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探源‧涵容多元

/張桓忠

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助理教授

一、寫在文化部成立前

當政府正在減縮組織架構時,卻將文建會擴編、提升為「文化部」,表示政府試圖藉由文化部的成立,透過業務整合與創意,將臺灣多元、奔放的文化創意匯聚成二十一世紀新的產業動能。

然而,在匯聚多元、開展未來的當下,必須先從歷史思考、土地發想,才能清楚看到文化色彩融合的原樣、構成臺灣文化的符碼,而成為創發的基礎。

導演魏德聖從臺灣歷史發展過程中,關切到文化衝突、涵融所引發出許多的歷史事件,於是在電影《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中用彩虹的七彩顏色,道出他希望臺灣在不同族群緊密融合後仍能呈現多元文化的和諧;因而,他的電影有了美麗的「彩虹」文化符碼。

歷史是探索與分辨臺灣文化彩虹的符碼的重要途徑。在臺灣,有兩個解釋漢人社會與文化的發展模式;一個是李國祁教授的「內地化」理論,另一個是陳其南教授的「土著化」理論。兩個理論在概念構成上有一個看似差異卻是相同的基本論述,就是「內地化」理論提到臺灣社會在內地化以前是一個「非內地型」的社會;而「土著化」理論則指出土著化前的臺灣漢人在心態上仍認同於內地祖籍。這個內地,指的主要就是閩南,臺灣漢人主要的移入原鄉。

二、閩南文化的原樣與堆疊

人是文化的規範者與傳播者,人口的遷移是文化遠距離傳播的重要途徑。閩南是臺灣漢人的主要移入所在,而閩南文化也成為構成臺灣文化的主體。但是,甚麼是閩南文化?它是甚麼色彩?

「文化」在漢人的字義解釋是「人文教化」;而「教化」指產生共同規範、傳承、傳播及得到認同的過程。就此,閩南文化係指由閩南人共同開創、傳承、發展與創新的地域文化。

距今一萬多年前,福建已有人類文明的誕生,座落於漳平市象湖鎮灶頭村東北,海拔266公尺黛煙山下的奇和洞遺址,屬於舊時器晚期過渡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重要文化遺存,這是閩南文化最早的原樣。

西元前二世紀,秦始皇一統中國後,在福建設置閩中郡,開啟中原文化與閩南土著文化的交流。漢晉時期,漢民大批南遷,加速了閩南的漢化。隋唐時期,江南經濟快速發展。宋元時期,由於海外貿易的興盛,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啟航點,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前後到此經商,因此傳入了伊斯蘭文化,多元、豐富了閩南文化。明末清初,由於葡萄牙人發現新航路,促使歐洲商人、傳教士東來,也輸入了科學革命的新知與當時的西方文明,閩南文化進一步得到繁榮。

數千年來,閩南文化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質的基礎上,兼收並蓄外來文化的精華,已形成具有鮮明特色、內涵多元豐富的地域文化。

三、原鄉文化移入的歷史痕跡

位於臺南城內大埔街,正門題有「明延平郡王祠」。正殿奉有鄭成功之衣冠束帶像,東西側亦奉祀鄭軍將領57人,後殿中央之大妃祠奉祀鄭成功之生母田川氏。照片為祠外景象。〈鄭成功の祠﹙延平郡王祠﹚〉,月出皓,1903年,圖片提供: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閩南與臺灣一水之隔,閩南文化隨著閩南人到臺灣而廣為流播,並產生深遠的影響。

明朝天啟年間,由於福建災害頻繁、維生不易,李旦、顏思齊和鄭芝龍等人先後帶領閩南人經營海上貿易,占有澎湖,並曾駐足臺灣本島。明朝崇禎六年(1633),鄭芝龍歸順明朝,之後,其子鄭成功以閩南地區為中心,屯兵廈門,開展反清復明活動。清朝政府為了剿滅反清復明的力量,實行「遷界」,被迫「遷界」的閩南人,除了一部分遷入內地和前往東南亞謀生外,也有投奔鄭成功者。西元16614月,鄭成功揮師東取臺灣,16621月,荷蘭投降,漢人正式在臺灣建立政權,這一時期,閩南人隨著鄭成功軍隊大量來臺,形成歷史上閩南人移居臺灣的首次高峰期。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命攻占臺灣。從1684年到1883年,經歷了長達二百年之久的「閩台合治」時期,施琅首先提出渡臺三禁,其中禁止粵人來臺;其次清政府開放了福建泉州、福州等地港口與臺灣對口通航,閩南人來臺人數持續增加,閩南文化的影響力逐漸躍居為臺灣文化的主流地位。

