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發展分項計畫/高芷彤950828
壹、 修改規畫
本次古籍線裝書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預計將新增「計畫管理」、「委外製作」、「數位內容保護」等章節,修改「引言」、「流程圖」、「前置作業」、「物件數位化程序」、「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數位化設備與成本分析」。在計畫管理部份將以文字概述整個數位化的過程,從實體物件整編到數位化後虛擬影像檔製作、儲存、保護、應用等相關層面,以古籍線裝書數位化之整體概念為主體論述。
另外,在委外製作部份除了先讓讀者了解委外的意義和理由,其中更加入傅斯年圖書館、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國家圖書館等單位之實際委外經驗,讓讀者對於委外製作的選擇能有更全面性的參考。最後在內容保護部份,有鑒於目前內容保護仍屬發展階段,探討議題多元化,因此筆者將針對浮水印以及智財權兩大與數位化最密切相關的議題,做深入探討。
貳、 新舊章節
章 |
舊 |
新
|
壹 |
引言 |
引言 |
貳 |
數位化工作流程圖 |
計畫管理 |
參 |
前置作業 |
流程圖 |
肆 |
物件數位化程序 |
前置作業 |
伍 |
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 |
物件數位化程序 |
陸 |
設備與成本分析 |
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 |
柒 |
效益與展望 |
數位化設備與成本分析 |
捌 |
結語 |
專題一:委外製作 |
玖 |
參考文獻 |
專題二:數位內容保護 |
|
|
專題三:數位化工作之挑戰 |
|
|
參考文獻 |
附錄 |
|
|
參、 流程圖
關於流程圖的部份,首先將先呈現整體古籍線裝書數位化工作流程圖,並針對「管理系統」、「實體物件數位化」、「虛擬物件數位化」以及「資料庫系統開發」四區塊分別說明。另外,關於各區塊的細部流程圖則安排在各章節論述中。
肆、架構規劃
類別 |
章 |
節 |
內容 |
序 |
引言 |
|
(名詞定義於附錄中) |
計畫管理 |
計畫管理 |
計畫規畫 |
計畫目的經費規畫 |
|
|
數位化工作規劃 |
古籍線裝書判別工作古籍線裝書數位化之目的古籍線裝書之主要流程古籍線裝書數位化計畫之參考流程 |
|
|
數位化系統規劃 |
數位化流程之系統導向數位化系統之基本概念 數位化系統規劃及選擇古籍線裝書系統分析及選擇 |
流程圖 |
數位化工作 |
流程圖構想
計畫管理流程圖 |
|
數位化工作流程 |
前置作業 |
古籍線裝書整理資料編碼建立清單書況檢查與註記古籍線裝書修復 |
|
|
物件數物化程序 |
色彩管理掃描方式判定與註記掃描前判斷與註記前置作業掃描作業
校驗作業
資料備份作業與註記 |
|
|
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 |
後設資料資料庫建置 |
|
成本分析 |
數位化設備 |
主要數位化掃描設備
主要數位化儲存媒體 |
|
|
成本分析 |
數位化掃描設備成本分析
數位化儲存設備本分析 |
|
專題 |
委外製作 |
工作規劃(人員、技術、經費)數位化流程 數位畫品質檢驗工作數位檔案備份
實務經驗分享 |
|
|
數位內容保護 |
浮水印智財權 |
|
|
數位化工作之挑戰 |
罕見字問題影像檔案產出時效人員流動率高規範修正即時性計畫管理執行
相關技術的掌握
數位化智財權議題
與資料安全問題 |
|
備註 |
參考文獻 |
|
|
|
附錄 |
|
|
伍、參考文獻
1. 林妙樺,《檔案數位化實務之探討》,檔案管理基礎班第四期,2006年,4月29日。
2. 林威妏,《數位化委外規劃與實務》,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訓研習營,2006年8月10日。
舊書新裝,閱讀模式大躍進
古籍線裝書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高芷彤
