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奇美名琴數位典藏成果赴義大利發表

發表日期: 2008-08-19, 點閱數: 7,369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民族音樂研究所 副教授 黃均人

 

前言

  由臺灣師範大學與台南奇美博物館共同合作進行之「提琴理想國─奇美博物館提琴收藏數位典藏計畫」,成果已經在今年7月25日於義大利拿坡里(Naples, Italy)舉行之2008 IAM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sic Libraries, Archives and Documentation Centers, 國際音樂圖書館、檔案與文獻中心協會)年會上發表。

  奇美博物館從1990年開始收集名提琴,至今已有超過400把的收藏,這些名琴涵蓋了包括了Amati, Stradivari, Guarneri 等提琴製造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名家之作。近年來該館更因有系統、有目標、有計畫之蒐集,不僅已成為世界級的提琴收藏機構,並逐漸建構出一座具有提琴歷史意涵的「提琴理想國」。

  「奇美名琴數位典藏計畫」是從奇美典藏的提琴中選取最精華的名琴,並結合具備音樂、資訊、數位設計、博物館學、及文化出版等專業人士所組成的執行團隊,將這些稀世珍寶以靜態、3D影像、虛擬實境與影音紀錄等方式進行數位化,期盼能將這份臺灣絕無僅有的世界級音樂資產以多樣性數位風貌呈現。此計畫從2006年開始執行,2008年8月將完成第二期成果。

(more…)

數位典藏學術資料庫系列講座(一)台灣文史資料庫應用

發表日期: 2008-08-19, 點閱數: 7,182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數位典藏學術資料庫系列講座(一)

台灣文史資料庫應用

一、活動宗旨:

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推動下,國內各重要學術研究機構、文物典藏單位,以及各公開徵選計畫之典藏單位,將其擁有的特色文物進行數位化;目前已建置約九十個主題網站,涵蓋台灣人文、社會、自然等多樣性的豐富內容。希望藉由「數位典藏學術資料庫系列講座」的活動,開啟數位典藏與學術應用的交流對話環境,期待這些包羅萬象的珍貴資源得以被社會大眾善用及拓展下去。

 

本系列講座即日起將於每個月底舉辦一次不同主題課程,並擴大與全台各地的相關學校系所合作。透過各個富有特色的數位典藏單位計畫網站以及資料庫之建置,分享不同領域的典藏成果在學術研究的經驗與應用實例。介紹研究者如何藉著這些資源成果進一步從事學術探討;學生族群又該如何應用這些知識豐厚自己學習的領域。

 

二、時間:97年8月27日(星期三) 下午13:30~16:30

三、地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4會議室

四、講師:

  (more…)

佛典數位典藏內容開發之研究與建構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809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執行/中華佛學研究所協辦

 

計畫名稱:佛典數位典藏內容開發之研究與建構

 

計畫簡介

 

在1998年之前,經由眾人努力,網路上集結了不少佛教經典,也因此帶動佛典電子檔輸入熱潮。大家的目標主要著重於網路應用,比如將這些電子檔置放於FTP供人免費下傳,或是透過GOPHER、WWW方便使用者瀏覽,最近更在WWW上提供檢索查詢功能。另一發展是將電子檔包裝設計成電子書,使經文呈現更加精緻。所有努力,莫不希望透過網路,使佛典普及,讓更多人同霑法益,並利用電腦拓展佛典的應用範圍及閱讀方式。

 

有計畫之經典輸入始於網路上電子佛典討論版(BudaTech)的朋友草擬了電子版大藏經輸入計畫;後在蕭鎮國先生提供二十五冊CCCII《大正藏》電子稿,並於1997年1月6日在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台大佛研中心)成立25T小組後,著手進行大規模的藏經電子化作業。台大佛研中心由釋恆清法師籌募所需經費,「北美印順導師基金會」與「中華佛學研究所」全力支持贊助,於1998年2月15日假法鼓山安和分院舉辦籌備會議,並於當日正式成立「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簡稱CBETA)。1998年9月30日,CBETA更與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正式簽約,授權使用《大正新脩大藏經》,並同意其發行電子版之網路版與光碟版,使CBETA得以學術界通行的《大正新脩大藏經》為底本,完成第一冊到第五十五冊,以及第八十五冊之佛經電子化作業。

 

CBETA下分六組:研發組、網資組、輸校組、標記組、缺字組、財務組。研發組負責數位化過程之研究開發及製訂標記規範;網資組負責網站維護、開發讀經器、撰寫作業工具軟體;輸校組、標記組、缺字組處理所有「文字」與「標記」相關業務;財務組則管理協會之財務運作。

