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 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9-09-09, 點閱數: 5,980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

 

計畫名稱: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台灣中部考古學蒐藏數位化

 

計畫簡介

由於台灣近年來公共建設快速發展,考古遺址大量遭受破壞,但這些珍貴的考古標本,除了少部分發表在正式學術報告及展示之外,大部分都典藏在公家及私人的蒐藏庫之中,外人無從得見,也無法加以觀察及研究。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自成立「人類學組考古學門」以來,即以台灣考古學的調查與研究為主要的工作目標。研究範圍遍及全島,但因地利之便,大部分集中在台灣中部地區,包括苗栗縣、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本計畫針對許多史前遺址與少數歷史時代的遺址,進行地表調查及田野發掘,採集了大量考古遺物,並累積了許多遺址與遺物的相關資料,包括文字紀錄、照片、標本圖、地圖、測量圖、探坑圖,甚至發掘實況錄影紀錄等。

 

將台灣考古遺址出土或採集的遺物,以及脈絡資料,進行數位化典藏,可以更有效的管理與典藏,而且將史前人們的生活方式加以復原,可提供專業考古學學者、民間文史工作者及一般民眾,透過網路共用博物館中的珍貴蒐藏資源,無論對學術研究或社會教育方面,都有極大的助益。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的工作目標是將中部地區(主要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重要的史前遺址資料,建立數位化檔案供學界、行政機關以及工程單位查詢。內容包括文字資料、地圖、遺址照片、標本照等,以文獻資料及人類學組過去調查資料為基礎,並以田野調查資料加以補充。 此計畫擬將台灣中部地區五個主要的史前文化,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大馬璘文化、番仔園文化及大邱園文化的已出土代表性標本及田野發掘的資料,進行數位化典藏。另者進一步將科博館經由發掘或地表調查,所獲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遺址之清朝漢人文化標本,進行數位化典藏。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主要的工作項目如下:  

 

一、考古學標本資料數位化

 

科博館的考古學標本,是無可取代的重要國家文化資產。收藏研究之類別包含:考古遺物、生態遺物及考古遺跡複製模型。

 

 

二、資料檔案數位化

田野調查及發掘紀錄檔案、影像紀錄、平面測量圖、剖面測量圖及複製模型等。

 

 

三、史前工具及人骨復原數位化

根據考古遺址出土的大量史前遺物及人體骨骸,可以進行對史前人的面相及工具的全貌和使用的方式來復原,並以數位化顯示其結果。

 

 

四、史前人生活環境及聚落復原數位化

根據考古遺址以及史前遺物、生態遺留與遺跡的各項資料,可以試圖復原史前人的聚落及生活環境,並以數位化顯示其結果。

 

由於此計畫累積了數量龐大的標本與田野資料,依其各種標本資料類型之數位化需要,進行各種程式的製作。茲將典藏標本不同的器類物件(諸如陶器、石器、瓷器、銅器)進行各種數位化工程,並於事前規劃相關標準作業程序(SOP),再依次進行「紋飾拓印」、「陶瓷器復原」、「手繪標本復原圖」、「Photoshop繪標本黑白圖」、「標本數位拍攝與影像修整」五大類(請參考數位化工作流程圖)。

 

隨著科博館逐年所發掘的文化遺址,陸續將完成上述的數位化物件之外,最後亦整合這些標本資料、考古文獻資料、數位影像資料以及文字相關資料等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並以網頁呈現典藏精華【考古資料庫】,以提供一般大眾來檢索相關知識單元或對考古學有興趣之士進行線上知識學習。以下綜合上述所有的數位化工作流程,依序納入數位化前置作業、數位化影像處理、後端系統開發管理三大流程加以介紹。

 

其中,前置作業包括數位化素材整理及準備、拓印及復原工作、前端 Metadata資料輸入等工作。數位化影像處理則針對典藏品元件進行掃描、拍攝、2D動畫、3D復原模型等數位化工程。後端系統開發管理則結合 Metadata資料組織分析、XML匯入/匯出功能、批次轉入數位典藏內容管理系統(DMCMS),以完成最後的網頁呈現。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流程圖

 

 

 

一、數位化前置作業

(一)標本清洗與篩選

在數位化之前,考古研究或內容建立的相關人員,蒐集並整理田野現場所挖掘的標本,篩選出需要數位化的典藏品,並依不同遺址所發掘的標本類型和特徵,進行標本清洗工作。

 

 

 

 

