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天災
文/柳中明
中華民國低碳學會理事長
該報告指出:20年來,全球天然災害死亡超過150萬人,經濟損失平均一年6,599億美元,劇增5倍。約35個國家(僅占全球人口5%)出現過三種災害,而台灣則是約90%的人口居住在二種以上災害可能衝擊的地區,約73%的人口居住在三種以上災害可能衝擊的地區。
2010年國際性楓園公司出版全球「2010自然災難風險指數」報告,指出:自1970年代末到2000年代間,全球每年出現國家等級的災難次數持續增加,約由每年50次,上升到每年400次上下。其中,氣象災難(包括洪災、暴風雨雪、乾旱、熱浪等)的發生次數,約是地震與火山發生次數的10倍。2010年因為海地地震而死亡22萬人,但卻遠小於巴基斯坦洪災間接受影響的人數,後者約是前者的八千五百倍。該報告列出的高危險國家,集中在開發中或低度開發或是人口多的國家,分別為孟加拉、印尼、伊朗、巴基斯坦、衣索比亞等。台灣未被分析到,是因為我國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是我國也不會被列為高風險國家,因為此份報告是由投資風險角度觀察,所以雖然我國會出現三種以上天災,但因為基礎設施佳、防災意識高與防救災措施良好,對於國際投資者而言,風險為相對低。
問題是:天災是否愈趨頻繁與嚴重,而我們還能夠抑制未來災難的損失嗎?
災難不斷破記錄
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芮氏規模7.3,持續102秒,台灣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約二千多人因此死亡,上萬人受傷與上萬棟房舍倒塌。這次破記錄的災難後,世界各地又接續出現多起破記錄震災,顯示著全球地殼活躍,板塊相接地區,非常可能出現更強烈地震。台灣位處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的交界帶上,板塊間相互擠壓,頻繁的地震,使得地震防範成為每位國民必備生存之道。
2009年8月7~9日,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正值八七水災後50年,阿里山連續二日降下近2320毫米的雨量,同時中南部多處地區出現破紀錄豪大雨,近千人死亡,橋樑、房舍倒塌,經濟損失慘重。我國因此在德國觀察團體的「2011全球氣候風險指數」中,排名全球第二氣候風險高的國家。事實上,每年颱風與豪雨造成洪災個案次數,在1980年之後,明顯出現上升趨勢。尤其是在2000年之後,致災颱風個案大幅增加,其中以2004年發生9個致災颱風個案為最高,此與中央氣象局統計過去一百年每年平均侵台颱風次數為3.6次有明顯差異。未來,幾乎所有人都相信會再出現比莫拉克更嚴重的颱風風災,但是沒有專家可以預測何時會發生。
2010年9月19日凡那比颱風在高雄降下近千毫米雨量,10月21日梅姬颱風外圍環流在蘇澳也降下近千毫米雨量。若定義每年所有日降雨量中,大於當年的95百分位數者,為極端豪大雨。然後計算所有極端豪大雨的總量,並計算此總量占年總雨量的百分比。資料顯示:極端豪大雨約貢獻每年總降雨量中的23%~31%,而且是自1950年以來,呈現貢獻比例持續增加的現象。所以每年只要出現數次極端豪大雨,就已提供全年相當數量的總降雨量。然而每一次的豪大雨都伴隨著嚴重災情,也因為如此,政府才會提出「八年八百億」的治水方案,期以降低洪災損失。
在以上天災不斷發生之時,台灣地區的氣溫在過去百年以來,上升約1.1~1.6°C,最近30年內更是增溫快速(約0.23~0.40°C/10年),破紀錄高溫也頻繁出現。
整理台灣24個擁有至少50年氣候資料的測站資料,並找出各站前五次最高溫出現的日期,然後統計這120個日期落在每一個不同年代的次數,結果發現2000~2010年內出現次數最高,次為1990年代與1980年代,顯示著氣溫不斷破記錄,已是一種常態。其所伴隨的現象,就是降雨日數持續減少,或是無降雨日數在持續增加,特別是在南部和東部地區。恆春減少幅度可達10.95日/10年,而台北減少幅度亦有3.49日/10年。此趨勢在近30年內,更為明顯,如恆春為13.77日/10年,而台北為5.47日/10年。
不斷出現的破記錄洪災與高溫熱浪,使得台灣雖然每年雨量豐沛,但因為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極不均勻,所以每年十月到翌年四月是為枯水期,特別是在中南部地區,降雨量約只占全年雨量的10%左右。因此,若當年乾梅或沒有颱風帶來足量的雨水時,就將普遍出現缺水乾旱現象。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過去平均每十二年左右就會有一次較大規模的乾旱,平均每二年發生小旱一次。但是自1984年以來,乾旱發生頻率較過去更為密集,尤其2002年後發生頻率更加頻繁,例如民國91年、93年、95年、98年與100年,皆發生嚴重乾旱事件,此種旱災發生頻率增加之現象,實需儘早提出相應之對策。
在以上所述的台灣地震、颱風、洪水、乾旱等四種天災中,每一項都呈現頻度與強度愈來愈嚴重的狀態,台灣將需更嚴肅與認真面對,期以降低民眾的憂慮與實際的損失。
十二月 2nd, 2011 at 1:19 下午
很有啟發性的文章,多謝。徐泓教授曾輯有《清代台湾自然災害史料新編》(福州市 :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內容主要來自徐教授在1983年執行中華民國國科會計劃的報告,對照此書收錄的清代史料,對閱讀柳中明先生此篇文章,應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