 

協會宗旨為:一、收集所有漢文佛典,以「佛典集成」為目標;二、研發佛典電子化技術,提昇佛典交流與應用;三、利用電子媒體之特性,以利佛典保存與流通;四、期望讓任何想要閱藏的人都有機會如願以償。

 

(more…)

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5,854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語言典藏計畫

 

計畫簡介

 

語料庫為本(corpus-based )的研究是近年來語言學及計算語言研究的一個重要發展〔Svartvik 1992, Church and Mercer 1993, 陳克健 1994, 黃居仁 1995 〕,其影響更遠及文學及社會學的計算研究。在語言研究的前提下,語料庫為理論語言學或自然語言處理研究所擔負的功能是在無窮衍生的語言事實中抽出一個具代表性的樣本來。這個樣本不能太大,否則易失去了抽樣的意義與優點;又不能太小,否則無法提供足夠的訊息,也無法提供大量素材進行統計研究或作為測試語料。因此語料庫構建的第一個大問題是如何在有限的語料中代表複雜的當代語言全貌。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簡稱「研究院平衡語料庫」(Sinica Corpus ),是世界上第一個有完整詞類標記的漢語平衡語料庫。由於加詞類標記的漢語語料庫是史無前例的嚐試,這個語料庫是由中央研究院資訊所、語言所共同指導的詞庫小組完成的。該小組由陳克健(資訊所)、黃居仁 (語言所) 兩位研究員主持,自1990年前後便開始致力於中文語料庫的收集(Huang & Chen 1992),至1994年止已收集有近二千萬字之現代漢語語料及超過五百萬字之古代漢語語料(Huang 1994)。由於有了處理中文語料庫的經驗,及大量處理電子詞庫中詞條的經驗(陳克健等1991, Chen 1994),中央研究院詞知識庫小組覺得有足夠的實質與人力條件來進行耗時費力的漢語平衡語料庫建構。

 

因此,在1994年分別得到了中央研究院「中文資訊」跨所研究群之專案計畫及國科會計畫補助,乃開始著手進行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的建構。為兼顧理想與實用性,初步目標定為兩百萬詞,為傳統小規模平衡語料庫之兩倍,1996年經計算中心設計規劃完成 WWW版,開放供各界使用,1997年開放的研究院語料庫3.0版已達到五百萬目詞的預計規模。2001年國家型數位典藏科技計畫展開,詞庫小組認為應持續收集近年之語料,使語料樣本能完整呈現二十世紀臺灣使用漢語的全貌,因此以新五百萬詞為目標進行知識典藏工作,目前介面已升級至4.0版,提供更完整的語料條件檢索功能。

 

(more…)

真理大學人類學馬偕日記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2,915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真理大學

 

計畫名稱:馬偕與牛津學堂

 

計畫簡介

 

本計畫主要是在做一歷史的傳承,使珍藏文物、史料,躍於媒體化、數位化,將資源與大眾做一分享。並提供學術研究的開放園地,其典藏重要史料有-「馬偕日記有三十份」(約一萬多筆資料,本計畫內容提供了英文電子版和內容重要記事漢譯版)、「馬偕與國外、友人往來之書信」(約有八百多份,目前已於九十二年一月底時,與加拿大約克大學商談馬偕史料資源數位化的國際資訊交換與合作事宜,未來此書信將在數位化之後,回歸牛津學堂收藏)、「馬偕求學階段的筆記」、「馬偕自己在台灣生活時所作的地質、礦石、植物研究筆記」、「馬偕記錄的平埔及福佬用語」、「對平埔的相關觀察紀錄」等,以及真理大學校史館內所珍藏達「約四百多幅與馬偕行腳事蹟相關相片」,是以集結了馬偕的生平、工作內容等,並還有「數十多項相關文物」,及達「數百本的珍貴史料參考文書」的目錄檔案之提供,以現有的資料整合、編號歸檔。

 

在數位典藏計畫第一年(九十一年度)中主要將建立資料庫有五大類,供現有史料、重要文物、珍貴相片等收藏,做一基礎的數位化保存;在第二年(九十二年度)將馬偕日記與其他重要史料一一解構分析,並同步在中研院計算中心Metadata小組全力支援下,欲規劃更完善的後設資料庫,將文書、文物、相片及馬偕在北台灣宣教建立了六十間教會的足跡資料(地圖),建立觀念性的網絡連結,打破單一資料庫的檢索使用之不足,於一年內建立內容分析及後設資料庫的建立之後,於計畫第三年(九十三年度)借助與結合中研院計算中心GIS小組的WebGIS技術,將史料、文物、相片做時空結合的呈現,將計畫典藏品達到完整呈現與實際應用的結合,更可使馬偕文化得以永續的傳承於世人。 