(二)標本編號

 

其後,待標本晾乾,再依各個文化遺址進行標本編號,編號後的標本須平行錯開不可疊放。

 

                                                    圖二、標本編號

 

 

(三)相關表單製作與內容填寫

 

配合 Metadata所設計的欄位,同時整理出器物標本缺少之資料,使用電子量表、圓周量表、磅秤,填寫相關規格、重量等欄位值,以方便日後尋找資料及建檔。

 

 圖三、標本測量(示範者:何佳修)

 

 (四)資料建檔

 

在數位化之前,由研究人員蒐集各種考古文獻資料,再由助理彙整後,將欲數位化的標本文字資料輸入 MS Excel資料庫中。

 

 

                                                         圖四、標本基本資料建檔

 

 

(五)標本清點

 

根據架位清點標本,將欲拍攝(或需要數位化工程)的標本置於推車架上排好。其中須按編號放置標本盒內,以俾於清點工作的掌握。

 

                                                   圖五、標本清點

 

 

(六)挑選標本與提件

 

最後,依其數位化需求挑選標本,並依不同物件的數位化工作形式,進行合適的標本選樣,茲將各類型標本的挑選原則說明如下表:

 

 

 

(七)數位化物件初步處理

 

1. 拓印紋飾-挑選帶紋飾陶片、制錢

 

 
 

 1) 工具準備

 

 

正式拓印前的準備工作須完成下列事項:

 

 

1  裁切棉紙,紙約略大於紋飾面,上下留天地,左右留寬約五公分的空間。

 

 

2 白芨片調冷水並攪拌均勻。

 

 

3  磨墨使墨色更為飽和。

 

 

4   準備拓包,若有不同尺寸的陶片可做不同的拓包,製作材料為:海綿、棉布、橡皮筋。

 

 

5 以上拓具,包括棉紙兩塊、水彩筆兩枝、白芨少許、墨碟(裝盛墨汁用)、墨汁少許(可用市面上的瓶裝墨汁)、小拓包兩個。

 

2) 開始拓印與過程拍攝

 

 

進行拓印時,依下列步驟細心製作陶紋飾。

 

 

1 備妥白芨水(白芨水為黏著劑與保護膜)。

 

 

2取一枝水彩筆,將調好的白芨水,塗抹在被拓印之紋飾表面上。

 

 

3依序將兩塊棉紙蓋在紋飾上方。

 

 

4  以乾的水彩筆垂直拍打棉紙,使棉紙與陶片密切貼合。

 

 

5左右手各拿一個拓包。

 

 

6    以左手拓包沾少許墨汁。

 

 

7 次以左手拓包,輕輕拍打右手拓包。

 

 

8  最後將右手拓包以輕拍的方式,拍打棉紙,拓印紋飾。

 

 

9   完成拓印:在不傷紙的情形下,將棉紙取下,即是完成的作品。

 

 

10拍照:完成拓印後,以數位相機 1536*2048 dpi的規格拍下紋飾照片。  (註:本文所記之拓印方式,是屬於「乾拓法」之應用方法。)

 

 

 

2. 器型復原─挑選可復原之陶罐、瓷器

 

以大馬璘文化為例,與容器相關的部件名稱,大致有口緣、缽口、折肩、陶把、陶耳、腹片、圈足、蓋鈕等

 

 

1) 殘片清理與資料核對

 

先將殘片依顏色、質地分組,讓搜尋範圍縮小。若陶片愈殘破,復原程度的困難度也就愈高。

 

 

 2)拼湊

 

拼湊實際上可視為一個預備動作,選取考古挖掘分裝入袋之標本,理出一個大樣。經過此程式,原器的雛型即可底定。接下來的依循方式,是要先找出確定的器底或口緣,依大處著手,選擇比較大的破片先予拼湊成型。

 

 3) 拍攝紀錄

 

配合數位典藏需要,凡是在進行復原工作的前後,都應將修復過程拍照記錄存檔,以便往後查閱。

   

   (4)黏合

 

修復時,一定要對此器物忠實保有它原有的原貌、原狀。其修復過程中所採用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經被證明過行之有效的,才可以使用在復原過程。至於來歷不明的材料不可使用在復原器物上,以免損壞文物。

 

當每一件破損陶、瓷拼湊好之時,黏合程式才正式的次第展開。而正式黏合所使用的黏合劑,應把「可逆性材料」列入考慮,接著就是耐心和細心,以及慢工出細活地將殘片黏合起來。

