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漢人)傳統服飾

/高本莉

台灣的傳統服飾依不同歷史時期及族群,呈現出不同風貌。主要可分原住民服飾及漢族服飾兩大類。原住民包括現今的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鄒、賽夏、雅美(達悟)、邵族、噶瑪蘭、太魯閣、撒奇萊雅、賽德克等族以及平埔諸族。除了已漢化的平埔族外,原住民各族皆保有各自的服飾文化。而漢族服飾,從早期移民源自於大陸原鄉的傳統,漸漸地在台灣本土與不同族群的相互影響;到了日治時期,受到日本殖民文化的影響;20世紀初,接受西方文化,服飾漸漸西化。本文以19世紀中葉,台灣漢人從早期的移民社會進入了定居社會以後,一直到20世紀中葉,服飾全盤西化;這段期間台灣漢人服飾概況。

台灣漢人社會的發展

台灣在17世紀初,隨著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入據,以及明鄭的經營,漢人開始大量移入臺灣。在中外文獻中有關臺灣的記載,也因而大量增加,從此臺灣進入有史可徵的歷史時代。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率軍來台,驅走荷蘭人,1662年建立了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為了經營反清復明的基地,以墾殖為首務,鼓勵大量的內地人移民台灣,這時在台的漢人約12萬人,比荷據時期的2萬多人,增加了數倍。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東征平台,翌年清廷將台灣正式收歸版圖,設立府縣,隸屬於福建省。但起初主要由於政治因素的考量,對內地來台的移民,加以限制,怕沿海流民或明朝遺臣集結台灣,造成威脅政府的勢力。可是閩粵兩省,人口早已過剩,謀生困難,聽說台灣土地肥沃,平原廣闊,都想來開創一番,因此仍有許多人冒險偷渡。雍正、乾隆以後,海禁漸寬,大批的移民來台開墾,使台灣發展成「糖穀之利甲天下」的繁榮景象。

乾隆、嘉慶年間是移民台灣的高潮期,據嘉慶十六年(1811年)人口調查統計,人數高達190多萬。光緒十三年(1887年),中法戰爭後,清廷有感於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將台灣改制為省。光緒末年漢人人口已達250餘萬,成為台灣島上主要的居民。

服飾形式的概述

由上述可知,早期的台灣漢人社會可以說是一個移民社會,大部分的移民來自華南地區,尤其是閩粵兩省。因此在服飾文化,生活習俗上,也依循原鄉的傳統,在「清領時期」,男子服飾在正式場合以袍最為普及,穿著時袍服外加襖或褂或背心。有官職的人,內著蟒袍,外著褂子,此褂比袍短,比一般褂長,顏色多用石青,在褂的前胸與後背正中處,各綴一塊補子, 用以表徵官階的高低。漢族男子依照清制,剃髮留辮。勞動平民多服衫、褲,工作時頭上包以頭巾或是戴笠帽。婦女服飾以衫、裙為主,盛裝則以成套的衫裙,上飾以刺繡花邊,注重緣邊裝飾。婦女下裳,以紅色為貴,流行百褶裙。在節慶盛裝時則加飾雲肩配飾,官家或有錢人家的女兒,結婚時穿著大紅的蟒襖及霞帔,平民則穿比較華麗的盛裝為禮服。勞動工作時穿衫、褲。婦女頭飾,以各式的金銀珠玉髮簪或用眉勒。閩籍婦女大都纏足,穿著繡花弓鞋,俗稱三寸金蓮。客籍婦女不纏足,平日著以衫、褲,緄邊簡單,服色樸素,以藍、黑為主。

湖水綠緹花底料上織有枇杷、碧桃等花葉紋,袖口、領襟處施以寬邊的粉紅素緞緄邊,以及連續盤長紋、菊花紋的織帶,比例奇巧。實相花形鈕扣和襟端挖貼手法的球形花紋飾亦相當罕見。〈湖水綠提花羅大襟女衫〉,年代:清朝。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圖片提供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大袖的開襟外掛,都是在正式場合著用的,黑地大都為年長者所穿著,袖口的淺湖水綠套袖與精繡的牡丹花,使其不顯老氣,而有典雅的美感。前開襟有兩排緄邊繡花,使整件外褂流露雍容華麗的感覺。〈黑紗緄繡對襟女衫〉,年代:清朝。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圖片提供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1894年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在1895年訂定的馬關條約中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進入了「日治時期」,在日治初期時,日本對台灣同胞懷柔政策,又鑑於風俗習慣改變不易,並不強制改變台灣漢人的衣著,故服飾之穿戴改變不大。台灣民間傳統服飾,並沒有多大改變。

