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6,313 ,
加入收藏櫃
計畫簡介:
台灣大學從民國八十六年即進行「國立台灣大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計畫」,結合人類系、圖資系、歷史系、資工系、圖書館等單位的人力,開始將典藏的珍貴文獻、器物數位化,並自八十七年起同參與國科會數位博物館計畫。台灣大學的珍貴典藏涵蓋歷史文獻、考古、地質、動物、植物、昆蟲等,其中多與台灣本土有關。
台灣大學昆蟲標本館成立於日據時代,收藏無數珍貴標本;在台灣地區與農業試驗所並稱藏量最豐之兩大昆蟲標本館。蒐藏昆蟲標本的主要目的在於藉由昆蟲標本和相關資料的取得、保存與維護,作為自然歷史的佐證,經由標本的研究以了解自然史,並將蒐藏之標本及研究所得之成果提供人類學習與了解的途徑;因此標本的主要功能在於提供展示、科學教育及科學研究。而近年在全球提倡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來,昆蟲這一類物種多樣性最高的類群更是受到高度的重視;為了永續利用昆蟲資源,必須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加以管理。標本為無價之寶,應當受到相當高度的重視及妥善的管理與維護。
(more…)
分類: 數位化書籍 |
Tags: 徵稿, 數位典藏, 數位化工作流程, 數位學習, 昆蟲, 會議, 檔案, 資料庫
| 回應: 0人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120 ,
加入收藏櫃
分類: 數位化書籍 |
Tags: 中央研究院, 影像, 掃描, 數位典藏, 數位化, 文書, 文物, 民族學, 資料庫, 資訊
| 回應: 0人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359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
計畫簡介:
「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主要是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圖書館以及研究人員所典藏有關台灣原住民之研究資料為基礎,進行各類型資料的數位化與典藏管理,並建置影像、文物、人口、聚落、書目、表格、研究地圖、契約文書、音樂、影音、口述訪談、多媒體出版品、故宮原住民檔案等十三種資料庫及其搜尋機制,以提供研究人員、教育人員以及社會大眾,在研究、教學以及相關資訊交流方面的便利,希望藉此能促進族群間的相互了解與尊重,以及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保存。
本網站的宗旨目標如下:
一、以數位科技保存典藏有關台灣原住民之文物、文獻與影音等各類型之文化資產。
二、建置相關資料庫與搜尋機制交流,以提供研究人員、教育人員及社會大眾在研究、教學以及相關資訊交流與應用上的便利。
三、以網際網路形式,促進有關台灣原住民資訊之交流與分享,期能成為重要入口網站。
四、提昇國民之文化與資訊素養,增進族群與文化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尊重。
最後,我們希望本計畫能達成拋磚引玉之效,吸引民間團體與博物館、教學與研究單位以及地方文史工作室共襄盛舉,利用本網站提供的分享交流機制,上網交流有關台灣原住民各方面的資訊與意見,或是上傳分享有關台灣原住民文物、文獻與影音等各類型之文化資產,讓本網站得以永續經營。「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網址:http://www.aborigines.sinica.edu.tw。
(more…)
分類: 數位化書籍 |
Tags: Metadata, 中央研究院, 主題小組, 影像, 影音, 數位, 數位典藏, 數位化工作流程, 檔案, 資料庫, 資訊
| 回應: 0人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901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中國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計畫名稱:李澤藩素描創作手稿數位美術館計畫
計畫簡介:
李澤藩(1907~1989),日據時代台灣美術發展時期的重要畫家,是一位畢生獻身藝術作育無數英才的美術教育家。其一生繪畫創作、著述及相關資料文物等,現典藏於李澤藩美術館。這些珍貴資料是台灣美術發展史中重要的文化資產,具有薪火相傳之價值;尤其素描創作手稿,每一幅都記載了大師創作的心路歷程,掌握了生命的點滴,更具有鑑賞與研究之價值。本計劃之目的即對李澤藩美術館所典藏之素描創作手稿及相關資料進行數位化,建構典藏資料之資訊檢索系統,並建置李澤藩素描創作手稿數位美術館。
爰此,本計畫自95年四月開始對李澤藩先生之原始素描創作手稿進行高品質之數位化影像處理,也對其生平年表及相關資料進行編目及數位化,並建構典藏資料之資訊檢索系統。本計劃執行完成後,預期將對藝術教育的普及與社會文化的提昇有所助益。以下為主要作業項目:
(1) 典藏資料之彙整與分析:對於美術館所典藏之素描創作手稿及相關資料,依年期進行有系統的整理與分類,並分析李澤藩先生創作歷程之發展與特色,及解析各創作之所欲表達之意念。
(2) 典藏資料數位化:將所整理之李澤藩先生相關典藏,逐一進行數位化。
(3) 「後設資料(metadata)」建立:使用現行後設資料標準(CDWA),建立適用於典藏資料的後設資料。
(4) 根據美術館後設資料(Metadata)以及數位化後的典藏資料發展資訊檢索系統,讓網路使用者得以搜尋到所需的典藏資料。
本計畫為完成數位化李澤藩先生素描創作手稿及相關資料的典藏,並完整建立數位美術館,以藉大眾應用資訊服務、掌握資訊與知識之能力,達到精緻文化普及化及提昇生活品質之目的, 希望藉由 數位化工作成果的呈現,讓大眾能上網查閱、欣賞台灣畫壇前輩畫家李澤藩先生獨特的畫風,以及其對台灣美術與藝術發展的影響與貢獻。並盼藉此推廣藝術教育,推動精緻文化,提升社會精神層面的生活。
(more…)
分類: 數位化書籍 |
Tags: Metadata, 影像, 數位典藏, 數位化, 數位化工作流程, 數位攝影, 文物, 檔案, 藝術, 資訊
| 回應: 0人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308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計畫名稱: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
分項計畫名稱:臺灣原住民各族藏品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
計畫簡介:
臺灣大學標本陳列室典藏豐富而珍貴的民族學與考古學標本,為該系教學及研究之特色,並肩負保存地方文化資產的使命。標本陳列室除供教學研究之用,並適度對外開放參觀。近年來陸續開設博物館學相關課程,希望藉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並拓展人類學專業知識。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標本收藏始於1928年「土俗人種學講座」創設時期。陳列室歷經草創、茁壯、戰爭破壞、戰後復原等變遷,所藏標本均為前身「講座」和本系最重要的資產。目前民族學標本約有三千多件,包括臺灣各地區原住民的傳統
器物和衣飾,如家屋樑、木柱、雕像、佩刀、木盤、碗、煙斗、珠衣、皮帽、刺繡、祭壺與獵首用具等;另有少數海南島、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民族學標本
(more…)
分類: 數位化書籍 |
Tags: Metadata, 人類學, 影像, 掃描, 數位典藏, 數位化工作流程, 檔案, 民族學, 資訊
| 回應: 0人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11,726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國家圖書館
計畫名稱:古籍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
計畫目標:
1. 將本館所藏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善本古籍影像加以數位化。
2. 擬於民國九十三年完成館藏重要善本古籍約6,000種數位化。
3. 預計民國九十五年將館藏金石拓片約6,200幅數位化,並建置古籍文獻影像資料庫及古籍影像檢索系統。
4. 預計將可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重要漢學資源電子資料庫。
計畫簡介:
1933年國家圖書館(即國立中央圖書館)在首都南京成立籌備處。歷來收藏來自各處之珍貴古籍、善本和拓片,為前