 

 

5) 以石膏填補缺口與整平

 

前置工作,先準備油土、塑膠碗、石膏、木棒、水彩筆、刮刀。並由具備專業水準的修復人員進行復原技術,復原步驟如下:

 

1 先將陶片拼黏復原器型。

 

2 將油土桿平。

 

 

3 以油土從內側封住缺口。

 

 

4以塑膠碗調石膏準備修復缺口。

 

 

5 將石膏調勻。

 

6 將調好的石膏倒進缺口。

 

 

7以調拌刀上石膏。

 

 

8 石膏七、八分乾後,進行石膏表面修平工作,先以水彩筆抹平石膏表面。

 

 

9 次以修胚刀修整石膏。

 

 

10清理缺口周圍被沾污的部分。

 

 

11修補下一個缺口。

12完成陶罐修復。

 

 

 
 
 

 

 二、數位化影像處理 (一)標本拍照

 

拍攝前,先準備好數位相機、翻拍架、比例尺標、黑色絨布、反光板等拍攝道具。同時,考量各種數位化物件之標本大小、殘缺程度不同的石鏃、陶環、石刀、石鋤、石片器、陶器、瓷器等,調整拍攝距離並選定確定的角度,然後以 1536*2048dpi之規格拍攝其影像。

 

圖十、以數位相機拍攝標本(示範者:汪瑞娟)

 

 

(二)擷取石鋤、石片器數位照檔

 

連接電腦,開啟 Photoshop軟體修整數位影像,以畫質清晰、局部重點清楚為依據。

 

圖十一、使用 Photoshop修整數位影像(示範者:汪怡萱)

 

 

(三)數位照檔案修整及存檔

 

由於「石器」、「陶器」標本,容易污損黑色墊布,所以影像檔去污工作不可免除。以 Photoshop軟體修整時,注意尺標白邊、去雜點、去污,並以「真、善、美」為指標作原尺寸的存檔。(此項是針對彩色數位拍攝所做的處理)

 

在修整石鋤、石片器數位照方面,選擇較突顯的局部重點為主要焦距,於Photoshop軟體修改原照片屬性,另存成 300dpi灰階檔,最後以燒錄機備份至光碟中。(此項是針對點描圖及黑白影像所做的處理)

 

(四)數位照沖洗

 

為配合不同的數位化物件典藏需要,將紋飾拓印、可復原之陶瓷器、手繪標本線圖等影像拍攝,經過數位沖印機器,洗成 4*6規格的照片,並採書面存檔。

 

 

(五)其他標本數位化進階處理

 

 

1. 手繪標本復原圖

 

1) 標本拍照與數位照沖印

 

挑選適宜復原的標本等級,如石鏃、陶環、石刀等,於標本拍照、數位照沖洗之後,進行徒手繪製點描圖。

 

2) 手繪製點描圖

 

準備標本照片、描圖紙、尺標和 0.1mm0.3mm0.5mm1.0mm的代針筆,並參照實體標本與數位照片來繪製復原圖,描繪時以點數清晰、局部重點清楚為主。

 

 

圖十二、手繪點描圖

 

3) 點描圖掃描存檔

 

 

啟動掃描器,同時打開 PhotoImpact軟體,並以 300dpi灰階儲存影像檔。

 

 

4) 標本照片編目

 

針對拓印紋飾、陶瓷器復原圖、標本數位拍攝之照片進行編目工作,由於標本之編號目前仍有跳號情形,同時在 ACDSee軟體仍無法達到非連續編號的情況下,目前則採用 Word作業軟體來進行建檔;又礙於批次作業難以解決的問題,故以人工單張來處理。

 

圖十三、標本照片編號

 

 

5) 標本歸位

 

最後,將標本放入標本盒上,然後放置推車架,依照原蒐藏庫位址歸檔上架。

 

圖十四、標本歸位至蒐藏櫃

 

 

2. 製作 2D動畫檔(拓片紋飾、陶瓷器復原)

 

 

首先將照片的電子檔依流程排序,其次設定播放秒數、插入文字說明、預視效果。待確認完成後,以*.gif格式存檔。

 

圖十五、製作 2D動畫檔 另外,製作時須注意播放速度不宜太快,建議採 50/100秒以下即可。

圖十六、測試 2D動畫檔的播放速度

 

 

3. 製作 3D復原模型(陶、瓷器)

 

