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俗技藝:扯鈴與陀螺

/李岱融

扯鈴

扯鈴,是長期流傳於民間的一種民俗技藝,其基本形狀由兩個有孔的圓形竹盒或木盒,連結著一個短軸,以繩線纏繞後使其轉動。因兩側有孔,旋轉時空氣進入造成聲響,因扯鈴大小而有高低音頻,故過去被稱為「空竹」、「空鐘」,皆因其聲而得名。明代劉侗、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裡記載:「兒手空鐘不暫停,空鐘空鐘,舒而遠聽,如蛣蜣起未觸於屏。 簫垂笛橫,絲絃合併……」說明空鐘之聲,清越而悠揚,好似小蟲撲向屏風前之飛聲,又似管弦絲竹合奏一首動人的協奏曲。因此「空鐘」之名,很可能即是由於其轉動時所發出的聲音。

另外,扯鈴還有許多地域性的名稱,如在北京稱為「空葫蘆」、「風葫蘆」、「響葫蘆」;在東北地區因其抖起來有嗡嗡的聲響,稱它為「抖嗡子」或「抖嗡」;河南因竹盒發出之聲如老牛之叫聲,故當地人稱之為「抖老牛」;江蘇如皋人稱作「扯腰兒」。還有人認為「單頭鈴」還可以軸心著地旋轉,而稱它為「地鈴」、「地龍」、「地黃牛」等。

扯鈴何時出現,目前已經不可考,但的確是舊時孩子們經常進行的遊戲種類,關於扯鈴的記載也散見在文人的筆記當中如明代劉侗、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一書記載著:「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裡面一次提及了三種常見的童玩,並且因為季節不同,而進行不同的遊戲;清代王錫祺《小方壺齋叢鈔》所提「京師兒童,有抖空鐘之戲。」亦有清楚記載。另外清代魏之琇還創作了〈抖空鐘〉詩,生動地描寫出其樣式、玩法與韻味:「裁竹成形腰鼓如,兩端繩索弄徐徐。當風急轉如流水,山寺聞鐘韻有餘。」

扯鈴除了在中國風行外,18世紀時更傳入歐洲,被命名為〝diaballo〞,此名乃由希臘字根dia(橫越、交叉)與ballo(拋、丟)而來;現今則稱為〝diabolo〞,或以其外型長得像溜溜球而稱為〝Chinese-Yo-Yo’’

1810年,法國巴黎有扯鈴的俱樂部和比賽,扯鈴變成一種時髦的運動,在拿破崙的宮廷中出現了第一個木製扯鈴;後來英國人也迷上了此神奇的小玩意兒,他們稱之為「兩根棍子上的精靈」;1960年,法國人做出由兩個金屬杯合成的扯鈴,周圍用舊輪胎皮包裹保護著,則為西式扯鈴的由來。

台灣自1983年起,將扯鈴活動大力推廣到校園裡,且納入國民中小學體育課程中,每年並定期舉辦比賽。選手們不斷提升扯鈴的技巧,創新扯鈴的動作,在短短的十幾年間,使台灣的扯鈴得以發展成最具有特色的民俗運動;政府每年甄選優秀選手組成青少年民俗運動訪問團到世界五大洲巡迴表演,使這項運動重新受到國人重視;另外在全民運動會的民俗體育項目之下,扯鈴亦為固定比賽項目之一。

近幾年,世界雜耍協會每年籌辦國際型比賽,臺灣選手們的基礎紮實,加上大小比賽不斷,透過交流心得不斷提升實力;在每年的世界雜耍大賽時,常常都有優異表現。加上坊間扯鈴社團散佈全台,或以鈴會友,或進行推廣教學,或進行藝術表演,再度掀起了扯鈴運動的新熱潮,使台灣成為扯鈴發展重鎮。除此之外,民間廠商亦著力研發新產品,彼此良性刺激下,使得臺灣製造的扯鈴能夠於世界扯鈴製造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每當扯鈴大賽在台灣舉辦時,比賽空檔總能看到扯鈴專賣店人潮絡繹不絕的盛況,對臺灣廠商的產品就是最佳肯定。