人之心血結晶,國家重要的文物典藏,收藏豐富,意義重大。
為充實網際網路資訊內容,加強保存我國豐富的文化資產,國家圖書館參與「國家數位典藏計畫專案」,將所蒐藏珍貴
的古籍文獻予以數位化,讓現代人認識到先聖昔賢的智慧結晶,意義實在重大,而基於國家級學術性圖書館立場,該館
一直對古籍文獻不遺餘力地加以維護與整理,為配合資訊時代趨勢,上述珍藏的數位化更是刻不容緩。
國家圖書館典藏古籍相當豐富,在善本方面,收藏約12,300餘部,近12,600冊,其中敦煌寫卷155卷、宋本175部、金
本6部、元本272部、明本逾6,000部、鈔本近3,000部、稿本和批校本各500左右。其特色包括:網羅昔日著名藏書家精
品;同一名家著述,藏有若干不同版本;複本多,一書相同版本常藏有數部;明代文集和史料豐富,「千頃堂書目」、
「四庫全書總目」所未著錄的不在少數。
國家圖書館「善本古籍典藏數位化子計畫」預計自九十年起至九十三年止,將館藏重要善本古籍約6,000種數位化;另
於九十四年起至九十五年止繼續將古籍文獻加以數位化,並將數位化館藏金石拓片約6,200幅。
「國家圖書館古籍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最重要的目標,即為圖書文獻典藏的保存及利用。經由數位化,豐富之館藏得
以永續保存,學術界及相關文化產業也可利用此等資料與素材提高研究與生產之品質,同時更盼加強國內外收藏單位相
互傳遞交流,共同建構高品質、一致規格及專業人員參與製作之古籍文獻資料庫,為漢學研究、傳統文化發揚賦予嶄新
意義。
(以上援引參考自「國家圖書館–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之「國家圖書館古籍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計畫書及網站:
http://readopac.ncl.edu.tw/ndap/rar/ndap-rar-int-00.htm)
(more…)
分類: 數位化書籍 |
Tags: 典藏, 圖書館, 影像, 數位, 數位典藏, 數位化, 數位化工作流程, 文物典藏, 檔案, 資料庫, 資訊
| 回應: 0人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3,708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中研院植物所
計畫主持人:中研院植物所 彭鏡毅研究員
計畫簡介:
中研院植物所典藏豐富的台灣本土植物資料、文獻、珍貴標本、野生植物及棲地影像資料庫可供學術研究、生態保育、環境影響評估、相關產業開發等之諮詢及參考。本計畫擬將台灣本土植物標本典藏紀錄、野生植物及標本影像、相關文獻等加以數位化,配合台灣本土植物資料庫,建置一套兼具文字與影像的台灣植物資源查詢系統提供各界人士使用。
(more…)
分類: 數位化書籍 |
Tags: 主題小組, 影像, 掃描, 掃描器, 數位, 智慧財產權, 資訊
| 回應: 0人
發表日期: 2008-08-07,
點閱數: 5,488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計畫名稱:地質學典藏計畫數位化計畫─地質鑽探岩心子計畫
計畫執行年度:九十三~九十四年
計畫目標:
本計畫共分兩年,九十三年預計完成100箱岩心標本及100張幻燈片之資料庫建檔工作,並建立各鑽孔之經緯度座標分布圖,同時與資料庫系統進行連結。九十四年度預計完成100箱岩心標本及100張幻燈片數位化影像之建檔工作,並完成建構「館藏地質鑽探岩心分布圖檔」。
計畫主持人:董國安先生
計畫簡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肩負蒐藏、保存、研究自然物及人類遺物的重大使命,因此,自建館以來,研究人員即積極投入相關標本之蒐藏、保存、鑑定與研究的工作。在地質調查工作中,為獲取第一手地下地質實物資料,以了解地表以下地基結構、岩層特性等地質構造訊息,利用岩心鑽探工具所鑽取圓柱狀的岩層標本,稱為岩心標本。各大型工程施工之初,為瞭解地基結構,岩心鑽探是重要且必需進行的項目。
我國從事大型工程的單位,諸如臺灣電力公司、榮民工程處、公路局及各大工程顧問公司等機構,在執行重大工程之際即鑽探了許多岩心標本,對臺灣地區地下地質之研究至為珍貴。鑑於有關執行機構經常面臨倉儲及岩心管理等諸多問題,以致在完成特定項目分析後,便將巨額花費所獲取之鑽探岩心棄之不用,此對臺灣地下地質的研究而言殊為可惜。科博館鑑於收藏管理岩心標本的重要性,在第三、四期工程施工之初,便規劃好岩心蒐藏庫,以期在具備寬廣存放空間的有利條件下,洽商有關單位提供現存及計劃鑽探之岩心標本,以為岩心蒐藏,或地球科學教育與展示之所需。綜觀科博館地質學組歷經近二十年的系統性收藏,地質鑽探岩心已有3787箱。為使收藏品達至更佳之展示與教育功能,本計畫擬挑選具有地質意義之代表性岩心標本進行數位化,並配合文字與影像的說明,建構出一套完整而詳實的地質學典藏數位化資料庫,以供國人作最有效的查詢與利用。