 

(more…)

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古籍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7,818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計畫名稱:故宮文物數位典藏之研製—善本古籍典藏子計畫

 

計畫目標

 

1. 已於九十二年度,完成「善本古籍及其附圖」影像檔42,000頁、後設資料目錄檔1,250冊,建置及校正「善本古籍資料庫」查詢系統10,000筆。

 

2. 擬於民國九十三、九十四年持續掃描及校對「善本古籍及其附圖」影像檔、建置及校對「善本古籍及其附圖」後設資料目錄檔、建置及校正「善本古籍資料庫」查詢系統,於該院網站測試並逐步開放上述資料庫系統。

 

3. 擬於民國九十五年完成「善本古籍及其附圖」影像檔的掃描及校對、完成「善本古籍及其附圖」目錄檔的建置及校對、完成「善本古籍資料庫」查詢資料庫的建置及校正,於該院網站開放使用上述資料庫系統。

 

計畫主持人:胡進杉先生

 

計畫背景:

 

該院所藏善本古籍圖書,由宋迄清,約有二十萬冊。其中承繼自清宮舊藏圖書者,有許多珍本秘笈與珍貴之宋元佛經,以及清康熙、乾隆二朝的藏文《甘珠爾經》、《清文全藏經》等。另外,楊守敬於光緒六年(1880年)隨何如璋出使日本,在日本收購大量善本舊籍之觀海堂藏書,亦於民國初年售予政府移交該院。民國七十四年教育部又將北平圖書館館藏精品撥交該院保管。

 

民國七十六年起,院方為維護保存珍貴善本圖籍,提供各界閱覽需求,曾將甘珠爾經、清文全藏經、內府輿圖、宋元珍本、以及原北平圖書館善本古籍等,攝製微片保存。唯囿於當時攝製技術,甚多微片現已呈發黃褪色現象。而現今從科技發展、文獻複製技術來看,「典藏數位化」乃保存文獻與傳遞最具優勢的方法。該院圖書文獻處善本古籍部分,自九十一年度起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九十二年度起正式執行數位化作業,已完成計劃相關的基礎工作。現階段九十三年度的工作重點則在於持續修正相關工作規範並維持系統的穩定性,以使計畫能維持高品質的產出以及運作。同時在將來開放全面性的網際網路利用時,能有助於知識經濟之運用及交流,進而使該院之藏品能發揮最大效益,並藉此兼顧善本古籍的永續保存與實際應用之目標。

 

(more…)

中央研究院 台灣動物相典藏之研究:魚類與貝類- 台灣貝類相之數位典藏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3,603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單位:中研院動物所

 

計畫主持人:中研院動物所 巫文隆研究員

 

計畫目標:91年度主要目標為現有標本之數位化

 

計畫簡介

 

台灣位於世界貝類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印度-太平洋區,卻沒有較完整而可供參考的台灣貝類新的目錄發表。台灣238種的陸棲貝類,保守估計應有超過50%~60%為本土性的特有種,很值得我們關心與保育。但是近年來人口壓力增加、工業發展、污染持續擴大以及地震等天災造成棲地的破壞,貝類的種類及數量不斷減少,因此更需要加速建立台灣貝類的數位化典藏資料。本計畫以已建立的台灣貝類資料庫http://shell.sinica.edu.tw為基礎,建構完整的資料。

 

(more…)

李石樵美術館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5,108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中國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

 

計畫名稱:李石樵數位美術館計畫

 

計畫簡介

 

李石樵先生是推動台灣早期美術運動的重要藝術家之一。他以誠懇嚴謹的創作態度及富於思考、哲學批判的個性,建立獨特而精湛的繪畫風格,並且春風化雨、作育英才無數,對台灣藝術界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貢獻與地位。李大師逝世後所遺留下的四百餘件油畫、水彩、素描及相關資料文物均典藏於李石樵美術館,是台灣美術發展史上重要的文化遺產,頗具彙整保存、鑑賞研究與承傳予後代的價值。

 

該計畫自民國九十三年三月,開始對原始畫作進行高品質影像處理,及李石樵先生生平年表、作品資料等之編目與數位化,主要作業項目包括:

 

1. 典藏資料之彙整與分析:對於美術館所典藏之畫作、手稿及相關資料,依年代進行有系統的彙整與分類,並分析李石樵先生創作歷程之發展與特色,解析各件作品所表達的意念。

 

