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數位典藏-澎湖石滬形式與文化(Ⅲ)」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10-03-11, 點閱數: 9,775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計畫名稱:數位典藏-澎湖石滬形式與文化(Ⅲ)

 

 

計畫簡介:..

 

石滬捕魚為一種古老的世界性漁撈活動,根據文獻的記載,石滬的出現最早為新石器時代。歐美、日本、台灣、菲律賓、泰國、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等太平洋諸島都有石滬分佈。石滬是珊瑚礁棚漁業文化的特色之一,但並非每個地方均能有石滬,因為石滬具有特殊的構築條件;澎湖群島有近百個島礁,海岸線曲折蜿蜒長達320公里長,潮間帶淺棚寬廣,傾斜度小,潮差又大,玄武岩與咾咕石等石材又極易取得,於是利用天賦優渥的地理條件,在海田上造滬捕魚。

 

 

澎湖的石滬推估已有300多年的歷史,2006年的統計有587口,為全世界密度最高,數量最多的潮間帶大型結構物,堪稱台灣最有潛力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之一。本計畫旨在建立澎湖地區石滬相關資料與文物較完整之數位典藏資料庫。網站內容以澎湖587口石滬為主軸,將相關資料區分為「專有名詞」、「建築形式」、「產業」、「鳥瞰石滬」、「人文」、「信仰傳說」與「其他」七大主軸,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與教學素材。這當中包含500多座石滬的照片及基本資料、衛星定位、石滬測量數據、石滬的型態與演進、石滬結構、相關漁法與漁具裝備、3D飛行模擬影片、2D工程圖、石滬空拍影像及影片等,內容包羅萬象,為目前國內外資料最豐富之石滬線上百科。

(more…)

臺灣大學考古田野資料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9-09-09, 點閱數: 5,946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計畫名稱: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 

計畫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的前身為台北帝國大學時期之「土俗人種學講座」,基於該講座的教學與研究目的,在當時蒐集了大量台灣本土風俗文化相關之文獻與器物,實地考古發掘的收藏亦極具規模;而自光復後由臺灣大學接收以來,這些收藏與挖掘工作,亦未曾中斷。因此人類學系在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後,便規劃了五大重點項目,其中【1971-1999年考古田野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建檔】一項,便是在處理近二十年來,人類學系因教學需求所開設的考古田野課於歷年所參與發掘的相關遺址及其出土遺物,冀望藉由電腦數位化建檔的設計與資料庫的建立,一方面有助於相關教學課程的配合運用,另一方面亦能豐富台灣考古學的知識範疇。

 

目前首先進行的是墾丁國家公園地區內考古遺址的資料整理,數位化工程現階段執行的工作包括以下幾項:(1)遺址、文化遺物、結構、現象及生態遺留的發掘紀錄、裝袋紀錄等手稿掃描成 PDF檔;(2)遺址、文化遺物、結構、現象及生態遺留的相關發掘照片掃描建檔;(3)文化遺物及生態遺留的標本數位影像拍攝建檔;(4)遺址、文化遺物、結構、現象及生態遺留的屬性文字資料庫建檔。(5)「考古學資料查詢系統」網站的建置。

 

 

未來數位資料庫也將納入 GIS地理資訊系統,藉由不同屬性圖層的套疊(例如:遺址分布圖、地理區圖、等高線圖),可同時將考古資訊、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資訊,依使用者需求任意選取資訊種類並結合在一起運用,如放在同張圖上進行比對或分析;不僅有助於專業使用者的研究,亦能以較活潑的呈現方式幫助一般使用者認識台灣考古學的知識。以下便就這幾項數位工作進行流程說明。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考古田野資料數位化工作流程圖

 

 

 

 

 

一、考古發掘相關手稿 (一)制定掃描規格

 

於進行數位化工作之前,必先制定掃描的影像規格,如表一所示。相關手稿經調件整理後,先將文件分頁掃描成單一的 JPEG格式圖檔,再將同一份文件用 Adobe Acrobat連接起來,存成一份文件檔案。

 

 

表一

文字方塊: 等級 Class 檔案格式 File Format 檔名格式 File Name 解析度 Resolution 影像大小 Image Size百分比 壓縮比率 Reduction Rate 檔案容量 File Size
原始圖檔 JPEG/JPG DA_SK_P1L1_1_ex 300dpi/ppi 100﹪ 0 約 800KB
壓縮圖檔 JPEG/JPG DB_SK_P1L1_1_ex 72dpi/ppi 50﹪ 70﹪ 約 80KB
文件檔 PDF DD_SK_P1_ex.pdf 檔案容量視文件頁數而有差異 


