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方的大愛──追蹤蘭大衛醫師的腳印

劉耀仁

蘭大衛醫師與第一批醫學生。

來自西方,蘭大衛奉獻台灣

過去一百二十年來,台灣發生許多變化,統治權從清朝移轉至日本,又於日本手中移轉回我國;語言從十九世紀習慣說河洛話(閩南語)轉變為以日本語為官方語言,又轉變為以國語為官方語言,乃至現代,發展成為國語、台語、客語及其他原住民語百花齊放的多元境界,顯見台灣百餘年來歷史轉折的變化。

在這一段很長的時間中,許多西方的基督教宣教士紛紛來台,在傳教工作中奉獻青春與生命。與其說來自西方的醫療宣教士是促使台灣進步的幕後推手,毋寧說這群人乃是因著上帝愛的差遣,將生命最精華的階段奉獻給台灣,成了「愛台灣」最真實的註解。

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1870-1957)在1895年接替因腸炎殉職的盧嘉敏(Dr. Gavin Russell1866-1892)醫生來到台灣,他先在台南學習台語,並在新樓醫院擔任助手,隔年正式於彰化教會禮拜堂看診,開啟了往後四十年為台灣奉獻的歲月。蘭大衛醫生出生於蘇格蘭,1890年時先取得格拉斯哥大學文學碩士,後因決意成為一名醫療宣教士,是年秋天進入愛丁堡大學醫學院,1895年畢業,正式成為醫療人員。25歲的他就在完成學業的這年捨棄母國高薪優渥的工作環境,前往當時瘧疾、傷寒、鼠疫和痢疾都很盛行的台灣。

來到衛生條件低落的小島,蘭大衛創辦彰化醫館,除了親自診療病患之外,還要處理行政和帳目等大小事,非常忙碌。於是他在1897年開始招收台灣醫學生,培育中台灣的醫療人力。彰化醫館在1907年完成新舍與病房,正式命名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由蘭大衛擔任院長,直到1935年退休返英,這為被百姓稱為「蘭醫師」的醫療宣教士,總共在台灣奉獻了四十年。1957年,87歲的蘭大衛醫生因為車禍意外過世,但他對患者愛心照護、親力親為的精神,都隨著他留下的器物和史料,保存於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館中,受到百姓永遠的懷念。

典藏醫療文物

蘭大衛在1895年來到福爾摩沙時隨身攜帶的顯微鏡。

本計畫主要目的乃是要將西方宣教士為台灣醫療默默奉獻的過程記錄下來,典藏他們做過的事和為台灣人民付出的關愛。主要的典藏內容是1895年英國蘭大衛醫生抵達彰化開始至1938年止,所建立的現代化醫療事工相關資料,其中包含文物、政府公文書、醫療記錄、照片、書籍等,總共超過1100件的典藏品。這些為數眾多的典藏品記錄著當時蘭大衛醫師創辦醫院的點滴,以及台灣現代醫療的開端。

蘭大衛醫生的隨身行囊中除了醫學書籍之外,還帶來了一個在醫療上相當重要的東西:顯微鏡。這架顯微鏡目前收藏於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館中,是台灣第一架顯微鏡,具有指標性的意義。文物館中收藏的醫療器物除了歷任院長使用的顯微鏡之外,還包括一架「Ophthalmoscope 眼底鏡組」,是當時用來檢驗視力的工具,構造複雜但做工細密,是現今難得一見的醫療文物。

Ophthalmoscope 眼底鏡組。一般驗光師使用的為直接眼底鏡它可以得到一個直立,實像,放大的影像.在患者眼內反射出來的光線之間加入一個強度的凸透鏡,可以觀察到一個相反,範圍大的影像。

此外,本計畫也掃描了當時醫院的重要文件如行政規範、藥價改訂文件,也翻攝了英文與河洛話互譯的「英漢字典」、以羅馬拼音書寫之河洛話醫學書籍,這些都是台灣語言與醫療史研究的重要資產。其中最值得一提的還有當時留下來的歷史照片;這些泛黃的照片記錄著蘭大衛醫師和烈以利(Isabel Elliot)護士的身影,還有當時醫館的建築樣貌、病患的生活,這些影像的保存讓我們得以回到116年前,安靜純樸的彰化小鎮。

蘭大衛醫生與夫人連瑪玉女士,在淡水英國領事館完婚。

烈以利姑娘與護校生攝於病房一角。

色彩管理,再現照片風華

正因為典藏內容為數眾多且極為珍貴,數位典藏工作也面臨到一些困難。紙張經過百年歲月的洗禮之後變得相當脆弱,褪色、脫落與受損狀況嚴重,因此「如何修復」也成為本計畫團隊無法迴避的問題。以18961898年間的手寫筆記紙張為例,因為筆記紙張已經極為脆弱,直接進行數位化恐有毀損的疑慮,加上顏色已極度泛黃,所以在數位化時都必須經過重新裝裱與嚴格的色彩管理,務求每一個檔案的品質都能達到典藏級的標準。故而色彩調校、階調再現、圖像修整等工作,就成為計畫的重點工作項目了。

為了準確控制色彩,本計畫採用標準的色彩管理流程,即先針對相機、掃描器、列印裝置等數位檔案生產設備製作色彩描述檔(ICC Profile)。然色彩描述檔的建立只是工作的基礎而已,還必須針對狀況不同的圖檔與文件,逐一進行色彩控制與圖像修整。例如蘭大衛一家的原始照片褪色嚴重,輪廓模糊,但經過修整校正之後卻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效果。這些珍貴影像將開放於網站上供社會大眾檢索與研究,所以採取了「創用CC」的授權方式,以利大眾近用。

是使命,也是敬意

執行此數位典藏計畫為彰化基督教醫院極為重視的大事,因為正是蘭大衛醫師及其子藍大弼Dr. David Landsborough IV1914-2010)醫師無私的奉獻,這裡的台灣百姓才得以接受現代化的醫療服務,提升整體生活品質。蘭大弼醫師在台灣彰化出生,跟台灣小孩一樣愛布袋戲、打赤腳玩耍長大。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他先學會台語,之後才學會英語,之後更繼承父親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工作,擔任院長28年,直到退休才返回英國。

2010年正是本數位典藏計畫執行的年度,蘭大弼醫師竟也在2010年病逝。在他辭世前曾寫下「台灣」兩個字,彌留之際更以台語念著:「要照顧窮人。」之字句,足見蘭大弼醫師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真切情感與無私奉獻。本文僅以蘭大衛醫師家庭合照作為數位典藏成果之見證,執行本計畫不僅肩負了保留歷史資料的使命,也是為了表達對蘭大衛、蘭大弼醫師最深的敬意。

色彩校正前後的蘭大衛全家福照片。

編註

「事工」:

事工是指基督教會之成員執行教會所任命的工作。對象包括教會內部的會友,以及針對大眾而預備的。參與事工,以基督徒的生命去幫助別人,是聖經之中所記載的使命之一。依事工動機分為福音事工與宣教事工,前者的動機是基督徒直接向人傳播基督教。後者並不直接傳播基督教,是藉著所從事的服務工作例如彰化基督教醫院蘭大衛醫師),以達到傳播基督教之目的。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