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間的鳥語故事

/陳秀華

大家應該有過這樣的感動:

觀賞Discovery或國家地理雜誌所拍攝的自然生態影片,畫面中可能是壯闊的大草原、湛藍的大海或高聳的群山,各種物種置身其中,牠們的一舉一動,讓人打從心裡讚嘆這世界的美好,其實,這樣的景色不只國外才有。

攝影師劉燕明,記錄台灣豐富生態

台灣從海洋到高山,包含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涼溫帶、冷溫帶、亞寒帶、寒帶等氣候型態,沿著海拔梯度改變所產生的生態系變化,正好與北半球從赤道到北緯40多度之間的物種變化相同,也因此造就了豐富的自然生態。根據統計,台灣至少有46千多種生物,包括植物、蕨類、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生類、魚類、昆蟲等。或許,台灣自然記錄片的製作環境不比國外優渥,但也有許多的專業工作者在人力、物力都十分缺乏的情況下,仍秉持信念,不間斷地記錄這塊土地,以及在土地上生活的生物們。台灣知名的自然紀錄片工作者劉燕明導演便是其中之一。

劉燕明導演曾以「台灣彌猴(Formosan Macague)」獲1991年第十四屆美國蒙大拿州國際野生動物電影展最佳攝影獎,次年又以「藍鵲飛過(A Family of Formosan Blue Magpies)」獲得同一個影展的最佳藝術概念獎。作品「台灣野鳥百年紀(A Century of Taiwan Wild Birds)」曾經入圍金馬獎與東京國際環境影展,「台灣的燕鷗」入圍金馬獎並獲得1995年第十八屆美國蒙大拿州動物電影節環境主題優等獎,同年還以「台北樹蛙(Phacophorus Taipeianus)」獲美國休士頓影展銅牌獎以及第四十屆亞太影展最佳紀錄片攝影獎,是國內少數有世界知名度的生態攝影專家。他長年關注生態與環境議題,利用攝影鏡頭表達他對大自然的敬意與情感。今年,透過與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的合作,將他的重要作品加以數位化,並利用網路科技呈現於大眾面前,希望喚醒國人對生態保育的重視,與大自然共生共存。

珍惜生態資源,投入數位典藏

「生態攝影學家劉燕明生態影音資料庫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張世明,原本專職商業廣告拍攝,多年以前,張世明在某一次影片製作的過程中認識了攝影家劉燕明,當時對於劉燕明的作品就十分讚嘆;後來他投身學界,想起那些珍貴精彩的影片,如果只是放在冷藏庫裡保存就太可惜了,因此主張這些資料應該做更有效的應用。

示意圖。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張世明以自己在數位化技術的實務經驗參與了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公開徵選,順利在99年度獲得國科會經費補助,開始進行數位典藏工作。

在進行數位典藏工作的過程中,原本想以拍攝商業廣告的經驗來與劉燕明合作,但沒想到這一批資料竟比他原本預想的還要複雜,作業流程往往有出乎意料的狀況發生,不能以一般常理的作業方式來處理。因為影片本身保存的狀況還需要整理,加上創作者對於影片品質的高要求,讓劉燕明以及相關專家都必須同時進入工作室,逐一確認、斟酌修改,舉凡影片調光、影片與聲音的同步,每一個技術的環節,都可能對成品有極深遠的影響。此外,為了找到最適合的外包廠商,必須面對繁複的招標流程,工作進度遠比原先規劃還慢很多。張世明回顧這個過程說道:「所幸,經過有效的協調與溝通,在磨合期之後,整個團隊就漸漸步上軌道了!」

細心描述鳥類行為,完整呈現山林世界

大冠鷲。張世明帶領工作團隊,和劉燕明一起確認,從劉燕明30年來的成果中選出包括赫氏角鷹、大冠鷲、林鵰、黑面琵鷺、黑長尾雉(帝雉)、藍腹鷴、山麻雀、朱鸝等八類瀕臨絕種野生動物,作為第一期數位化標的,總共完成100筆影片,總長度約1000分鐘。

