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州崑曲到台灣崑曲數位典藏計畫Ⅰ「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典藏崑曲文物」數位化
發表日期: 2010-03-15, 點閱數: 6,449 , 加入收藏櫃計畫單位:國立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
計畫名稱:從蘇州崑曲到台灣崑曲數位典藏計畫Ⅰ
崑曲自二00一年五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口述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才開始受到世人重視。而國立中央大學早已在一九九二年一月便成立戲曲研究室,進行崑曲文物、文獻和影音資料的蒐集、整理、研究,其蒐藏與研究已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肯定。因此,提出整體計畫「從蘇州崑曲到台灣崑曲數位典藏計畫」三期規劃如下:
第一期:「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典藏崑曲文物」數位化。
第二期:「台灣地區崑曲演出影音」與「崑曲古籍」數位化
第三期:「當代崑曲名家說戲錄影」影音數位化及「台灣崑腔」文獻數位化。
主要是將戲曲研究室的崑曲文物、文獻和影音資料,透過「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科技計畫」數位化,以供學術界參
考,也希冀達成以下兩個目標:
第一目標:將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近十餘年來之收藏與研究成果數位化,提供國內外戲曲學術界使用。
第二目標:戲曲研究室典藏品及學術成果數位化後,透過網際網路推廣培養觀眾及學術研究人才,使台灣成為崑曲演出和學術研究的重鎮,並間接提昇其他劇種(如京劇、歌仔戲)的演出和學術水準。
台灣原生藝術—林淵先生作品電子典藏圖文說明
發表日期: 2010-03-12, 點閱數: 8,528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原生藝術(Art Brut)是由法國當代重要藝術大家 Jean Dubuffet所提倡,並對現今歐洲與世界藝術發展有重要影響,讓吾人重新省思藝術的特色與價值。
台灣早期以素人藝術或樸素藝術的概念與原生藝術相通,1960年代吳李玉哥的出現及 1970年代洪通的掘起,曾引發短暫地討論,1980年代後林淵先生與其他素人藝術家又被發掘與報導,這些藝術家們大都經歷農業社會轉型至工業社會的變遷過程,其作品生動趣味,表現率真的赤子之心,其中林淵更是台灣之奇與驚豔,更因林淵先生在受到企業家的贊助與支持,雖然短短的十數年創作( 1977年至 1991年),在台灣藝術發展上,具有國際性的肯定地位。
林淵先生的作品多樣豐富,在石雕、石板畫、木雕、刺繡、繪畫、與組合藝術等都有很高的成果,表現台灣精神的苦幹、打拼、樸實與熱情的特質,林淵先生的成就不只讓國際了解台灣原生藝術的創作力,更表現於台灣本土企業對社會發展上所投入的關懷,因此,有系統的整理與公開其創作,提供大眾一個探討與了解台灣本土藝術文化的機會,為此典藏計畫的努力宗旨。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數位典藏-澎湖石滬形式與文化(Ⅲ)」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10-03-11, 點閱數: 9,766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計畫名稱:數位典藏-澎湖石滬形式與文化(Ⅲ)
石滬捕魚為一種古老的世界性漁撈活動,根據文獻的記載,石滬的出現最早為新石器時代。歐美、日本、台灣、菲律賓、泰國、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等太平洋諸島都有石滬分佈。石滬是珊瑚礁棚漁業文化的特色之一,但並非每個地方均能有石滬,因為石滬具有特殊的構築條件;澎湖群島有近百個島礁,海岸線曲折蜿蜒長達320公里長,潮間帶淺棚寬廣,傾斜度小,潮差又大,玄武岩與咾咕石等石材又極易取得,於是利用天賦優渥的地理條件,在海田上造滬捕魚。
澎湖的石滬推估已有300多年的歷史,2006年的統計有587口,為全世界密度最高,數量最多的潮間帶大型結構物,堪稱台灣最有潛力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之一。本計畫旨在建立澎湖地區石滬相關資料與文物較完整之數位典藏資料庫。網站內容以澎湖587口石滬為主軸,將相關資料區分為「專有名詞」、「建築形式」、「產業」、「鳥瞰石滬」、「人文」、「信仰傳說」與「其他」七大主軸,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與教學素材。這當中包含500多座石滬的照片及基本資料、衛星定位、石滬測量數據、石滬的型態與演進、石滬結構、相關漁法與漁具裝備、3D飛行模擬影片、2D工程圖、石滬空拍影像及影片…等,內容包羅萬象,為目前國內外資料最豐富之石滬線上百科。
花蓮地方文化數位典藏:走入林田山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10-03-11, 點閱數: 8,746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國立東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計畫名稱:花蓮地方文化數位典藏:走入林田山
本計畫數位典藏平台,以「林田山文化園區」為主軸,使用數位技術,儲存過去或現有的照片與影檔,紀錄其歷史資料與現今的變革,設計一個屬於林田山文化特有的數位典藏。除了有系統地呈現數位典藏資料庫的內容,使用者也能藉由檢索功能,查詢他所需要的相關資訊;另外,除了靜態的呈現林田山,本計畫也希望能設計動態的技術(如多媒體技術、虛擬實境),讓人如親臨現場般地觀看林田山重要的風貌。
