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網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陳柏伸

  處在二十世紀前現代社會的學者,為了找尋相關的研究題材,紛紛至圖書館蒐集大量的資料與文獻,以進行分析與辨讀。不過,當代圖書館提供的資源始終無法跟上出版業者的腳步,又或者因為圖書館館藏量不足以供應的情況下,流失更有用、更重要的資料已是稀鬆平常之事。相形之下,現今的學者只需上網及動一動滑鼠,便可穿梭在各大圖書館的網站中,輕鬆自在地擷取想要的資料,即可完成找尋資料的任務。

  事實上,早在電腦及網路普及前,就已經有學者勾勒出數位圖書館的藍圖,其中包括線上百科全書、知識庫、電子書、電子圖書館、未來圖書館等議題。以下簡單列出其發展歷程:

  1938年,英國科幻小說家H.G. Wells出版一本關於未來知識與教育之論文集,並命名為《World Brain》,其中有一篇文章是描述全人類的知識如何以網路匯集成一個資源庫,讓全世界的人們能共用。

  1945年,俗稱資訊科學之父Vannevar Bush在《The Atlantic Monthly》中發表一篇名為「As We May Think」的文章,他提出一台Memex系統的架構,它除了具有儲存知識或訊息的功能外,亦可進行資訊上的檢索。

  1965年,J.C.R.Licklider在其著作的《Libraries of Future》一書中提出以電腦為圖書館架構的概念。同年,超文字、超媒體的先驅Ted Nelson創辦「仙那度計畫」,其目的是任何人可以使用超文字的特性發表言論,並從中擷取資訊而不須由原作者之同意。

  1971年,Michael Stern Hart有鑑於早期文獻保存的信念,創辦「古騰堡計畫」,其目標是將公共財的文學作品製成電子書的形式,並免費分享給網路的使用者。

  1975年,Roger W. Christiany在其著作的《The Electronic Library》一書中提出未來圖書館的館藏發展將朝向電子自動化。

  1978年,F. Wilfrid Lancaster在其著作的《Toward Paperless Information Systems》一書中更指出未來將會是一個虛擬電子型態的社會。

  檢視1980年前的文獻,許多熱門的研究議題至九零年代仍持續發展中,例如網路資訊聯盟(Coalition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 CNI)在1990年提倡建立虛擬圖書館(Virtual Library);美國參議員Al Gorey於1992年提出的法案,包括數位圖書館(Digital Library)一詞的說法,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畫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與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在1993年發布的「數位圖書館先導研究計畫」(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 Research Project)。

  綜合上述的觀點,我們可以歸納出現今是數位的時代,人類的知識可藉由網路的傳輸性及網頁的連結性,構成一個知識網路在分享的模式上。全球資訊網的創造者Tim Berners-Lee在《Weaving the Web》一書中闡述到全球資訊網是基於幫助全世界的人們一同工作所建立的協定,並從中傳送其資訊與知識,使人們能自由地使用資訊和分享知識,而這正是網際網路發展最重要的精神所在。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