2. 典藏資料數位化:將所彙整之李石樵先生相關典藏品,逐一進行數位化。

 

3. 「後設資料(Metadata)」的建立:使用現行「後設資料」標準(如 Dublin Core、CDWA、EAD、RDF等),建立適用於典藏資料的「後設資料」。

 

希望藉由數位化工作成果的呈現,讓大眾能上網查閱、欣賞台灣畫壇前輩畫家李石樵先生獨特的畫風,以及其對台灣美術與藝術發展的影響與貢獻。並盼藉此推廣藝術教育,推動精緻文化,提升社會精神層面的生活。

 

(more…)

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現代戲劇暨影音資料庫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5,642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計畫名稱: 台灣現代戲劇暨影音資料庫數位典藏計畫1986~1996

 

計畫簡介:

 

該計畫以計畫主持人在中央大學架設並建置之「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Electronic Theater Intermix in Taiwan, ETI-TW) 為基礎,從中選擇較早期(1986~1996)之重要作品正式演出影音記錄約45部(原計畫書提43部),再依影音保存情形,選取40部(原計畫提35部),以一年時間完成數位化工程,並以文獻查閱與口述訪視等方式,調查、蒐集、整理、建置相關影音紀錄之詮釋資料(Metadata),配合建置聯合目錄,並載入國家數位化典藏平台,以充實國家數位化典藏,推動相關研究與教學活動。該計畫同時將使用「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網站之基礎架構,載入該計畫數位化典藏內容目錄與基本資料,並對外開放瀏覽查詢相關影音與文字資料。所選取的作品皆經創作者授權,並依與國科會約定,配合總計畫辦公室的「公共資訊系統」,提供典藏層級較低之檔案,開放各界以非商業方式免費使用。

 

「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Electronic Theater Intermix in Taiwan)是第一個以台灣現代戲劇為專題的非營利性影音資料庫網站,該資料庫的建置主要以各種非經商業授權的正式演出影音紀錄為對象。主要目標在於保存重要文化資產與推廣相關教育與研究。資料庫建置完成後,各界研究者可於資料庫網站上查詢資料,或親至中央大學閱覽完整影音資料。

 

該資料庫是由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周慧玲教授主持成立,周慧玲教授因深感台灣表演藝術資料之缺乏,若再不積極收藏,恐影音資料走入歷史,難窺原貌,遂決意投入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的收集/整理等基礎研究工作,並提供日後其他研究/教育者參考之用以推廣相關領域的研究與教學活動。自2003年8月起,在專業網路工程師的技術支援下,由周慧玲教授帶領中央大學文學院一批熱衷戲劇的研究助理與工讀生,協力投入了「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資料庫」的籌備,在第一期工程中,已蒐集八十年代以降台灣主要中小型現代劇場重要演出的影音資料約一百八十餘筆,並均已完成獲得授權轉檔數位化。其中近七十筆已獲得進一步授權製作一分鐘影像資料,於資料庫網站開站時播放陸續獲得上百筆影像資料的授權,並逐步數位化以為永久典藏之用。2004年11月23日這一批寶貴的影音資料已正式對外開放,並上網啟用。「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網址:http://www.eti-tw.com

 

該計畫選擇1986~1996此次數位化典藏的斷代,是基於此時期的台灣現代戲劇創作開始使用影音紀錄,影音資料因此已較為普及可得,而這段時間也是台灣現代戲劇從小眾發展為大眾、從公議題辯論邁入自我省思的重要時期。再者,這段時間更是各類型與規模劇場組織蓬勃發展的顛峰時刻,彼時摸索出來的形式與路線,甚至影響往後十年的台灣現代劇運發展。

 

(more…)

台灣手語影像辭典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6,218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台灣手語之研究-音韻、構詞、句法與影像辭典

 

計畫簡介

 

該計畫的目標是對台灣手語做一個最完整的描述及分析,包括編纂一部有學術與實用價值的參考語法書,以及製作一部架設在網際網路上的數位影像辭典。計畫執行期間為民國90年8月1日至94年12月31日。

 

該計畫是由戴浩一教授負責統籌、規劃、執行和督導。蔡素娟教授和麥傑教授負責計畫中音韻、構詞與心理語言學實驗的部分,戴浩一教授和張榮興教授負責詞彙與句法的部分,蔡素娟教授負責數位影像辭典的編纂,而電機所陳自強教授則負責數位影像辭典的網站架設。

 

本數位化工作流程主要介紹數位影像辭典之編纂與網站架設相關流程。本數位影像辭典目前約收錄有4500個詞項(包括中文及英文兩個版本),辭典內容會陸續擴增。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