1910年代以後,服飾開始呈現多樣化。台灣除了受到中國進入民國時代的影響,主要也受到日本還有逐漸西化的服裝風潮。男子剪去髮辮,禮服仍以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小帽或西式禮帽,平時著以衫、褲,工作時頭纏包頭巾或戴斗笠。有些男性開始穿著西裝,少數也穿著日式服裝,但多見於青年人和大城市中,年紀大者及一般百姓較少改變。婦女服飾,這時變化較大,上衣已日趨合身,年輕婦女多穿褲裝搭配合身的長衫,緣邊較為簡化,僅以細布條鑲邊裝飾,正式場合仍著裙裝,此時裙子也開始從圍裹式的馬面裙,簡化成套穿式的西式筒裙。婦女這時不再纏足。

1920年代以後,服飾呈現最為多樣化。有傳統式樣、日式、西式,甚至中西合璧的款式皆可見。從傳世的老照片中,可看到一家人,穿著各式不同的服飾。結婚禮服也出現中西合璧的現象,如新郎穿西式,新娘身穿中式禮服,頭披白紗。男子著西服漸漸普遍,但鄉間或從事勞動工作者,仍穿著傳統的對襟衫、褲。年輕女子流行喇叭袖的短衫,下穿至腳踝長的西式筒裙,也流行和服或洋裝。不過中年以上婦女仍著傳統服飾,但此時大襟衫上的緣邊裝飾近乎沒有,花色及布料的選用已受到日本影響。

193040年代,男子普遍穿著西裝,台灣婦女受到中國大陸流行旗袍的影響,旗袍與洋裝是此時期婦女的主要服飾,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在台灣積極的推行皇民化運動。

在服飾上倡導傳統服飾的改革,由於和服製作昂貴及穿著不變,大力推廣西式服飾,而洋裁的西式裁剪取代傳統中式的平面剪裁,也加速了服飾的西化。1945年台灣光復以後,受到整個社會西化潮流的影響,服飾也隨著西方的時尚不斷的變化流行。

百褶紅裙是在正式的吉慶節日所穿著,如果家中有妻妾的家族,在聚會時只有正夫人有資格穿紅裙,代表著她尊貴的身份。細細的百褶是精工縫製。由於前方疊合的長方形稱為「馬面」,故也稱為馬面裙。此件紅裙馬面上以黑色對比及彩繡花邊鑲滾,顯得華麗典雅。清代染工極為優秀,至今紅色仍保持鮮艷如新。〈紅綢百褶裙〉,年代:清朝。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圖片提供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雲肩中間部份分為兩層,下層為如意雲頭形繡片,上層由十片的對稱蓮花瓣形組合而成,上繡花卉紋。如意雲頭形繡片的兩端綴有魚形墜飾及串珠。黑色雲頭繡片之下附有四條橘色麻布飄帶。〈白地如意雲頭形雲肩〉,年代:清末。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圖片提供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閩客服飾的異同

