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兒童教育:皇國民鍊成計畫

/陳涵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公共服務組研究助理

隨著1937年「支那事變」的爆發以及其後中日戰爭的啟動,戰爭氛圍逐漸擴散到海洋另一端—殖民地臺灣島,在持續了8年之久的戰時體制之下,臺灣初等教育(略等同今日的國小教育)共轉換了兩種學制:前期依循1922年公佈的《臺灣教育令》,臺灣子弟6歲後可就讀公學校、日人及少數臺人則進入尋常小學校。到了1941年,臺灣開始與日本國內同步,採行以培育「皇國民」為目標的《國民學校令》,公、小學校一律改稱「國民學校」。

除尊奉《教育敕語》外,學校教育朝「國體」、「敬神」、「忠君愛國」、「滅私奉公」等政府宣傳口號看齊,務求將孩子「鍊成」忠良的「少國民」。

到了資源吃緊的1943年,為了強化殖民地的社會控制、思想改造與皇民化的迫切,當局仍決心在臺灣啟動義務教育。另一方面也因屆齡兒童皆須上學,可編入以班級為單位的奉公動員單位,在人力運用上更有效率。戰爭期間就學的兒童,也因此擁有獨特的戰爭期經驗。

戰爭初期,學校較強調精神層面的動員,如定期神社參拜(為出征戰士祈福)、清掃、耕種神饌田、朝向神宮與宮城遙拜等,在學校也會設置神棚。其實1919年《臺灣教育令》初次公布時,已明定公學校須在臺灣神社例祭日時集合學校師生參拜或遙拜,1930年代起,臺灣總督府遵循「敬神尊皇」的理念大肆建造神社,要求民眾力行對天皇和國家效忠奉仕,學校也在節日、遠足、畢業旅行等日子安排參拜活動,學童成為「敬神尊皇」影響最深的一群。除了與國家、皇室有關的祝祭日外,戰爭時期學校也特別重視日本傳統節日。太平洋戰爭開打後,為了紀念128日的開戰日,又增加了「大詔奉戴日」。

〈昭和十八年度南投南國民學校初等科學校新入學記念〉,作者不詳,年份:1943。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圖片提供者:賴貫一。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除了身體力行的儀式與參拜,教師在課堂經常對學童講解時局、宣揚戰績,頌揚以生命報國、「玉碎」等武士道精神,也能激發兒童對士兵的憧憬與愛國心。

戰爭時期的課本、教材也進行調整,首當其衝的是在推動國語普及的目的下,初等教授科目中的漢文科在19371月被刪除,而《修身》與《國語讀本》,則增添更多皇國思想與戰爭相關內容。

此外,科學教育—特別是航空教育,在戰時受到更多的關注,如定期舉辦學童參訪飛行場與飛機的活動、仿效德國將「模型航空機教育」列為國民學校「藝能科」的正式科目等。

德、智教育外,學童的身心健康被視為國家的重要資產,在此概念下,1941年國民學校科目中「體操科」改稱為「體鍊科」,區分為體操與武道,是每週佔56小時的必修課程,無論女孩男孩皆須演練,女孩授以薙刀、男生則學習劍道、柔道等。固定於秋季舉辦的運動會,也在活動項目及會場佈置顯現了鮮明的時局特色。配合「國民精神總動員」之名舉行各種健康宣傳活動,也是戰時特色之一。

在二戰期間度過童年的耆老們至今仍記憶猶新的,是幼年唱頌的軍歌,它們以悲壯旋律搭配歌詞,在各種集會、遊行等具群眾感染力的情境下反覆唱頌,令學童留下深刻印象。在軍國風潮影響下,畢業時常以《愛國行進曲》、《海行兮》(海行かば)替代原有的畢業歌曲。改制國民學校後,原名「唱歌」的科目被改為「藝能科音樂」,並在「修鍊皇民之道」的目標下,臺灣總督府出版的多種唱歌本,都出現了有關戰爭、國威發揚、歌頌軍人等歌曲。

〈洪素香國民學校初等科修了證書〉,作者不詳,年份:1942。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圖片提供者:賴貫一。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戰爭時期,學生常要被動員參與各項與軍務有關的課外活動,大致可分為遊行活動、軍事援護、勞動服務等三類。

為了歌頌為國從軍的精神、提振民眾向心力,學童被招集加入歡送軍人或軍伕踏上征途的遊行行列,以全校為單位一起出動,人手一支太陽旗,隨著樂隊踩著整齊的步子走,高唱以臺灣歌《雨夜花》曲調填詞的《愛國軍夫》或《送出征兵士之歌》,不時還需隨眾呼喊「萬歲」。此外,若有日軍出征的「捷報」傳來,亦需出去遊行一番以資慶祝。在夜裡的「提燈行列」,大人小孩手持紅色小燈籠(鼓仔燈)一同遊街,一邊唱軍歌。針對戰死者,則舉行肅穆莊嚴的恭迎儀式。

軍事援護方面,主要是協助出征軍人、軍屬的家庭處理農事,舉行學藝會或表演會、寫作文、做慰問袋、縫千人針、寫千人力等安慰出征者及其家屬的活動。

描繪學生們遠足到港口觀看日本軍艦英姿的景象。以「愛國」為繪畫題材,教育灌輸學生的國家民族意識。〈思ひ出﹙回憶﹚〉,日本文部省編著,年份:194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圖片提供者: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戰爭時期,後方的經濟支援相當重要,學童的勞力也被善加運用,例如種植蓖麻、將農業實習成果送給皇軍、蒐集廢金屬等,這些活動照片常被刊登在畢業紀念冊上,且加上讚許、愛國等形容詞。隨著戰局擴大,初等學校中的兒童義務動員的情形亦不輕鬆,兒童勞動動員時間佔1年的3分之1。此外,另有少女團/少年團(即今日的童子軍)組織,原本是自發性地以地區或學校為單位成立的,在課餘時間也代表學校進行上述公共服務。

另一個戰時教育現象,是皇國主義與戰時色彩亦逐漸滲透到幼兒保育內容中,「國語保育園」是此時期獨特的幼兒國語教育機構(最早出現於1936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當局更加重視從幼兒期開始學習日語的幼兒教育,由於幼稚園在設備及師資較耗資本,國語保育園、國語講習所等則借用廟堂、小學教室即可開設,在當局以及地方人力物資的協力下,數量上的擴增十分顯著。

傳達愛國思想教育的繪畫題材,描素日本戰末時期,人民不分老少均將積蓄與物資奉獻予國家。〈みもん袋﹙勞軍慰問袋﹚〉,日本文部省編著,年份:194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圖片提供者: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較富裕家庭幼兒就讀的「幼稚園」、「託兒所」等育幼機構,在遊戲、唱歌、美勞中大量出現軍事相關主題,園生也積極參與歡送出征士兵、祝捷遊行、紀念日懸掛國旗、出征軍人家屬慰安會、製作慰問袋甚至捐款,期望幼兒也能擁有身為「皇國民」的認知。

隨著戰事的擴大與白熱化,針對兒童所做的戰爭宣傳與勞動奉公等行動也愈來愈頻繁,但是以「少國民鍊成」為目標的學校教育及這些對精力、體力的需索,是否能成功型塑學童的認同,值得玩味。

〈少年團〉,作者不詳,年份:不詳。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圖片提供者:賴貫一。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