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文──水資源的挑戰
文/吳瑞賢
現為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水資源組教授
台灣是海島型國家,水資源的取用所幸不受其他國家箝制,也無與下游鄰國分享的問題,幾乎是近似封閉、自給自足的系統。台灣位處於亞熱帶,因季風的影響降雨豐沛,台灣年降雨量若以2500公厘來計,約是世界各國平均降雨量的2.6倍,且由於基礎建設的普及與公共衛生的成功,加之相對便宜的水價,若非面臨非常時期,一般民眾在民生用水上其實很少遭遇到匱乏的感受,但,如果就此推論台灣沒有水資源的問題,這恐怕大錯特錯。
首先,台灣降雨量雖多,但同時也擁有大約兩千三百萬人,若將年雨量平均分配給所有的人,那麼台灣每人每年所分得的平均降雨量大約僅4000立方公尺,這個數值僅為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其貧乏程度已經可以歸類為世界上缺水的地區之一,如此一來,仰賴降雨獲得水源的台灣地區,必須盡可能的將落在土地上的雨水加以蓄留。
然而台灣的地理環境卻使得這項任務異常艱鉅,為了增加降雨蓄留量,雨水能夠停留在地面或集水區的時間越長越好,在地理環境上,台灣南北狹長,東西寬僅約140公里,在這短短的距離內卻經歷平原、丘陵乃至3000多公尺的高山,因此台灣的河川多存在「坡度陡、水流急、泥砂多」的特性,像是農夫的斗笠,雨水降到地面後,入滲時間短,水也很快便嘩啦啦的成為河川逕流,直接流入大海,無法為人們所利用。
因此,為了能夠讓這些水不致白白浪費,我們使用各類儲水的設施蓄水,例如水庫,用以調節水量、蓄洪救枯,據統計資料顯示,鄰國日本目前水庫一次蓄滿量與需求量之比大約為30%,意即當所有的水庫都裝滿的時候,該總量即可應付全日本近三分之一的用水量,因此雖然日本年雨量約1800公厘,但是管理風險卻很低,反觀台灣,其蓄滿與需求比僅9.2%,加上地質年輕、水流快速沖刷,泥砂淤積必然減損水庫壽命,該比值未來將會更低,所以雖然降雨量高,但台灣在水管理上卻存有相當高的風險。
面對如此不安定的因素,為達到水資源的供需平衡,除了採取開源節流、加強管理等「自助」手段外,很大的一部分還是得仰賴老天爺的「天助」,期望雨可以下在該下的時間、該下的地點、適合的雨量。台灣的雨量主要來自春季的梅雨、夏秋的颱風,以及冬季盛行的東北季風,就月份又可將一年區分為五至十月的濕季(或雨季)及十一月至隔年四月的乾季,台灣乾濕兩季的雨量差異明顯,而且降雨比例南北大不同,其乾溼比從北部的6:4、中部8:2,乃至南部已經到了極為懸殊的9:1,由此可見,不均勻降雨時空分布的水文環境,使得水資源更加難以掌控。
全球氣候變遷效應影響,使得洪旱災害發生頻率提高,各地破歷史紀錄的消息屢傳不鮮,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更表示短期氣候變遷無突破。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重創南台灣,阿里山站累積雨量(2884mm)已超越賀伯颱風紀錄,歷年颱風單日最大降雨量前10名中有9名全部在本次改寫,其中,24及48小時降雨量甚至逼近世界降雨量極值(分別為1825mm及2467mm),當時如此大的降雨幾乎讓四分之三個南台灣鄉鎮市列為水災災區,然而諷刺的是,就在颱風來襲的前兩天,水利單位正面對夏季因連月乾旱,宣布抗旱工作各階段對應的限水措施。雖然氣候變遷對區域性影響的好壞尚無定論,但像莫拉克前後這樣截然不同的氣候轉變,多少說明了氣候變遷之於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及幅度,在台灣是會起到的增幅的作用,這無疑是讓水資源風險更為雪上加霜。
面對水資源的戰爭,台灣也有屬於自己的挑戰,根據水利署統計,台灣年用水總量大約需要190億立方公尺,另以石門水庫為例,其一年的運用次數甚至高達四至五次才能滿足該區域的供給需求,供需風險很高。台灣擁有很多降雨的優勢,但也存在著太多嚴苛水文條件的劣勢,如此可知,水並非取用不竭的資源,每一滴水都取之不易,當為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所應有的認知,並通力合作、避免水資源的浪費,共同面對維護這賴以生存資源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