考慮讓使用者容易操作,且較易了解系統之內容與架構,本計畫數位典藏系統採用Web介面系統設計,並劃分為八項分類,分別為:記憶年輪、典藏館、林田山虛擬實境全覽、數位資料庫、整合檢索、相關連結、網站地圖。藉此使重要的文化資產得以長久保存,推廣數位典藏的應用與發展,讓大眾能更深入地接觸台灣在地的文化資產,提升數位典藏應用的價值。期盼林田山之專屬數位典藏,可喚醒花蓮舊有的回憶,進而提升國人維護在地文化與歷史的動機;為數位化後的資訊,增添更多不凡的價值,提升整體社會文化之水準並帶動文化保育的風氣。
李天祿影音資料與珍貴文物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10-03-10, 點閱數: 10,520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系
計畫名稱:李天祿影音資料與珍貴文物數位典藏計畫
李天祿先生是台灣布袋戲發展與傳承中的重要代表人物,自幼隨著父親走上戲台之後,開始與布袋戲相伴一生。在台灣傳統藝術史上,李天祿先生除了能融入外江戲開創新局之外,面對時代的壓迫也保留傳統戲劇的命脈。漫長的一生當中,除了將布袋戲的遠播海外、傳承技藝,也留下了許多豐富的文化資產,這些文物記錄著台灣的傳統藝術,但是時間的侵蝕讓許多文物日漸斑駁毀損。
藉由數位化典藏計畫,本計畫重新整理李天祿先生所留下的珍貴文物,包含許多未曾公開的私人錄影帶、口述劇本、照片與偶頭帶等物,並進行結構性的數位化工作。計畫工作採用「色溫一致之高動態影像合成」與「Full HD數位錄影」等新技術,而珍藏的許多戲偶等文物則以360度環物虛擬實境方式進行數位化典藏作業;除了現有文物的數位化之外,也進行李天祿歷史演出錄音與影音的融合工作,並建制web 2.0共享平台,提供布袋戲迷及研究人士的分享空間。
數位化成果會置入數位典藏聯合目錄,同時會建立專屬的國家級數位典藏網站–「李天祿珍貴文物與影音資料數位館」,把數位化成果以網路瀏覽級檔案免費提供非商業使用,提供民眾觀賞。
日治時期臺北工業學校特藏文獻圖表數位典藏計畫
發表日期: 2010-03-10, 點閱數: 7,165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計畫名稱:日治時期臺北工業學校特藏文獻圖表數位典藏計畫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圖書館典藏日治時期舊籍約11,500餘冊,一部分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日治時期的館藏書籍,另一部份則是抗戰後,接收自日本政府從中國大陸各地所收集的圖書資料,政府來台後便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託管。前者不乏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重要校史及有關日治時期工業教育與通識領域的資料;後者則包含許多抗戰時大陸地區史料,為研究當時社會與教育歷史者之重要資源,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而言也是重要學術資產,故擬設法予以搶救,並設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特有重要館藏資源。
鑑於近年陸續有各界對這批資料感到興趣,包括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李南海、楊麗祝、鄭麗玲等教授及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研究生等,還有無數的研究者或一般大眾均對此甚感興趣,因此若能從此特藏當中挑選珍貴且具有保存價值的資料進行數位化,對臺灣過去歷史的研究將會有所幫助,也更能切合數位典藏的目的與價值。
日治時期臺灣農業史料數位典藏計畫–第一期卒業報文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10-03-01, 點閱數: 5,041 , 加入收藏櫃
計畫單位:國立中興大學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日治時期臺灣農業史料數位典藏計畫 - 第一期卒業報文
中興大學成立歷史悠久,在日治時期大正八年(1919),臺灣總督府為開發臺灣農林資源,培養農林人才,設立「農林專門學校」,即為本校前身。昭和三年 (1928)總督府在臺北高等農林學校校址設立「臺北帝國大學」,同時將本校前身併入,改制為「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
民國九十四至九十五年配合圖書館新館落成,中興大學圖書館積極執行日治時期農林類資料之整理工作,陸續整理出<卒業報文>、<臺灣農業資料>。其中<卒業報文> 為當時學生所寫畢業論文,主要以臺灣農業主題為研究中心,其主要涵蓋範圍有臺灣植生、土壤、運輸技術、市場調查等,研究領域範圍甚廣,型態為「全手抄本」,這批獨特的珍貴資料,將當時重要研究文獻加以保存,均為研究日治時期農業變遷之重要學術資源,但因資料年代久遠、紙質脆弱,調閱使用易造成損壞,對資料的保存造成極大的影響。
因此,中興大學圖書館希望透過參與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達到文化保存及推廣教育利用目的,第一期擬將<卒業報文>進行數位化影像典藏, 並為資料逐一建立標準化可交換之「後設資料」(Metadata),建置館藏臺灣農業文獻史料資料庫,使該批深具臺灣農業文化特色之資料,能以資訊及網路 化方式即時供大眾查詢使用,支援相關學術之研究,使國家文化資產得以供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