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鄧柑謀

一、半屏湖

屏山自民國45年即由三家水泥公司在此開採石灰岩礦製造水泥,直至86年停止採礦,經歷了40多年的開挖之後,原本質樸而高雅的面貌已經殘缺不全。原本山頂一邊緩、另一邊陡,具有單面山地形被剷平了,山的高度也由原本的226公尺降至約180公尺左右,東南側原本被形容為光平可玩的珊瑚礁石灰岩壁全然消失,水泥公司並在此挖了四個大大滯洪池,而形成了所謂的半屏湖。

五月底的半屏湖在得不到春雨的滋潤下,水位逐漸下降,甚至有的地方已經見底了,而在有水的地方,其水位高低則形成類似沼澤的環境,從觀景步道往下看,有幾隻小型鳥類在已見底的湖底覓食,而在有水的沼澤處則有一些鷺科鳥類覓食。

為了好好觀察他們,決定到沼澤處邊緣架起偽裝帳,等候他們的到來。兩隻小環頸行是這裡的常客,常突然聽到「匹匹」的一聲之後,牠已出現在你的面前,大方地在沼澤處的邊緣覓食;而兩隻白面白鶺鴒與一隻亞成鳥則在陸地上追逐與覓食,這隻亞成鳥有時因太靠近對方的領域範圍,而與對方大打出手,結局是落荒而逃。

最熱鬧的則是沼澤地,小白鷺總是最早報到,常見牠在池裡左跑右跑,再突然張開翅膀嚇嚇池中的魚,接著脖子一伸插入水中,待牠從水中伸出脖子時,嘴巴已經叼著魚,然後嘴一張,魚便下肚了。夜鷺捕魚的方法與小白鷺不同,他們總是在小白鷺飽餐一頓之後,慢慢地從池邊陸地上走入池裡。常見他們採取「以靜制動」的方法,將身子放低,伸長脖子,慢慢的等待魚兒游近,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捕捉。而在此處觀察,最震撼的就是,兩隻已有繁殖羽色池鷺的到來。

換上繁殖羽的池鷺,美艷動人。 〈池鷺〉,鄧柑謀攝,攝影年份:2008。圖片提供者:鄧柑謀。

看著牠的出現,躲在帳篷的我,心跳有點急促,因牠的數量不多,且不是普遍的過境鳥,此時又已換裝為繁殖羽,頭至後頸為暗紅褐色,非常美艷動人。看著牠站在湖邊,小心翼翼地觀察四周,我屏住呼吸,不敢有任何動作,只透過偽裝帳的觀景窗注視著牠,因牠的警覺性很高,稍有風吹草動即飛離現場。在經過數分鐘的警戒下,牠覺得已無大礙,便慢慢移動身子往池中前進,並將身子放低,伸長脖子,待魚兒游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捕捉,而我也在牠專注水面下的魚兒時,慢慢地移動鏡頭,從容地拍下牠低身捕食魚兒的畫面。拍完後的心裡真是充滿喜悅,因能在十五米的距離內拍攝這種不常見的過境鳥,又是在都會地區的半屏湖,總覺得是一種福報。

在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水池,竟然看到這麼多的生命脈動,你能不讚嘆與感動嗎?

二、小鷹

春夏之間是群鳥情動的季節,在人煙稀少的登山林道一角,茂密的樹林頂端,有一對松雀鷹前來築巢,來此登山的遊客,都紛紛提出疑問:「那是什麼,是松鼠窩嗎?」,為了保護牠們,我不太願意透露這是松雀鷹的巢,因為人心可畏,畢竟人類是野鳥最大的天敵,僅敷衍的告訴他們,可能是吧?若要知道是什麼,不妨天天來觀察,看看大自然有多麼奧妙。很想藉機教育這些遊客,以改變他們對待自然的方式。

小鷹終於在大家的期待下出生了,全身白茸茸的,模樣極為可愛,實在看不出「凶猛」的長相,約一週後小鷹已能站立,牠們大概很想看看外面的景物,站起來往上看、往前看,也往下看看對牠們投以好奇眼光的人們,就在人鳥眼光接觸的那一剎那,所代表的是一種「人鳥」之間友善的互動,在人類的心裡,是一種「尊重生命」的感動,在鳥兒呢?應是人類的友善吧!