依數位典藏需要,選擇具有研究價值及美感斐然的破損陶、瓷器,進行 3D模型的復原工作。先將局部損壞的陶、瓷器,於 MAYA軟體中建立各種曲線模型製作。

 

圖十七、製作3D 復原模型(示範者:賴俊傑) 接著,比對原器之破損器面和器身,進行各種角度的修整。

圖十八、修整 3D模型的各角度(示範者:賴俊傑)

 

 

另外,若有特殊的紋飾也一併模擬建構起來。

 

圖十九、3D模型之紋飾建構

 

最後,比照 3D外觀模型所建構的全貌,輸出紙本樣之後存檔,以便於日後匯入典藏管理系統提供多媒體教學、研究之用。

 

圖二十、輸出 3D模型紙本並比照螢幕

 

 

 

三、後端系統開發管理 (一)建立

Metadata欄位資料

 

1 Metadata制定與欄位分析

 

依標本文字、文獻等相關背景研究,將文字敘述作一深入分析後,並配合數位典藏之分類,進行 Metadata欄位相關資訊分析。

 

2 Metadata欄位著錄

 

數位典藏品經典藏管理人員之初步分類與儲存後,將欲數位化之後設資料交由數位化人員,並依循 Metadata所制定的規範,一一著錄到對應欄位上。

 

圖二十一、建立 Metadata欄位資料(示範者:黃琇娟)

 

 

(二)資料庫系統開發

 

 

1) 開發系統

 

將所有分析完成的資料存檔,並由館內尋求資料庫廠商共同合作開發「作業平台」,以符合博物館數位典藏的一套管理系統。

 

2) 資料庫內容建置

 

將各學門所完成的文獻資料暫存在 CD-R內,同時透過「作業平台」軟體,匯入館內的資料庫中備用。

 

3) 整合影像資料與標本資料

 

影像資料方面,可從作業平台系統上,鍵入「圖說、版權、建立日期」等欄位,此欄位比照「照片」模式即可。其次,將標本圖檔及標本後設資料,鍵入資料庫中。

 

 

(三)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

 

 

1) 建立典藏知識單元

 

建置數位典藏知識單元的內容,配合各標本之 Metadata,包括考古文化遺址、類型、材質、用途等資料,以便使用者在數位博物館中搜尋、瀏覽考古標本的各項資料。

 

圖二十二、建置數位典藏知識單元

 

2) 匯入數位典藏內容管理系統(DMCMS

 

將文字資料以 FrontPage做成*.html檔,同時串連數位化影像資料,一起上傳至科博館的數位典藏管理系統上。

 

圖二十三、上傳文字資料至數位典藏管理系統

 

 

(四)網頁組成建置

 

1) 查詢已匯入的資料庫資料

 

將已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的文字資料、文獻資料、標本影像、考古照片從資料庫中擷取出來。

 

圖二十四、查詢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的資料

 

 

2) 套入網頁版型

 

依據影像數量及尺寸大小,選取畫面協調的網頁版型,進行套版工作。

 

圖二十五、網頁套版

 

3) 建立網頁架構與考古遺址分類群

 

依考古學分類架構,將數位典藏成果建立成一般民眾可瞭解的分類群組。最後依館內資訊組提供的框架分別建置,並將其上傳至網頁上。

 

圖二十六、建立考古遺址網頁之分類群

 

4) 檢視網頁呈現

 

最後,將網頁呈現出來,並檢視內容有無錯誤之處,同時也進行網頁介面的測試。

 

圖二十七、檢視網頁

 

 

製作單位: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文字撰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考古主題小組助理黃如足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汪瑞娟小姐

 

圖片拍攝: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考古主題小組助理 陳嘉萍、陳秀華

 

 

部分圖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圖文編輯: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考古主題小組助理 黃如足

 

感謝: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之計畫主持人 何傳坤老師、共同主持人劉克竑老師撥冗指教,以及考古學門相關人員協助拍攝,特別致謝。

 

真理大學人類學馬偕日記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2,850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真理大學

 

計畫名稱:馬偕與牛津學堂

 

計畫簡介

 