岩心標本數位化計畫預計二年完成,第一年度,預計依臺灣地質分區,選取代表性鑽井,同時列出鑽探原始報告,如工程名稱、施工日期、鉆孔深度、經緯度座標等,建立岩心數位資料庫;第二年度,持續蒐藏登錄岩心標本之數位化工作,預計蒐藏岩心數位化數量將達300箱以上,俾供科博館及有關機構作最有效之研究與利用。
(more…)
分類: 數位化書籍 |
Tags: 數位化工作流程, 科博館, 資料庫, 資訊
| 回應: 0人
發表日期: 2008-07-15,
點閱數: 31,824 ,
加入收藏櫃
由於各種資訊和網路技術的蓬勃發展,知識的保存與訊息的交換方式也逐漸朝向數位和網際網路的形式發展,隨著資訊技術的進步,知識的管理、傳承及儲存方式與媒介,也產生革命性的改變。為了順應這種趨勢,台灣自1980年代起,各個公、私單位即陸續投入許多人力、物力,建置數位資料庫。在這一波趨勢裡,由國科會所支持、主導的便有「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等。各計畫面對日益增多需數位化的藏品,卻無依循之標準與目標,如此一來,可能造成數位化成果不如預期,數位檔無法再利用等問題,因而乃希望藉由此份報告,分析整合各計畫之相片類數位化工作流程,提供給目前正在進行數位化,或著手準備進行數位化的計畫單位一些參考。
相片數位化工作與其他藏品相較之下,除了藏品最豐富之外,亦相較於其他類型藏品的數位化工作省去了許多較為繁雜的原件修復的工作,例如檔案文書類的裱褙、考古原件的清洗與修復,所以相片類的藏品多半為計畫選擇優先進行數位化的藏品類型。就資訊接受度而言,圖像影音資料也比文字資料更容易地被大眾所接受與推廣應用。對於研究學者而言,照片本身,保存了相當多的內容資訊,照片數位化進行的越快,參考研究資料也就越豐富。基於這些考量,選擇優先整理分析相片類的數位化工作流程參考標準。此份參考標準是針對人類學家的田野調查照片、早期生活紀錄的老照片與部分的檔案照片等,進行整合分析,希望能對整個數位化的工作流程與每個工作環節,例如數位檔的檔案規格、數位化工作使用設備、數位化工作進行流程,與資料保存等相關的問題,提供一些基本之標準。
(more…)
分類: 數位化書籍 |
Tags: none
| 回應: 0人
發表日期: 2008-07-15,
點閱數: 31,764 ,
加入收藏櫃
人類為了文化的傳播與留存,而對知識之儲存與保留有所需求,因此各式各樣的記錄媒體也應運而生,由遠古時期的隨地而畫、結繩記事,而後的竹簡、紙張,到近代資訊化社會下的錄影、音帶、軟、硬磁片、光碟片、智慧卡、記憶卡等載體不斷地推陳出新,在二十世紀之前,人類記錄知識的媒體主要是紙張,記錄的符號則是文字,但在十九世紀末期,隨著攝影術的發明,知識的保存與傳遞進入視覺與聽覺雙重並重的時代,各種形式的視聽媒體開始蓬勃發展。也因為這樣的發展造就了二十世紀多媒體影音時代的出現。藉由影像錄製的技術,完整的記錄了人類的文化、生活、娛樂等動態資訊。
有感於百年來台灣這塊土地上留下了許多紀錄人民的生活、文化與情感世界的珍貴文化史料,包括新聞片、紀錄片、國台語劇情片等,應以系統蒐集整理與保存,並廣為推廣。今日之視聽影像節目,均為廿世紀人類文明的記錄,隨時可能成為明日歷史之寶貴素材。在過去整個社會而言,不論是政府或是民間對於影片均無典藏之觀念,一般將影片視為耗材放映完之後,如不再有經濟價值的話就被視為敝屣,而這些寶貴的文化史料跟不上影像媒材推陳出新的腳步,不斷流失殆盡,實為可惜。
為了保存舊有影片,再現台灣早期的集體記憶,「內容發展分項計畫」於94年5月成立影音主題小組,主要目標為協助各單位將早期之影音資料進行數位化,提供學術研究、教育使用,進而保存台灣人民的集體記憶與文化資產。早期的影片因為保存環境不好,加上年代久遠,如再不加速進行數位化,這些寶貴的資料有可能因此無法再利用,為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將結合計畫內各單位之數位化工作經驗,制定影片數位化工作流程參考標準,提供給更多單位/個人數位化經驗分享,以減少因經驗不足而浪費過多的經費、人力及時間成本並加強推廣數位典藏之觀念,全面加速數位化的工作。
(more…)
分類: 數位化書籍 |
Tags: none
| 回應: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