出生約二週,全身白茸茸的小松雀鷹。 〈松雀鷹幼鳥〉,鄧柑謀攝,攝影年份:2011。圖片提供者:鄧柑謀。

約二至三週後,身上白茸茸的羽毛,逐漸掉落,換上深褐色的飛羽,與周遭環境相對映,極具保護色。進入亞成鳥階段的小鷹,很想探索外面的世界,就在巢四周跳上跳下,偶而也來個大鵬展翅,頗有猛禽的架勢,玩累了就回巢裡睡覺,有時甚至就依偎在巢邊的枝幹睡起覺來,完全不理會樹下路過的登山客,也許牠們覺得這裡的遊客很友善或者是年少不更事,不知人間的險惡!

約三至四週後的小鷹,開始要學飛了,牠們就在巢四周的樹冠層上表演空中飛人與蜘蛛人的特技,並跟你大玩捉迷藏的故事,因身上極具保護色,有時要找到牠還真難!這時的小鷹還未有自行捕捉獵物的能力,當肚子餓的時候會回到巢裡等待親鳥送上食物,而盡職的親鳥則會將獵物丟入巢裡,便轉身飛離,不再像幼小時,在巢上一邊撕下獵物、一邊親口餵食,親鳥的這種行為似乎要訓練小鷹慢慢學習獨立。小鷹在親鳥這種教育訓練下,逐漸長大,親鳥回巢送食物的頻率也愈來愈低,而牠也蠻獨立的已會飛離巢位數十公尺遠的地方抓一些小昆蟲來吃,只是還無法像其父母親抓其他小型鳥類或鼠類,同時也嘗試著在林間做短距離的飛翔,而其飛翔的空間範圍也隨著日子的成長而愈來愈大。

已會飛離巢位數十公尺遠的地方抓熊蟬來吃的小鷹。〈松雀鷹亞成鳥〉,鄧柑謀攝,攝影年份:2011。圖片提供者:鄧柑謀。

親鳥與小鷹,親子之間似乎有個默契,而牠們之間的這種默契,將隨著小鷹逐漸成長而慢慢消失,因再過數日後,小鷹長大了,具有完全自謀生活的能力,親鳥便不會再回巢邊將獵物丟入,而牠們之間的親子關係也將結束,各自分開,各自去追尋自己的未來。而在這條林道上,小鷹的故事也將告一段落。重遊舊地,再也看不到牠們一家人,不過牠們卻帶給這地方豐富的生命力與美麗的回憶。

三、蛇與鳥

連日大雨,有一段日子未到半屏山,趁著雨停時分,到半屏湖走走。在豐沛雨水滋潤下,山上是一片翠綠,正欣賞著雨後的清新景象,步道旁突傳來陣陣且急促的鳥鳴聲,尋聲而去,就在步道下上約二米處發現一窩白頭翁幼鳥正被一隻眼鏡蛇吞食,而兩隻親鳥則嘴含著東西著急的在旁飛舞、展翅、鳴叫,但眼鏡蛇理都不理這對著急的父母親,眼看已近天黑,但這隻眼鏡蛇似乎不願意離開,且把全身趴在巢上,莫非他還意猶未盡,要繼續吃小幼鳥,惻隱之心突然湧現,在拍下數張生態照之後,我決定驅離這隻眼鏡蛇,待牠離開之後,未看到巢內有幼鳥,約莫數十分鐘,便看到親鳥嘴銜著蜻蜓前來餵食,待親鳥接近巢位時,兩隻飽受驚嚇的小幼鳥突挺起身子張開黃口索食,看來幼鳥並未完全被吃光……

