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知識的轉折

/楊力穎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百年物語

國立台灣博物館(簡稱台博館)從日治時期至今,已走過百年歷史,其身分從「故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省立博物館」,到現在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其意義和社會功能也隨著時代轉變。從發展過程中,可知台博館創館動機和展示殖民者政績有直接關係:透過建築空間、蒐藏內容和知識體系分類,殖民者企圖彰顯出殖民政府對台灣現代化的建設和貢獻,同時也藉此塑造權威及政權的合法性。在殖民思維框架下,原住民被視為不夠文明,尚未進化完成的人種,成為殖民政府啟蒙和開發的對象。台博館的原住民典藏品與研究成果,部分來自於殖民時期的日籍人類學家,他們進入田野中蒐集資料,為標本命名、分類,釐清原住民之間的族群關係,以現代的知識體系再現原住民的文化樣貌,但其中卻隱含著殖民者的主觀和想像,未必能完整傳達原住民的觀點。

隨著殖民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退潮,台博館走入省立博物館時期,由於當時文化政策重視中華文化的復興與保存,台博館較不受重視,直到1980年代,原住民意識逐漸抬頭,新的研究視角相應而生,正名運動、文物回歸等議題相繼浮現,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台博館再度獲得重視,並累積為數頗豐的研究成果,提供對原住民典藏的不同詮釋。

蒐藏庫與典藏庫

左上圖以白板、白布簡化背景,右上圖為各點測光,左下圖為校準色彩,右下圖為正式拍攝。

拍攝達悟拼板舟。

蒐藏是博物館的核心功能,因藏品的分類、保存、修護和推廣,延伸出多類型的博物館相關專業知識。長年以來典藏管理與研究一直是博物館的基礎任務,此類機構也不斷的投入人力和時間進行藏品分類、命名和基本資料建檔。新科技的運用不僅改變典藏管理的方式,甚至深化研究內容,如攝影普及後,不但取代手繪記錄文物外觀的功能,更能顯現肉眼未見的藏品樣貌,有助於修護工作的進行。另外,新的檢測設備,也讓研究人員更能掌握藏品的物質成分與年代,有利於典藏的分類與命名。但是應用新科技,並未改變博物館典藏研究與管理的基本態度,因此數位典藏計畫,可視為博物館典藏管理與研究的一環。

台博館是以蒐藏為基礎的博物館,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撤離,典藏管理的工作依舊持續進行,修護、庫房管理工作也由專業人負責,相關設備也持續更新,因此,既有的典藏管理與研究工作,對於數位化工作有根本的影響:典藏庫如同博物館的心臟,為了維護藏品安全,通常只有少數的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能夠進出,文物移出庫房也需要經過繁複的手續,因此進行文物拍攝與掃描時,都在館內完成,但是這看似平常的規定,卻增加拍攝流程的複雜度。另外,為了符合民族學透過標本、再現文化脈絡的精神,各個族群的文物,都有被數位化的機會。但是,台博館的庫房分類是依據標本功能、並非依各族群分類,加上典藏庫房分散,拍攝人員必須在不同位置的庫房穿梭和聯繫,導致拍攝工作時間加長。所幸,隨著計畫經驗的累積,工作團隊已逐漸摸索出有效率的拍攝流程。

典藏與圖像

泰雅族男子無袖長衣。

拍攝文物本是博物館典藏工作的一環,計畫成果檔案也有利於台博館日後的推廣工作,如展覽圖錄之製作等。因此,館方對於數位化圖像品質格外要求,為取得最佳畫質,確實反映標本樣貌與色彩,館方延請專業廠商進行文物拍攝。對圖像呈現的要求,除了講求美觀和清晰,文物的擺放方式也很重要,拍攝者須想像該典藏品的功能和使用方式,讓拍攝成果能展現文物的特色和文化脈絡。因此,進行拍攝工作時,計畫人員須經常和攝影師溝通,在圖像的美感與寫實性之間取得平衡。

影響圖像品質的因素,除了設備和技術外,文物狀態也是重要關鍵。台博館的部分典藏品從日治時期保存至今,歷經百年歲月,許多文物並非處於最佳狀態,因此在進行數位化工作之前,有些藏品需要專業人員的整理或是維修。又由於維修文物秉持的是永久保存的精神,維修過程仔細而繁複,花費時間較長,而執行數位典藏計畫必須依年度結算進度,因此修護工作需要與時間賽跑,有時若損壞狀況不影響拍攝,也會採取先拍攝後維修的方式。不過,仍有部分精彩的典藏品狀態較差,須進行維修才能拍攝,為了在計畫進度和文物修護之間取得平衡,計畫主持人李子寧透露,今年是以補遺的方式,將過去因維修而無法如期數位化的藏品完成數位化拍攝,以期讓歷年的數位化成果能達到多元、完整的目標。

泰雅族女子腰帶。

數位化檔案應用與困境

數位典藏加值運用,在計畫執行過程中逐漸受到重視。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於2008年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合併為整合型計畫,執行計畫的單位除了將典藏數位化,也可將數位化的成果製作成教學動畫,或是具有商業價值的影片、書籍和周邊商品。此舉除了提升典藏實用性,所帶來的商業價值,也能成為計畫結束後,維護與經營數位資源的財源之一。台博館在原住民數位化檔案之應用方面,主要在學術研究與非商業用途。近年來文物回歸和典藏詮釋權回歸族人等議題受到重視,而計畫成果有助於呼應這些議題。例如台博館籌辦文物歸鄉展覽時,常有和部落耆老共同挑選展出文物的機會,挑選過程固然可以請部落耆老遠道而來、至博物館庫房參觀挑選,但這十分消耗體力和時間,且庫房的擺放方式未必適合進行這項工作。完成數位化工作之後,便可透過網路或是將文物圖像輸出,寄送至部落,讓文物挑選的流程更為便利,也有利於策展工作之進行。

在商業應用方面,計畫成果目前受到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的限制,暫時處於裹足不前的狀態。一旦應用原住民的典藏圖像,或重製服裝、生活用品,進行買賣,都將面臨法律監督。此法條的立法精神秉著文化民主化的思維,讓原住民能自行決定其傳統文化的應用方式,甚至能更進一步獲得商業應用後的利益回饋,但目前在執行上仍有困難之處:例如,有許多原住民的傳統文物,已經難以辨識屬於那些部落,或是無法斷定部落中應該由誰決定授權等問題。因此,在未能釐清藏品的權利狀態前,台博館尚未應用原住民典藏圖像,推出周邊商品。目前可見的是,現階段計畫成果已達到典藏多元詮釋的目標,促進博物館呼應社會脈動,也讓大眾能以更客觀的方式認識原住民文化。

達悟族釣鉤木盒。

布農族織布機經卷套組。

◎本站相關報導文章

數位島嶼電子報第67

通往記憶和歷史的道路-淺述國立台灣博物館的數位典藏成果

數位島嶼電子報第44

來自山海文化的典藏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