人類的文明,不外乎是發展出能增進人類生活的各種方式。日前中英船務集團宣佈將推出網上學習平台,推出三種課程「立體動畫」、「影片」及「文字」等方式將一些海事意外個案在電腦中重現,令海員在模擬環境下分析這些意外及學習危機處理。當科技與人類生活越來越密不可分的同時,對於書籍閱讀而言,相對也有新發展。當面對例如藏書空間的銳減、書況因環境而日漸受損、人類對於知識需求的增進等因素,圖書館的重要任務之ㄧ,使善盡保存資料之責,但對於藏有古籍的機構而言,「提供使用」、「保護古籍」二者之間的抉擇,是他們所共同面對的難題。因此圖書館員以及專家學者開始思考將書籍數位化後的優勢,不但可減緩典藏空間的不足,和避免書籍一再被提借使用,除此之外,書籍不但能流通且能創新其應用範圍,以Google print計畫為例,書籍數位化,在台灣就閱讀到不同國家的書籍,數位化後的書頁結合電腦技術,製作成線上閱讀的電子書,讓古籍活出新生命。
在印刷術尚未興盛的年代,想要成就一本書籍,只能以人工書寫的方式,一直到印刷技術發明後,才改善人工書寫的不便,同時由於雕版印刷的興起,印刷出版書籍數量大增。當然,知識無遠弗界,該如何才能將一張張的紙張裝訂完整?最初漢、唐人想到將紙張左右粘裹在圓軸上,最後再以絲帶捆繞。到了唐代佛教盛行,解決捲軸裝展開且不便閱讀的缺點,佛教徒將紙張按一定長寬折疊。宋代雕版印刷興起,為適應一版一頁的特點,方便閱讀與保存,宋代人想出將有字的紙面為中心相互對摺,再將紙疊凹折處的背面以漿糊粘連,最後在以厚紙包裹避免受損。但由於以漿糊粘連,時常會發生書頁脫落問題,對閱讀無疑是一大障礙,南宋後期人為克服蝴蝶裝的不足,改將書頁正折,其中雖仍以漿糊粘連,更以紙釘加強之。雖然此種方式便於閱讀,但畢竟是以紙釘裝定,若反覆翻閱還是容易散脫,在明清兩代時,改進以穿線的方式來解決閱讀以及翻閱的困擾,此種裝訂方式稱之為線裝,由於此種方式易於整理修復和保存,目前是各大圖書館中最常見的一種裝訂方式了。
為保存逐漸脆化的古籍資料內涵,並提供其內涵於學術研究以及大眾使用,數位化是目前最通行的方式。但由於其所需經費高昂,因此大多數機構採用漸次進行之。綜觀台灣目前現況,自中央研究院1984年7月開始的「史籍自動化計畫」迄今「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2006年)已有22年歷史。參與的單位從中央研究院到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歷史博物館、台灣省文獻處、文建會……等政府單位,大學院校也陸續投入1,資料庫所建置的內容相當多元化,除了古籍資料庫外,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的敦煌文獻網站更與大英博物館「國際敦煌項目」(IDP,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簽定合作協議書,在「國際敦煌項目」可閱覽到各國相關文獻。另外,在國家圖書館的「認識中國古書」網站更附上精美的圖片,精簡扼要的簡介古籍內涵以及外觀,如同互動式教學一般帶領讀者一同認識古書。最後,若想要再一窺清代宮中藏書面貌,在國內你可以選擇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所建置的網站。
如此豐富的中國古籍,如要進行資源分享,除了數位化外,完整的資料庫建置不可或缺。在建立資料庫之前,究竟該如何規劃古籍線裝書數位化、線裝形式的書籍在數位化時會遇到哪些困難、數位化後格式要如何選擇、數位化需選用哪些設備來等,將是本書逐一探討的議題。最後,再從後設資料規劃建置談到資料庫內容所面臨的危機,如「浮水印」、「智財權」等議題。本書匯整國內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善本古籍主題小組成果,及再影像規格規畫方面加入大陸地區在數位化的規格,提供讀者在做規畫時能有更適切的規劃。以下將規畫出六大章節來描述如何進行數位化和該選用哪些設備來數位化,之後採用專題式的方式針對古籍線裝書在數位化時會遭遇到困難點。
1 羅鳳珠‧元智大學中語系,《臺灣地區中國古籍數位化的現況與展望》,2001年6月,《書目季刊》,第35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