陀螺

〈木陀螺〉,作者不詳。採集年份:1936。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陀螺,閩南語稱為「干樂」,為國人所熟知的民俗體育活動。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遠,並無詳細紀錄可供查考,但在中國江蘇常州出土的馬家窯文化,曾挖掘到木陀螺;山西龍山文化遺址中,則出土陶陀螺;這兩個文化遺址皆屬於新石器時代,可見陀螺出現於人類文化中甚早。

關於陀螺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後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述》當中,當時稱為「獨樂」。而在宋朝時亦有一種類似陀螺遊戲的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千」,類似今日的手捻陀螺造型,玩法亦與現在陀螺玩法相去不遠,是古代宮女打發時間所玩的一種貴族遊戲。故宮所收藏的宋代畫家蘇漢臣的「嬰戲圖」中,畫面的前方有兩個孩童,正打著陀螺玩耍,也證實當時確有倒鐘體的陀螺出現。由畫面考察,當時的陀螺應是木製的,像個圓錐體,以繩子纏繞,往地上前拋後扯,當其速度減緩時,再用繩子不斷抽打陀螺的側面,便可持續轉動。這便是陀螺最基礎的玩法。另幅蘇漢臣的作品 「秋庭戲嬰」中,有個推棗磨的道具,利用兩個棗子,加上一個剖了一半的棗子作成支架而成棗磨玩具,那是一種旋轉、平衡的遊戲,遊戲時,誰能讓棗磨保持平衡、轉得久,誰就獲勝;這幅畫也能證明當時已有多元的陀螺玩具型態出現。

〈鄒族長老打陀螺〉,拍攝者:張才。拍攝年份:1951。圖片提供者:張姈姈。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獨樂(陀螺)〉,作者不詳。圖片提供者: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門。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打陀螺活動也是早年台灣鄉間的兒童遊戲之一,釘砍劈打的競爭,曾是許多年長者美好的童年回憶。不只在華人世界,在人類文明史中,陀螺是一個歷史悠遠的玩具,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的傳統文化中。譬如臺灣原住民族中,即有不少族群有陀螺這種玩具,在有些族群的口傳故事當中,仍佔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譬如在花蓮的撒奇萊雅族裡,就有「以陀螺耕地的神人」的故事流傳餘個部落,從日治時期至當代的採錄資料都有紀錄:有一位男子名叫Botong,他得到岳母的同意而成為Sayan的丈夫,但他每天都埋首於陀螺的製作而荒廢了田耕之事,因此引起岳母的不滿。不久陀螺做好後,Botong到了未開墾的土地去,將陀螺排成一直線,陀螺就開始一個個往地底下鑽下去,把整片地的樹根、草根全部剷起來,整個荒地開墾完後,突然間草木都往四周圍堆起來,族人們都嘖嘖稱奇。

另外在鄒族文化裡,族人們也會在小米播種祭之後打陀螺,長老會從陀螺旋轉的方位,預知當年農作收成的情形,其後逐漸轉變成玩具;布農族則在除草祭之後布農人打起陀螺,祈望小米像陀螺快速旋轉般的快速成長。

近年來,由於卡通、漫畫的影響,逐漸出現了更多樣化的「戰鬥陀螺」,旋轉的原理相同,但卻多了許多天馬行空的創意想像,皆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教育部亦將陀螺列為國民小學民俗體育運動之一,中華民國民俗體育運動協會在2002年時,將陀螺列入比賽項目。每年舉辦的全民運動會,陀螺亦曾成為民俗體育比賽項目之一。此外,民間亦自行舉辦陀螺比賽,每每吸引不少選手報名參加,藉著新舊融合與碰撞之下,促使陀螺此一民俗活動,能夠繼續的傳承下去。

〈玩陀螺〉,林智信。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圖片提供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