台灣傳統的漢族服飾又可分為閩南服飾、客家服飾兩系列。客家是漢民族的一系,在台灣開發的過程中,閩南、客家、原住民雜居共處,也曾合作,但後來慢慢由競爭而衝突。閩客分別聚居的狀況就定型了。雖然後來台灣族群因互相影響加深而涵化,但閩客分居的現象使得這兩族的習俗得以保留各自的特色、也反映在服飾上。一般來說,男子服飾的分別不大,閩粵婦女服飾上的差異,主要在髮型及纏足、天然足之分。服裝形式上,因為同是在中原漢族的大傳統之下,都是開右襟的大襟衫。閩籍婦女的服飾緣邊裝飾比較複雜且多變化,色彩選用也較鮮麗;客家服飾的色彩及緣邊裝飾比較簡單樸素。閩籍婦女多穿裙裝;客籍婦女多穿褲裝。布料的使用上,閩籍種類較多,除了棉麻外也多使用各種絲織品等華麗的布料;客籍多採用結實堅牢的布料,以棉麻為主,盛裝禮服才會採用絲綢質料。客家婦女的服飾又有南北的不同,北部客家聚集在今桃園、新竹、苗栗一帶,因與閩人相處來往密切,受到閩籍文化的影響較大,裝飾風格近似閩籍婦女。南部客家,最具特色的就是「藍衫」,客家藍衫以藍、黑兩色為主,領襟袖緣的緄邊也以深淺不同的藍黑布料搭配,衣身長度較閩籍與北部客家長,配搭深藍或黑色的大襠褲。閩、客服飾的形制及布料的選用上,隨著定居台灣日久,時代的變化,差異也愈少。但在刺繡風格上,閩、客的表現,有著很大的差異,在服裝上,客簡而閩繁;在刺繡上,則恰好相反,客家的刺繡,繁複而華麗,構圖飽滿,用色濃豔,對比強烈。閩籍刺繡用色相對的比較淡雅,有些刺繡緣邊材料是從大陸進口,再裁製在衣服上,因此風格上受到大陸影響較大。

日治末期的全家福照片,其中男子穿著對襟衫,搭配西式長褲、皮鞋與帽子。老婦穿大襟衫、褲,旁邊婦人與左一女孩穿大襟衫、裙;兩位青年女子為西式服裝,西裝外套、襯衫與鞋襪皆為相同的形制,右二最小的女孩則為和式服裝。〈金淼寫真館-日治時期全家福系列之68〉,吳金淼攝影。年份:1935-1945。圖片提供者:吳榮訓。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台灣服飾的風格與特色

服飾的形制、材料、色彩、紋樣及製作工藝等各方面與地理、氣候、物產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受到當時的社會形態、政治、經濟的影響。

早期台灣的紡織工業並不發達,服飾布料多由大陸進口。主要原因除了海運的方便,台灣土地肥沃,種植稻米甘蔗,獲利較大。台灣生長的米,糖正為大陸所需,而移民所需的棉布、絲織品及其他日用品均可取自大陸,遂形成台灣與大陸間,一方供應農產品,一方供應日用手工業產品的「區域分工」。日治時期,布料也由日本進口,尤其到了日治中晚期,日本的棉布漸漸地取代了大陸,成為台灣布料的主要供應地。

早期台灣紡織雖不發達,但刺繡工藝非常精巧。從現今所留傳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刺繡實物中不難印證。除了衣裳、鞋、帽、囊袋、佩飾之外。日常家用品,從紅眠床上繡花的床眉簾、劍帶、帳鉤到成組的彩繡墜飾,以及床上的繡花枕、被單,此外門簾、鏡罩、茶几墊、桌裙、圍幔,無不以繡為飾。許多繡品都是新嫁娘準備的嫁妝,此類繡品充滿了生命力、創造力。

台灣漢人從早期移民帶來原鄉的生活與服飾文化,融合了台灣的自然與社會環境,漸漸形成在地風格,除了閩、客籍風格不同,另外需注意的是,在原住民中早已漢化的的平埔諸族,融入漢人社會中,似乎是被同化了,但漢族服飾中]或多或少也受到平埔族的影響,尤其在刺繡的表現上。例如一般漢族少用的十字繡及一些幾何圖紋,會出現在漢族傳統形制的服飾中,如衣飾緣邊、肚兜、囊袋、桌裙等日用繡品上。

台灣服飾在20世紀初,未全面西化時,除了承襲中國傳統的形制,也融合了本地原住民及日本和服的形式影響,隨著日後洋裁技巧的加入,呈現出多元多姿多彩的風貌。

這張照片攝於1935-1945年之間,照片中兩個女子各穿著旗袍以及和服,並互換服裝攝影,可見這樣的打扮在當時是相當正式的穿著。〈穿旗袍與和服的女子1-2〉,吳金淼攝影。年份:1935-1945。圖片提供者:吳榮訓。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