嘉義舊監獄這樣用途特殊且歷史悠久的建築空間。

「保存建築物不能只是保存它的空架子,除了結構和工法之外,人文、歷史、制度變革等面向都要同時被保存;比方說文物的典藏,或者利用虛擬方式重建某一個空間的氣氛。」徐慧民和曾永寬都認為保存必須是「全面」的,也就是除了典藏建築結構體之外,還要使「場所精神」得以存續。

竹編粘土牆面之示意圖。

數典團隊這一年來針對嘉義舊監獄的建築體,共完成了超過一百筆的全景互動式影像與十多筆3D建築結構動畫。這些數位化檔案透過妥善的校色、重製、編輯之後,都呈現於網站中。網站以虛擬實境的導覽方式,加入音效、多視角和縮放功能,使用者在觀賞時除了擁有臨場感之外,對於部分高處或複雜的構造也看得更加清晰。此外,多媒體素材的豐富變化有利於形塑環境氣氛,跟著滑鼠移動時,電腦螢幕頓時化身為任意門,帶領我們直達嘉義舊監獄,在百年歲月的印記中,體驗勇舍牢房的狹窄與陰暗、中央台的緊張與嚴肅、第二工場沉默中的汗水,還有監獄高牆令人屏息的氣勢。

數位典藏打開了嘉義舊監獄的大門,這個過去被社會大眾普遍避諱的場所,如今卻是裝載知識與歷史的空間;透過網站,蘊含於監獄中的各項文化資產及建築特色得以傳播,數位記錄檔案更是未來古蹟保存、整修和都市規畫的重要參考。隨著數位典藏的進行與獄政博物館的規劃,嘉義舊監獄百年來令人卻步的閾外本質在2011年轉型,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大眾得以親近的公共空間。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窺探閾外之地──走進嘉義舊監獄” 的回應: 2人

  1. 盧鶯斌 Says:

    王佩瑜小姐您好:
    您的數位資料很詳細,惟上面中央台圖片錯置(上下顛倒),惠請修正之。

  2. 楊文馨 Says:

    您好:

    中央台圖片已處理修正,還請您參考。
    謝謝您的細心和提問。

    數位島嶼電子報 編輯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