本計畫主要是在做一歷史的傳承,使珍藏文物、史料,躍於媒體化、數位化,將資源與大眾做一分享。並提供學術研究的開放園地,其典藏重要史料有-「馬偕日記有三十份」(約一萬多筆資料,本計畫內容提供了英文電子版和內容重要記事漢譯版)、「馬偕與國外、友人往來之書信」(約有八百多份,目前已於九十二年一月底時,與加拿大約克大學商談馬偕史料資源數位化的國際資訊交換與合作事宜,未來此書信將在數位化之後,回歸牛津學堂收藏)、「馬偕求學階段的筆記」、「馬偕自己在台灣生活時所作的地質、礦石、植物研究筆記」、「馬偕記錄的平埔及福佬用語」、「對平埔的相關觀察紀錄」等,以及真理大學校史館內所珍藏達「約四百多幅與馬偕行腳事蹟相關相片」,是以集結了馬偕的生平、工作內容等,並還有「數十多項相關文物」,及達「數百本的珍貴史料參考文書」的目錄檔案之提供,以現有的資料整合、編號歸檔。

 

在數位典藏計畫第一年(九十一年度)中主要將建立資料庫有五大類,供現有史料、重要文物、珍貴相片等收藏,做一基礎的數位化保存;在第二年(九十二年度)將馬偕日記與其他重要史料一一解構分析,並同步在中研院計算中心Metadata小組全力支援下,欲規劃更完善的後設資料庫,將文書、文物、相片及馬偕在北台灣宣教建立了六十間教會的足跡資料(地圖),建立觀念性的網絡連結,打破單一資料庫的檢索使用之不足,於一年內建立內容分析及後設資料庫的建立之後,於計畫第三年(九十三年度)借助與結合中研院計算中心GIS小組的WebGIS技術,將史料、文物、相片做時空結合的呈現,將計畫典藏品達到完整呈現與實際應用的結合,更可使馬偕文化得以永續的傳承於世人。 

 

(more…)

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古籍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7,432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計畫名稱:故宮文物數位典藏之研製—善本古籍典藏子計畫

 

計畫目標

 

1. 已於九十二年度,完成「善本古籍及其附圖」影像檔42,000頁、後設資料目錄檔1,250冊,建置及校正「善本古籍資料庫」查詢系統10,000筆。

 

2. 擬於民國九十三、九十四年持續掃描及校對「善本古籍及其附圖」影像檔、建置及校對「善本古籍及其附圖」後設資料目錄檔、建置及校正「善本古籍資料庫」查詢系統,於該院網站測試並逐步開放上述資料庫系統。

 

3. 擬於民國九十五年完成「善本古籍及其附圖」影像檔的掃描及校對、完成「善本古籍及其附圖」目錄檔的建置及校對、完成「善本古籍資料庫」查詢資料庫的建置及校正,於該院網站開放使用上述資料庫系統。

 

計畫主持人:胡進杉先生

 

計畫背景:

 

該院所藏善本古籍圖書,由宋迄清,約有二十萬冊。其中承繼自清宮舊藏圖書者,有許多珍本秘笈與珍貴之宋元佛經,以及清康熙、乾隆二朝的藏文《甘珠爾經》、《清文全藏經》等。另外,楊守敬於光緒六年(1880年)隨何如璋出使日本,在日本收購大量善本舊籍之觀海堂藏書,亦於民國初年售予政府移交該院。民國七十四年教育部又將北平圖書館館藏精品撥交該院保管。

 

民國七十六年起,院方為維護保存珍貴善本圖籍,提供各界閱覽需求,曾將甘珠爾經、清文全藏經、內府輿圖、宋元珍本、以及原北平圖書館善本古籍等,攝製微片保存。唯囿於當時攝製技術,甚多微片現已呈發黃褪色現象。而現今從科技發展、文獻複製技術來看,「典藏數位化」乃保存文獻與傳遞最具優勢的方法。該院圖書文獻處善本古籍部分,自九十一年度起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九十二年度起正式執行數位化作業,已完成計劃相關的基礎工作。現階段九十三年度的工作重點則在於持續修正相關工作規範並維持系統的穩定性,以使計畫能維持高品質的產出以及運作。同時在將來開放全面性的網際網路利用時,能有助於知識經濟之運用及交流,進而使該院之藏品能發揮最大效益,並藉此兼顧善本古籍的永續保存與實際應用之目標。

 

(more…)

李石樵美術館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962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中國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

 

計畫名稱:李石樵數位美術館計畫

 

計畫簡介

 

李石樵先生是推動台灣早期美術運動的重要藝術家之一。他以誠懇嚴謹的創作態度及富於思考、哲學批判的個性,建立獨特而精湛的繪畫風格,並且春風化雨、作育英才無數,對台灣藝術界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貢獻與地位。李大師逝世後所遺留下的四百餘件油畫、水彩、素描及相關資料文物均典藏於李石樵美術館,是台灣美術發展史上重要的文化遺產,頗具彙整保存、鑑賞研究與承傳予後代的價值。