正式開始數位化轉換之前,張世明先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帶領工作團隊,和劉燕明一起確認、整理影片。根據農委會〈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保育等級分類,從劉燕明30年來的成果中選出包括赫氏角鷹、大冠鷲、林鵰、黑面琵鷺、黑長尾雉帝雉、藍腹鷴、山麻雀、朱鸝等八類瀕臨絕種野生動物,作為第一期數位化標的,總共完成100筆影片,總長度約1000分鐘。

數位化工作裡,影片部分是委由專業影片後期製作公司來處理,包括16mm底片數位化、影片調色與調光等,為能增加影片後設資料的正確性與完整度,張世明請來台大森林系的研究生協助,進行文獻資料的收集與編撰,同時搭配劉燕明對於每個片段各種鳥類行為的描述,建立文字資料,以期能更完整呈現山林世界的美麗。

藉由對於每個片段各種鳥類行為的描述,可以瞭解到鳥類生活的樣態。原來,要深入了解鳥類生態,並不是單純只看畫面而已,鳥類從吃飯、築巢、交配、育雛等每個階段,其實都有非常動人的地方。

劉燕明說:「每段生態影片都隱含著一個故事,例如山麻雀在樹洞裡築巢,但其實這個洞並不是牠自己挖鑿出來的,因為牠本身嘴的構造無法鑿洞,所以牠就必須使用前一年不同種鳥類所鑿出來的巢,作為生活、孕育下一代的場所。」劉燕明也提到,就是因為山麻雀有這樣的習性,加上山林的砍伐,造成牠找不到樹洞築巢,數量也就越來越少。正因為每種鳥種生活習性都不同,影片中就有很多很多精彩的故事,兩位老師都非常希望透過數位典藏計畫,將鳥類生活的點點滴滴展示在網路平台上,做為教育推廣之用,讓大眾能一窺動物們的真面目,瞭解牠們的生態習性,喚起大家對於這片土地的感動,進一步提升保育觀念。

左圖為山麻雀,右圖為朱鸝。

左圖為林鵰,右圖為帝雉。

左圖為黑面琵鷺,右圖為熊鷹。

推廣教育,永續經營

訪談中,張世明提到:「拍攝生態影片並不像廣告、劇情片一樣,可以在事前做足準備,開拍時只要依流程腳本逐一拍攝就好。拍生態影片必須到了現場才能根據當時的氣候、環境等等的狀況作出規劃,也有可能鳥一整天都不出來,或者因為樹倒了、大雨導致樹屋漏水等情況,導致完全無法拍攝。」由此可知,生態影片是需要擁有很高的毅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有時一出機就是半個月一個月,並非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負荷,張世明與許多後輩一樣,都很佩服劉燕明堅持理念的精神,也正是因為這股精神,社會大眾才能看到這麼豐富的影像資料。

另外,在商業應用部分,張世明則思考著要將影片製作成應用程式或電子書,供平板電腦等不同平台利用,讓世界各地的鳥類同好在台灣野外賞鳥時,都能用最方便的工具瀏覽。

科技的進步,將難以散播與使用的傳統16mm電影底片,轉化成很便利的形式,呈現於大家的眼前,不論是教育、研究或是商業加值,都有很寬廣的選擇;也希望經由數位典藏計畫的推動,讓政府與更多的群眾關心與重視生態議題,並看到這些生態攝影學家對於土地的用心。

劉燕明對於影片品質的高要求,每一個技術的環節絕對逐一確認、斟酌修改,舉凡影片調光、影片與聲音的同步。

編註:

劉燕明拍攝生態時,是以底片錄製影像,聲音的部分則是另外以Digital Audio TapeDAT)做紀錄,二者轉換數位檔案後,於後製時整合同步。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山林間的鳥語故事” 的回應: 1人

  1. 邱澎生 Says:

    讀來很有收獲,十分謝謝。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