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蟲為友
文/陳秀華
悠久歷史造就全台第一
全台第一個昆蟲學系是在哪個學校成立的呢?答案是位在台中的國立中興大學。長期致力於農林業研究與教育的中興大學,其建校歷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此後歷經台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農林學校、台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台灣總督府台中高等農林學校、台灣總督府台中農林專門學校、台灣省台中農業專科學校、台灣省立農學院等名稱的變遷,日治時期許多重要昆蟲專家都是出於此校,如一色周知、松田盛行、是石鞏、中條道夫、水戶野武夫、六浦晃等。植物病蟲害學系是在1947年的台灣省立農學院時期成立,當時全校僅有農藝、森林、農化、農經及植物病蟲害學系等五系,該系成立之初,便建立了昆蟲標本室。1965年,植物病蟲害學系的昆蟲組獨立為昆蟲學系,成為全台第一個成立的昆蟲學系。
該系的館藏以系教授研究主題為主,教授們歷年來的努力採集,讓中興大學昆蟲標本館在部分類群的昆蟲標本收藏非常的完整與豐富,像是在木蝨、飛蝨研究領域非常專業的楊仲圖教授,納入館中的收藏分別有3,900件與6,800件,其中也不乏有新種命名所建立的模式標本,佔全館3,000件模式標本的一半以上,對於該校的研究教育有非常大的助益。也因為有這些前輩的努力,楊仲圖的學生,也是中興大學昆蟲標本典藏數位化計畫的楊曼妙主持人,有鑑於這些館藏標本的珍貴性,也希望能讓更多的研究者有其他方式進行對標本的初步檢視、減少模式標本被借閱時所造成的傷害,便開始執行標本的數位化計畫。
吃素的「蝨」
相較於一般常見的蝴蝶、瓢蟲、獨角仙等常見昆蟲,很多人對「木蝨」、「飛蝨」可能感到陌生。牠們成蟲的外型就如同縮小版的蟬,甚至有些尺寸僅在2-3mm。雖然牠的名稱有「蝨」這個字,但與我們較常聽到的頭蝨、蝨子可是不同目別的生物,頭蝨、蝨子靠吸血維生,而木蝨、飛蝨則屬於植食性昆蟲,部分種類如柑桔木蝨、中國梨木蝨、樟樹木蝨、褐飛蝨等,被視為是台灣水稻、果樹等農作物的重要害蟲。也因為這些蟲體非常小,負責數位化的同仁,不論是在取出標本、或是搬移標本,都得小心翼翼,要是一個不小心動了標本插針,標本可能會因此損傷。另一方面,因為必須以近距離拍攝標本,也就會造成前面少部分影像清晰,後面都是模糊的「淺景深」現象,因此必須拍攝不同對焦平面的照片,再以軟體進行疊圖,才能完成一張完整的標本照。不同的對焦平面,更須費神進行細微調整,才能讓成品更為精緻。為了讓每一物種的型態照片更加完整,以利後續應用,原則上會在每個物種的標本中,盡可能挑選1個模式標本,加上3個雄性標本與3個雌性標本進行拍攝。我們能在成果網站上所看到的精彩照片,都是這些工作人員以非常謹慎小心的態度,花許多時間所累積的成果。
「標本要充分、適當的利用,蒐藏才有意義。」所以楊老師與其團隊除了讓數位標本照片達到高品質外,在成果網站上提供分類階層檢索的方式,讓使用者有效地逐步向下查找需要的物種標本採集資訊與標本的圖文資料,同時也做為標本館館藏管理系統之用。該校的老師則可利用這些完成的數位素材,應用於生物誌撰寫、科學分類研究與修訂。學生們透過圖片,更能了解昆蟲標本、標本籤的製作,對於昆蟲的枝微末節的形態特徵也能更為清楚辨識。
重視細節,探究奇奧
在訪談中,總是帶著笑容的楊曼妙,很仔細地為我們說明中興大學的昆蟲收藏與數位化的過程,讓我們感受到她對於昆蟲的熱愛與保護,也同時表現在數位化工作中。楊曼妙以自身的經驗,建議未來從事昆蟲數位化工作的朋友,為求完整表現昆蟲標本的形態特徵,必須先建立完整的標本編號,以及流暢的工作流程。依循標本編號,拍攝同物種、不同面向的照片,便不會重複或無法辨認,而標準化的工作流程也能降低標本損壞的機率。
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約佔動物物種70%以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很多昆蟲其貌不揚,很多人可能因為在接觸昆蟲的過程中,有過不愉快的經驗,進而對所有昆蟲產生反感。楊曼妙建議大眾可以多多接觸大自然,透過觀察昆蟲,從中探究出昆蟲構造的奧妙之處,與蟲做朋友,昆蟲其實也是很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