 

該計畫自民國九十三年三月,開始對原始畫作進行高品質影像處理,及李石樵先生生平年表、作品資料等之編目與數位化,主要作業項目包括:

 

1. 典藏資料之彙整與分析:對於美術館所典藏之畫作、手稿及相關資料,依年代進行有系統的彙整與分類,並分析李石樵先生創作歷程之發展與特色,解析各件作品所表達的意念。

 

2. 典藏資料數位化:將所彙整之李石樵先生相關典藏品,逐一進行數位化。

 

3. 「後設資料(Metadata)」的建立:使用現行「後設資料」標準(如 Dublin Core、CDWA、EAD、RDF等),建立適用於典藏資料的「後設資料」。

 

希望藉由數位化工作成果的呈現,讓大眾能上網查閱、欣賞台灣畫壇前輩畫家李石樵先生獨特的畫風,以及其對台灣美術與藝術發展的影響與貢獻。並盼藉此推廣藝術教育,推動精緻文化,提升社會精神層面的生活。

 

(more…)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古拓碑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7,860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計畫名稱: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獻文物典藏數位化計畫之臺灣古拓碑

 

 

計畫簡介

 

一、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拓碑之來由歷史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典藏之古拓碑大多為台北帝大時期所收集,於臺灣大學接收時,與其他圖書資料等一併接收,輾轉入藏圖書館特藏組。

 

現在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前身即為日據時期的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講座。該講座設有專室收藏與人類學、人類文化等相關之物品與書籍,包括臺灣原住民之器物、臺灣史料、日本古籍與手稿原件、日本珍貴古籍與捲軸的複製版、拓碑等。戰後臺北帝國大學為臺灣大學接收後,這批珍藏轉由人類學系(接收之初之名稱為「考古人類學系」)圖書室保管,其中的臺灣史料、日本古籍與手稿原件、日本珍貴古籍與捲軸的複製版、拓碑等,被保存於一專室,稱為「圖錄室」。

 

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10月,人類學系「圖錄室」的大部分收藏被移存於研究圖書館(簡稱研圖)。民國八十七(1998)年11月,新總圖書館落成啟用,原藏於研圖的該批圖書資料,再次被移藏,成為新總圖書館特藏組的珍藏。該批舊藏資料中的拓碑可分為三部分:臺灣古拓碑、琉球古拓碑、中國古拓碑。該批拓碑於移藏圖書館之前,即已完成裱褙成軸之作業。

 

二、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拓碑之價值

 

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之拓碑為日治時期的日本學者至各地將歷史文化相關的雕刻或銘文加以拓印而得,主要是與臺灣與琉球的歷史古蹟──例如廟宇或古建築內牆壁、樑柱、或窗櫺上的雕刻與碑文、橋樑橋墩上或橋墩旁的碑銘記事、特殊庭園的碑石銘文等。這一些歷史遺蹟有的已不存在,有的廟宇等建築則因為被改建或重新裝潢而移除原有的雕樑畫棟;因此,日治時期所拓印的資料,彌足珍貴。另外,臺灣大學圖書館保存的拓本中,有部分為日據時期學者前往琉球拓回的拓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琉球遭受空襲轟炸,許多歷史建築與古蹟,例如寺廟、橋頭碑、建城紀念碑等,均在轟炸中毀損甚至消失。而這些歷史建築上的銘刻文字與藝術圖文,其實是研究歷史文化的極佳資料。目前舊建築與舊遺跡已不存的情況下,學者唯有透過這批古拓碑,才能探究先民歷史之淵源與文化特色,因此,該批文物,可說文化學術價值兼具的文化資產。

 

 

三、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化拓碑之緣起

 

臺灣大學圖書館自民國九十年起執行「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先導計畫「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即將圖書館典藏拓碑亦納入數位化的工作項目,開始規劃如何將大型拓碑資料進行數位化工作;其中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參考該館對拓碑資料之保存維護性修裱,以及當時的吳政上館長為該計畫解說如何展開原件吊掛以供學者專家逐字逐句判讀,並提供當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已進行初步規劃完成之欄位供參考,對於規劃該館方拓碑資料之數位化,助益極大。

 

