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紀錄影像拍攝的心路歷程

美濃訪問九十四歲北部客家移民談如何開發荖濃溪畔的石頭地

圖1:美濃訪問九十四歲北部客家移民談如何開發荖濃溪畔的石頭地

圖‧文/彭啟原

本來以為自己隨便拍攝的東西沒有永久保存的價值,但是當中研院負責數位典藏計畫的邵小姐將第一批數位化的影像交給我的時候,在電腦螢幕中近二十年來拍攝的照片竟然像一把鑰匙,將我記憶的大門打開,遺忘已久的景像,一幕幕重現在我的腦海裡。

我因為誤打誤撞而在近二十年前開始拍攝文化類型的電視節目,也因為自己喜歡攝影的原故,在每個拍攝的現場我都會拿著我心愛的Nikon相機在旁拍照,因此我的照片也累積了快二十年的歷史了。當時真的沒想到那麼多,而沒有計畫要如何去拍它,只在節目拍攝的過程中隨意的憑感覺拍了些照片。只是沒想到,這些靜態的照片竟然與我的生命有著這麼深的結合。

圖2.雲林二崙廖家百年老屋

圖2.雲林二崙廖家百年老屋

二十年前我三十五歲,台灣只有台視、中視、華視三家無線電視台,媒體資源非常的缺乏,能夠製作電視節目是令人欽羨的。我就帶著一點點的自傲開始當起電視節目的導演,年輕氣盛但也帶著相當深的自我期許。靠著氣盛,我跑遍了台灣各客家社區;靠著自我期許,我也耐心的作出一些覺得能對自己有所交代的節目。二十年來,我的人生經驗隨著拍攝的範圍擴大而成長。我接觸到書本裡頭不可能告訴你的故事,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的確,我的世界在一次次的田野調查中,逐漸擴大。甚至我也成為故事裡的參與者,很少有人有我這種運氣。

為了增進節目的深度與廣度,我的拍攝都經過一定程度的田野調查,結合了各地的文史工作者,拜訪了許許多多的地方耆老,我也因此有機會走過了台灣的北部、中部、南部、東部甚至海外的客家聚落。當然,我照片的內容也遍及了海內外的客家聚落。

圖3.東勢地區空拍

圖3.東勢地區空拍

一九九七年,我接了新聞局的一個委託製作案,拍攝一部介紹台灣客家的國際宣傳用的記錄片。或許是因為自我要求高,還是能力不足的關係,在兩年的製作過程中,我耗費了相當大的心力,因此當案子結束的時候,我的思緒竟然無法調適回來,感覺整個人的情緒還沉浸在製作影片的氛圍裡,突然間也感覺到害怕進入狹小而密閉的剪輯室,於是我決定放自己半年的假,在休假的時候,我無意間翻開多年拍攝累積的像簿。突然間,一張張靜態的照片竟然勾起我許許多多的回憶;一個個蒐集到的故事也透過照片而鮮活起來。於是我將照片有系統的整理,我也將照片的故事慢慢的寫下來,當時的確不知道寫這些東西是可以成為一本書,只覺得用文字寫下照片的故事,和我之前用影像寫故事有相當不同的思考方式,也有不同的趣味。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我寫的東西竟然受到青睞,被集結成為一本書,正式的上架銷售。

當我將印刷精美的書一本本的送到我曾經採訪過的老人手中,老人們迫不及待的翻開書本,看到內容中有關自己的照片與故事,那種興奮與新奇,的確帶給我莫大的成就感。

圖4.造紙-紙博館長

圖4.造紙-紙博館長

劉興燊,是一位台灣少數具有傳統築造紙經驗的人。一九九五年,為了追尋台灣客家人傳統造紙的這段歷史,我透過好友黃卓權老師的介紹,進入了新竹芎林的紙寮窩。當時已經高齡八十的老先生,不但親自導覽解說,甚至還因為在導覽的過程中,發現許多造紙的細節無法用言語就解說清楚,為了我的拍攝順利,也為了自己後代的子孫能夠不會忘記家族的歷史和傳統的造紙技術,於是他發起族人共同建造一座傳統竹造紙的紙寮,重新結構造紙的器材,以及示範造紙的過程。我也因此展開了將近四年的記錄。我不但拍攝到一個已經消失的傳統行業,也看到一個老人為了紀念先祖所付出的心力。攝影者與被拍攝者,透過影像為媒介,彼此間產生了極為巨大的相互影響。

當老人家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當下就決定每位家族成員都要擁有一本。筆鈍如此的我,生平的第一本書,竟然能受到如此的重視,若非照片的幫襯,應該無法達到這種成果。

九二一大地震過後的第二年,我接到東勢朋友的來電,要我將歷年來在東勢地區拍攝的照片,提供一套給他們,因為東勢地區重要的建築已經毀於地震。在地震前幾年,不經意拍攝的五百多張照片,竟然成為台中東勢地區相當重要的影像資料,這也是始料未及的。

圖5.二崙廖家祖廟

圖5.二崙廖家祖廟

就這樣,經過了二十年的拍攝之後,我在台灣各個客家聚落累積了豐富的資源,也結交了許多的朋友,我的許多資料也成為今日年輕記錄片工作者的現成資料。隨著時間的流轉,影像記錄的方式也有著很大的改變。早期以膠捲底片拍攝照片的方式,如今,數位相機幾乎全面取代膠捲底片了。以底片拍攝的確會耗費龐大的成本,拍攝的時候當然是相當小心與謹慎的;數位相機拍攝的低成本卻也經常讓拍攝者的態度較隨便,在按下快門的剎那較會忽略去思考。當然,面對無可避免的數位化時代,如何在拍攝照片的時候調整自己拍攝的態度,這也是現代拍攝者需要注意的。畢竟照片內容的深度才是決定這張照片價值的最主要因素。

圖6.東勢-下城圍龍屋外圍

圖6.東勢-下城圍龍屋外圍

長期拍攝社區文化影像的確是一件積德的事情,但是沒有作好影像管理,卻也是有點為德不卒。因為沒有列入管理的大量影像資料,經過長時間之後,因為無法辨識而成為廢物。我個人就曾經有過,一張明明是拍過的照片,卻無法找出的窘境。

以前經常會擔心哪天自己年老力衰,這些不怎麼精采,卻又耗費將近二十年拍攝的東西,將不知流落何方?現在有機會將照片數位化,不但可以利用電腦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結合網路,增加照片傳播的速度與範圍,倒也是美事一樁。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