但是就如前所述,閩南文化長期與中原文化相互交流,因此在文化的分辨上,已經很難做明顯區隔;易言之,十七世紀以來傳入臺灣的閩南文化已經深具中原色彩,這種現象在臺灣各層面的文化樣貌都可以觀察到。例如在宗教信仰方面,閩南地區的媽祖信仰、廣澤尊王信仰、清水祖師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屬於區域神靈,但是城隍信仰、關帝信仰又具有中原色彩;其次,傳統民俗方面,春節拜年、元宵迎燈、清明掃墓、端午競舟、中秋搏餅、重陽登高等民俗風情也都源自中原。此外,閩南人歷經千百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宗族聚居、祭祀祖先,從事置族產、建祠堂、修祖墓、編族譜等宗族傳統習慣也是受中華文化之影響。就建築面向觀察,臺灣的寺廟、書院建築無論是在建築結構、建築材料、建築風格,更是與閩南地區一脈相承。

博狀元餅為閩南的秋節習俗,起源有多種說法,不過,金門、廈門一帶的傳說是鄭成功據金、廈抗清時,因士兵多來自福建、廣東等地,每逢佳節倍思親,所以金門人洪旭為激勵士氣,因此與部屬設計這套依據科舉制度,包括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和秀才,饒富古典情趣的中秋會餅遊戲。〈2008金門中秋博狀元餅活動〉,金門流浪漢攝,2008,金門。圖片提供者:金門流浪漢。網站名稱:數位島嶼。

四、多元涵融的臺灣閩南文化

文化具有輻射作用,數百年來閩南文化極大地影響著臺灣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移民社會的性質就是原傳統社會移殖或重建的過程,因此臺灣初期的漢人移民社會可以視為中國大陸傳統社會的連續或延伸。閩南人一代又一代的把閩南文化帶到臺灣,生根、開花、結果,輻射到臺灣的每一個角落。

但是,移民社會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即經土著化過程轉化為土著社會。土著社會的特徵除了表現在移民本身對於臺灣本土的認同感外,原來移入的原鄉文化也會逐漸與原來臺灣的原住民文化融合,出現了具有臺灣特色的閩南文化。

以媽祖信仰為例,源發自福建的媽祖信仰傳到臺灣後,隨著漢人移墾範圍的擴大也逐漸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民間信仰,過程中逐步形成地域性媽祖的概念。例如林默娘的故事是媽祖傳說的故事主體,但是在臺灣各地也逐漸發展出屬於地方性媽祖的故事,例如北港媽祖、白沙屯媽祖、臺中媽祖、大甲媽祖的故事,每個故事都具有地方性。此外,臺灣的地基主信仰並非源自閩南,而是來自平埔族對土地主人的奉獻與敬意,而移墾的漢人加上了自己的宗教方式而逐漸融合形成。

再以許多人喜歡的台灣歌謠來說,很有被根深柢固地認為是臺灣的閩南語歌謠,其實並非只有單一的色彩。例如朗朗上口的《思想起》、《青蚵嫂》、《臺東人》與《月夜愁》等,都是平埔族的曲,後來再加上閩南語歌詞才形成動人的臺灣歌謠。

鎮守白沙屯拱天宮的媽祖,每年都會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數百年來從不間斷,至今已維持了將近二百年的步行進香傳統。因此,每年跟著媽祖去旅行,成為信眾們的年度大事。〈跟著媽祖去旅行〉,薛宜真攝影、文字,2010年,圖片提供者:薛宜真。 網站名稱:數位島嶼。

五、後記

文化經由「人」的往來而彼此交流,也因此形成了新的文化樣貌。在臺灣,已經很難看到單一色彩的純文化。閩南文化在福建就經歷了多元的堆疊。輸入台灣之後,又兼收並蓄了原住民文化與後來的外來文化,形成了更豐富、更多元,又彼此涵融的「臺式閩南文化」。

以臺灣的閩南文化為例,可以觀察到臺灣文化豐富而多元、開放又匯聚的歷程,深深期許「文化部」成立後,可以深耘彩虹般美麗的臺灣文化,進而開展出文創產業的新趨向。

★所有圖片皆可點擊左鍵,連至數位島嶼、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