民國91年,臺灣大學圖書館參酌90年度從參訪所得到的認識,加上針對館藏實況之必要考量,研擬拓碑影像數位化之製作規範,進行影像部分的數位化工作。全文數位化(文字輸入建檔)與「詮釋資料」(Metadata)欄位的訂定與建檔亦同時展開。但是,Metadata的部分目前僅先建檔臺灣古拓碑的部分。

 

四、關於拓碑數位化之規畫

 

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的拓碑資料,甚具研究價值,然因其尺寸特大,不便展示,因此鮮少人知道,以致據以作學術研究者僅是少數,殊為可惜。因數位化技術之進步,如今已可能將大型資料之影像加以數位化。臺灣大學圖書館因此規劃透過數位化作業,期能將拓碑資料庫置於網路上,提供所有學者檢索利用。

 

拓碑的數位化工程極具挑戰性;為建置具檢索使用之資料庫,需進行的作業包括(一)影像數位化;(二)全文文字數位化;(三)詮釋資料(Metadata)之建置等。影像數位化的部分,由於原件尺寸極大,又必須考量原件保護,因此,並非以一般掃描機器即可達成。臺灣大學圖書館採行的方式是透過拍攝與數位化的技術,將該館藏的拓碑加以數位化。另外,拓碑之文字字體殊異,清晰度亦不等,有些原件的文字又包含難辨的古字、異體字等,對一般讀者而言,解讀全文甚為費力費時。因此,拓碑數位化計畫亦將拓碑全文進行輸入建檔。並且進一步根據原件版式之排版,以方便讀者對照原件閱覽。再者,因為拓碑資料性質特殊,文句多屬文言或古文,而當時建碑或銘刻辭章,大多涉及文化事件或歷史事件;此外如原碑材質等,讀者需經過一番考證,方能對原碑之歷史意義或文化價值,得到充份之認識。為幫助讀者解讀碑文意涵,以增進該批文化資產的學術利用,臺灣大學圖書館特就每一件拓碑資料,進行解讀與考證,然後逐筆建置所謂「詮釋資料」(Metadata)。「詮釋資料」既可幫助讀者瞭解原碑之意義,並可協助圖書館達成將此拓碑館藏之數位化資料,建置為可互動式檢索之資料庫為終極目標。

 

(more…)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人類學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482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

 

計畫簡介:

 

「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主要是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圖書館以及研究人員所典藏有關台灣原住民之研究資料為基礎,進行各類型資料的數位化與典藏管理,並建置影像、文物、人口、聚落、書目、表格、研究地圖、契約文書、音樂、影音、口述訪談、多媒體出版品、故宮原住民檔案等十三種資料庫及其搜尋機制,以提供研究人員、教育人員以及社會大眾,在研究、教學以及相關資訊交流方面的便利,希望藉此能促進族群間的相互了解與尊重,以及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保存。

 

(more…)

真理大學馬偕與牛津學堂 相片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3,651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背景與目的

 

本研究計畫背景可追溯到十九世紀的北台灣發展史,也是整個「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整體而言,就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根源可以上溯至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生在南部,及1872年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在北部所開展的宣教工作。

 

整個基督教在台灣的歷史,先是經由無數宣教師的熱心事奉及本地傳道人才的積極參與下,使得長老教會通過醫療、傳道、教育、社會服務等方式,一步步在全台灣各地立下教會的根基,並籍著小會、中會、大會、總會的設立,逐漸走向組織化、自主化的階段。一百三十六年來,整個長老教會經歷過清朝、日本、國民黨政府等不同政權的統治,如:日據時代的皇民化運動和政教糾葛,以及國民黨政府時期的二二八、美麗島等政治慘案。

 

再者,長老教會也於日據時代起嘗試推動原住民教會的宣教,更在戰後推展一連串的宣教運動。如而本計畫是以馬偕為首,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是加拿大長老教會(Canada Presbyterian church)首位來台的宣教師,也是成果最豐碩的宣教師,其事蹟亦成為加拿大海外宣教史的傳奇。如自1871年馬偕自加拿大渡海來台,近三十年佈教期間,同時興辦教育,推動的「教育改革」,使得女子可以接受教育;並獻身醫療,引進西方新的「醫療」;更認真的對台灣的農作物生長環境,做了些許研究,並引進新的「種植植物」等等;而最廣為人知的事蹟:如1880年在淡水籌建牛津學堂(真理大學前身),為台灣教與史上最早的西式學校;1884年開辦淡水女學堂,為台灣婦女教育開先河;引進西方現代醫學,於1879年設立馬偕醫館,從事巡迴醫療服務等。直到今日,馬偕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影響仍於源源不絕。正如馬偕的繼任者吳威廉牧師(William Gauld)在馬偕過世後,寫信給機關報—加拿大長老教會紀錄(The Presbyterian Record)的書信中所說的—