隔天一早再去看看,親鳥仍咬著昆蟲前來餵食這兩隻劫後餘生的雛鳥,我也回校上課,接近中午時分,再去看看牠們,還未到現場,就已聽到這對親鳥著急的鳴叫聲,心中便知不妙,待走到巢位附近時,即看到這對親鳥正在巢位附近焦急的飛舞,並對著在巢上一隻眼鏡蛇展翅、鳴叫,而這隻眼鏡蛇則在巢上左晃右晃並吐出蛇信與這對親鳥周旋,待我稍靠近巢位時,牠便快速離開。

蛇離開之後,一切又恢復平靜,親鳥們也咬著竹節蟲等美味的食物要來餵食,但這次與上次不同,親鳥回到巢位上,並沒有黃口伸出來接東西吃…..看來兩隻小幼鳥又遭毒手了,我在此停留了一個多小時,兩隻親鳥還是存著母愛之心,咬著東西回來餵食,但就是不見巢上幼鳥伸頭接食,數分鐘之後只得把要餵食的昆蟲自己吃下,看了這一幕喪子之痛,心理真是感傷不已!自然界裡的弱肉強食景象,其實不斷地在上演著,也實非我們人類所能左右。下午返家時再特地繞路前去觀察,還是看到這對親鳥仍咬著昆蟲在附近徘徊,久久不忍離去….看了更加令人同情,也只好懷著傷感之心回家。

白頭翁喜好在榕樹或相思樹枝上築巢,以枯草、枯樹夜、五節芒花穗和草根編織成碗形鳥巢。圖為一隻眼鏡蛇侵入白頭翁正在育雛的巢中,焦急的親鳥對入侵者束手無策。〈眼鏡蛇入侵白頭翁鳥巢〉,鄧柑謀攝,攝影年份:2011。圖片提供者:鄧柑謀。

四、笨蛋阿西的故事又重演了

被挖開的巢洞。〈五色鳥巢洞〉,鄧柑謀攝,攝影年份:2011。圖片提供者:鄧柑謀。

十幾年前拜讀《柴山主義》一書提到一則笨蛋阿西的故事,話說笨蛋阿西是個愚笨的人,有一天他把一條鹹魚放回池塘裡,「為了讓魚活過來!」而引為笑話。他很喜愛大自然,有一天他慕名來柴山看台灣獼猴,中午在猴岩休息吃午餐,忽然一隻美麗的五色鳥看著他,並發出「叩叩叩」如敲木魚的鳴叫聲,笨蛋阿西瞪眼一看,原來五色鳥的巢正築在一棵枯木的樹幹中的洞裡,笨蛋阿西愈看五色鳥愈喜愛,於是心生一計,拿起開山刀攔腰砍斷樹幹。「也許把樹洞帶回家,五色鳥就會跟著我回家了。」笨蛋阿西如是想著

想不到十幾年了,台灣民眾對待大自然的方式還是沒有改變,就在半屏山下附近公園的一棵雨豆樹上,也發生了跟笨蛋阿西同樣的故事,有一對五色鳥就在這棵樹上的一根枯枝上挖洞築巢,小鳥已孵出,鳥爸爸和鳥媽媽辛苦地外出找榕果、桑椹、螳螂來餵食,也不時鑽入洞裡清除排泄物,而且不丟在洞口附近,而是銜到離巢較遠的地方再丟棄,這些活生生的教材讓在附近散步的民眾看得目瞪口呆。

再次拜訪五色鳥的家,看到樹幹上的巢口被人用鋸子鋸開,巢口以下則被鑽子鑿開,整個巢被活生生地剖開。我的心情像被剖開的樹洞一樣,有說不出的沉痛。把小鳥抓回家,他能像親鳥一樣照顧嗎?能養活這些幼鳥嗎?我想這些人不是笨而是自私。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