  

 

※ 檔名格式之命名規則如下:

 

1.單一頁數原始圖檔(文件原始圖檔)

DA  __   SK _   P1L1 _ 1 _  ex .  JPEG/JPG     等級遺址代號坑號層位    頁數    內容檔案格式

2.單一頁數壓縮圖檔(文件壓縮圖檔)

 

文字方塊: DB _ SK _ P1L1 _ 1 _ ex . JPEG/JPG
 等級 遺址代號 坑號層位 頁數 內容 檔案格式 
3.已結合成一整份文件(文件 PDF檔) 
DD _ SK _ P1 _ ex . PDF 
 等級 遺址代號 坑號層位 內容 檔案格式 


 

 

(二)清點與初步處理

 

將欲進行數位化的相關遺址發掘紀錄、裝袋紀錄等手稿找出並清點數量,大約估算出各份文件的總檔案大小(原始一頁約800K*總頁數;壓縮後一頁約 80K *總頁數)。同時檢視手稿的清晰度,若未盡理想(例如:紙張泛黃、字體模糊等),則先將之影印以去除泛黃汙點並加深字跡。最後則分類建檔。

 

圖一、清點原始手稿件數

圖二、處理建檔後的手稿

 

 

(三)掃描

 

 

SM8700高階掃描機。

 

 

軟體設備:PhotoImpact或 PhotoShop修圖軟體。

 

依掃描規格設定各項數據後開始掃描,待掃描完成後先存成不壓縮的原始圖檔,再另存新檔以進行檔案壓縮的動作(可加速檔案讀取速度),在壓縮同時亦會檢視壓縮後檔案品質是否失真,在不失真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壓縮比率。因此掃描一次會同時存有兩種規格的檔案。

 

圖三、掃描文件

圖四、使用修圖軟體壓縮檔案大小

 

 

(四)另存 PDF檔

 

 

一份文件的各頁均掃描成單一 JPEG檔後,再利用 Adobe Acrobat將壓縮過的每頁單一檔案連接成一份完整的文件檔,以利使用者查詢。

 

圖五、使用 Adobe Acrobat連接個別圖檔為一份文件

 

 

 

(五)備份檔案

 

掃描累積完成一定數量後,便將原始圖檔與文件檔分別燒錄至光碟中以進行備份工作,並匯入資料庫中。

 

二、考古發掘照片(一)制定掃描規格

 

 

表二

文字方塊: 等級 class 檔案格式 File Format 檔名格式 File Name 解析度 Resolution 尺寸 Image Size用像素 pixel計算 壓縮比率 Reduction Rate 檔案容量 File Size 
1.典藏級暨商務級 JPEG / JPG PHA_SK_W001 PHA_SK_S001 PHA_SK_A001 300 dpi/ ppi 寬 600像素 0 約 300KB 
2.公共級 -大圖 JPEG / JPG PHB_SK_W001 PHB_SK_S001 PHB_SK_A001 72dpi/ ppi 寬 600像素 原大小的 50﹪ 約 30KB
公共級 -小圖 JPEG / JPG PHC_SK_W001 PHC_SK_S001 PHC_SK_A001 72dpi/ ppi 寬 100像素 原大小的 50﹪ 約 10KB


 

 

※影像尺寸,以寬的定義為圖檔的最小邊。

 

  

 

 

 

 

 

※檔名格式之命名規則如下:

 

 

1.傳統照片典藏級暨商務級

 

 

PHA _ SK _ W001 _ JPEG/JPG照片等級遺址代號照片編號檔案格式

 

 

2.傳統照片公共級-大圖

 

 

PHB _ SK _ S001 _ JPEG/JPG照片等級遺址代號照片編號檔案格式

 

 

3.傳統照片公共級-小圖 PHC _ SK _ A001 _ JPEG/JPG

 

 

照片等級遺址代號照片編號檔案格式 註:W→發掘工作照 ;S→遺址坑位照 ;A→遺物照。 (二)清點與提件

 

將欲進行數位化的遺址當時發掘所拍攝的照片,包括遺址本身、發掘坑層、發掘工作情形、特殊現象或墓葬、遺物出土等照片,挑出合適的照片,進行清點並建檔。

 

圖六、挑選照片

 

 

(三)掃描

 

 

SM8700高階掃描機。

 

 

軟體設備:PhotoImpact或 PhotoShop修圖軟體。

 

依掃描規格設定各項數據後開始掃描,待掃描完成於存檔時進行檔案壓縮的動作(可加速檔案讀取速度),在壓縮同時亦會檢視壓縮後檔案品質是否失真,在 不失真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壓縮比例。因此掃描一次會同時存有三種規格檔案。