 

(more…)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數位化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365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計畫名稱:珍藏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分支五—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

 

計畫簡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典藏清代內閣大庫檔案約三十一萬件,包括詔令、題奏、移會、賀表、三法司案卷、實錄稿本、各種黃冊、簿冊等。

 

史語所自民國十八年購入此批檔案始,因環境與時代變遷,或斷或續,整理工作持續至今。民國九十年始,史語所參與中央研究院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將內閣大庫檔案的整理納入重點計畫之一,主要目的在於尋求更多的人力、物力,加速檔案的整理工作、減緩檔案的毀損、促進檔案的開放,提昇檔案的利用價值,並同時盡到對國家財產保存與維護的使命與責任。

 

檔案的整理是一連串嚴謹的程序,牽涉學術、技術與經驗的整合,從實體到數位,要如何完整妥善地將檔案存在的價值,以及歷經時空轉換不同的意義予以呈現,並滿足不同使用者、研究者的各種需求,是一個艱難的課題。在此以史語所明清檔案工作室整理內閣大庫檔案,以及近年來因應時代科技的發展趨勢進行數位化作業的經驗,簡介內閣大庫檔案的數位化流程,提供相關的檔案典藏單位進行參考。

 

(more…)

國史館 典藏國家檔案與總統文物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6,498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史館

 

計畫名稱:典藏國家檔案與總統文物數位化中程計畫

 

計畫簡介

 

國史館隸屬總統府,以纂修國史及典藏國家重要史料文獻為職掌,亦為我國總統、副總統文物的專責主管機關。該館大多數檔案與文物為手稿本或紙質文件,內涵極為珍貴,其中若干檔案文物已逾百年。因此,為避免原件因天然災害或過度使用而愈加受損,在政府運臺舊檔與在臺已失時效檔案中,審選讀者調閱較多且較重要之全宗檔案,如:「國民政府檔案」、「蔣中正總統文物」、「資源委員會檔案」、「蔣經國總統文物」及「臺灣省政府地政處檔案」等,優先分別進行整理、編目建檔、影像掃描等數位化方式製作複本,建置符合國際通用標準規格之數位典藏系統,產出數位資料,並利用其永不失真褪色、可快速複製、多元儲存及多樣化呈現的特性,讓數位檔案永久典藏,開放各界查詢應用,並達到與世界各國檔案館、圖書館及數位博物館等進行資訊交換分享之目的。

 

以下就國史館進行數位化的工作流程做一說明。

 

(more…)

國立歷史博物館玉石、印章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9,571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計畫名稱:國家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

 

計畫主旨與目標:

 

1. 發展館藏文物數位化後設資料及相關系統。

 

2.規劃文物數位化影像拍攝、圖檔儲存及管理系統,並制定各項工作流程規範。

 

3. 各數位化機構資源合作分享。

 

 

計畫簡介

 

民國八十八年七月行政院第九次「電子、通訊、資訊策略會議」通過「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並將此案交由國科會負責協調執行。於九十年一月一日正式展開,以專案方式進行,並由設在中央研究院的「計畫辦公室」,負責溝通協調各參與機構間的合作,計畫發展目標是將國內重要文物典藏機構之文物加以數位化。九十年一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更決定推出「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九十一年度起則成為國家型計畫。國立歷史博物館即為參與的機構計畫之一。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建立於民國四十四年,建館之初,館內收藏以中原文物為主,地方文物為輔,早期收藏主要來自接收原河南博物館與戰後日本歸還文物,其後也含括政府撥交的文物以及民間收藏家的捐贈,在歷經時空變遷的作用下,目前該館藏品數量已多達五萬多件,就藏品分類上而言,共計十九類,其中包含了青銅器、書畫、陶瓷器、版畫、錢幣等文物。將藉由「國家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逐年目標的推動來完成數位化,並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功能,將部份的資源分享出來。

 

史博館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目前主要進行器物、書畫類文物,器物組首先展開的為銅器類的數位化,目前已具相當成果,陸續推動瓷器、竹木、漆器類等項目,九十三年度進行玉石、印章類數位化。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