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藝術與圖像’
星期四, 九月 29th, 2011
文/徐千禾
要了解一件藝術作品,有很多種不同的途徑。有的人從藝術史的角度切入,探討藝術品產生的時代與背景;有人進行表現技法分析,闡述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元素。藝術評論家採取不同的理論與觀點來爬梳藝術創作的肌理,協助人們品析作品,找到觀賞的知識脈絡與趣味。 …詳全文
標籤: 數位典藏, 李梅樹, 繪畫, 美術
文章分類: 藏品的故事, 藝術與圖像, 觀察室歷史文章 | 回應:0人 »瀏覽:2,496人次
星期三, 九月 28th, 2011
文/褚如君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專案助理
台灣閩式建築沿襲中國傳統建築形式,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下,按照特定之序列、層次,沿著軸線展現千萬變化;而跟隨建築發展起來的裝飾工藝,則受到南方富饒的土地滋養,漸漸展現出豐富的多樣性。 …詳全文
標籤: 交趾陶, 佳里鎮興宮, 台灣工藝, 學甲慈濟宮, 數位典藏3D
文章分類: 地圖與建築, 文獻與檔案, 藏品的故事, 藝術與圖像, 觀察室歷史文章 | 回應:0人 »瀏覽:2,469人次
星期三, 九月 28th, 2011
文/張思瑩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專任助理
日治時期營業寫真館所保存的肖像照,雖然面容各異,可表情姿態皆相仿。林壽鎰/攝。
夏門攝影工作室
微熱的午后,在光影熠熠的夏門攝影工作室一隅,簡永彬先生、高志尊教授和我們親切問候,招呼著茶點。原木桌上擺著厚厚一疊資料,都是簡永彬多年田野調查之中,從民間各地搜集得來的老照片。
…詳全文
標籤: 寫真, 影像數位化, 攝影, 數位典藏
文章分類: 藏品的故事, 藝術與圖像, 觀察室歷史文章 | 回應:0人 »瀏覽:1,581人次
星期三, 九月 7th, 2011
文/林富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主持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員
大甲媽祖遶境的鼓吹陣,來源「數位島嶼」。陳郁涵攝。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計畫」的同仁打算為年度入選的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出版一份成果專刊,至於專刊的名字,主編想用《數位鬥陣》,但也有同仁建議用《數位逗陣》,因此就請我裁決,而我選了「鬥陣」。 …詳全文
標籤: 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 數位化, 數位島嶼, 迎神賽會, 鬥陣
文章分類: 專有名詞, 數位典藏觀察室, 生活與文化, 藝術與圖像, 觀察室歷史文章 | 回應:0人 »瀏覽:1,940人次
星期三, 九月 7th, 2011
文/戴麗娟
數位內容公開徵選子計畫 主持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副研究員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行之有年,99年度共有七十八個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獲得國科會補助,不論是質或量都比往年更為豐富多元。在為期一年的辛勤工作後,許多計畫已經建立起專屬網站,並且陸續將成果匯入聯合目錄,將原本僅有少數人得以接觸或在特定場合才會出現的知識與文化素材,轉變成全民共有共享、隨時隨地可能取得的數位資料。 …詳全文
標籤: 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 數位島嶼電子報, 聯合成果展, 藝民俗曲.數位鬥陣
文章分類: 數位典藏觀察室, 數位化工具箱, 生活與文化, 藝術與圖像, 觀察室歷史文章, 語言影音與新聞 | 回應:0人 »瀏覽:387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