 

圖七、掃描照片

 

 

(四)備份資料

 

掃描累積完成一定數量後,便將典藏級圖檔燒錄至光碟中以進行備份工作;至於公共級則與查詢系統一起備份。

 

三、考古遺物影像

 

 

(一)標本提件

 

將已編號或已屬性數位化建檔完成的文化遺物或生態遺留,自收藏櫃中,依坑位順序提領適當的件數,排好置於標本暫存架中準備拍攝。

 

圖八、自考古遺物專用標本收藏櫃中提件

圖九、排列於遺物暫存架中

 

 

(二)前置作業

 

 

1. 裝置桌上型翻拍架(小件標本)或至專用攝影棚拍攝(大件標本)。

 

 

2. 設定相機(設定值如表三)。

 

 

3. 將相機架好於翻拍架。

 

 

4. 鋪設墊布,並準備好比例尺、色卡、號碼牌。

 

圖十、設定相機

 

 

(三)拍攝

 

 

1. 將標本置中,依序放置比例尺與色卡、號碼牌,打燈光,開始拍攝。

 

 

2. 較立體的標本(例如:石錛、貝殼),拍攝前、後、上、下、左、右共六面。

 

 

3. 較平面的標本(例如:陶腹片),拍攝內、外兩面。

 

圖十一、遺物數位拍攝

 

 

(四)修改、存檔、備份

 

 

將數位相機之記憶卡內容傳輸至電腦中儲存,依序編好檔名;再以修圖軟體存成三種的規格的圖檔(如表三),最後再燒錄至磁片中備份與匯入資料庫。

 

文字方塊: 等級 class 檔案格式 File Format 檔名格式 File Name 解析度 Resolution 尺寸 Image Size 用像素 pixel計算 壓縮比率 Reduction Rate 檔案容量 File Size
1.典藏級暨 商務級 JPEG / JPG DPA_OLP2A02N02801_1 72 dpi/ ppi 寬 800像素 0 約 500KB
2.公共級 -大圖 JPEG / JPG DPB_OLP2A02N02801_1 72dpi/ ppi 寬 600像素 原大小的 80﹪ 約 50KB
公共級 -小圖 JPEG / JPG DPC_OLP2A02N02801_1 72dpi/ ppi 寬 100像素 原大小的 50﹪ 約 10KB


 

 

※影像尺寸,以寬的定義為圖檔的最小邊。

 

 

 

 

 

※檔名格式之命名規則如下:

 

1.數位照片典藏級暨商務級

 

 

DPA _ OLP2A02N02801 _ 1 . JPEG/JPG數位照片等級遺址區域坑位層位編號檔案格式

 

 

2.數位照片公共級-大圖

 

 

DPB _ OLP2A02N02801 _ 1 . JPEG/JPG 數位照片等級遺址區域坑位層位編號檔案格式

 

 

3.數位照片公共級-小圖

 

DPC _ OLP2A02N02801 _ 1 . JPEG/JPG數位照片等級遺址區域坑位層位編號檔案格式

 

 

四、考古資料屬性數位化

 

 

(一)制定後設資料標準

 

針對不同的數位材料內容來設計與填寫「需求欄位建置及需求欄位屬性表單」。表四、陶器欄位表單

 

 

(二)清點與核對

 

 

將欲進行數位化遺址的遺物搬至工作室拆箱,對照遺物發掘紀錄加以清點。

 

圖十二、拆箱與清點

 

 

(三)清洗與篩選

 

 

將標本自原收藏箱中拿出整理,加以清洗並初步篩選特殊標本。

 

圖十三、清洗標本

 

 

(四)標本的裝袋與歸位

 

將標本(包括文化遺物、生態遺留)自原收藏箱中拿出整理,參考原始發掘紀錄與裝袋紀錄手稿,依其出土的遺址、坑位、層位、標本種類順序,重新裝袋、編袋號、清理遺物,之後將新裝袋的標本歸位至考古遺物專用數位化標本整理櫃裡。

 

圖十四、重新裝袋與編袋號

圖十五、歸位至考古遺物專用標本收藏櫃

 

 

(五)建立初步收藏清冊

 

 

記前述標本的新編袋號與其存放位置,建立初步的標本收藏位置清冊。

 

圖十六、輸入標本收藏位置清冊

 

(六)文化遺物屬性鍵入

 

將欲進行數位化的遺址之文化遺物自收藏櫃中依坑層順序選件,提領適當數量並排列於標本暫存架上,以方便進行屬性登錄工作。

 

之後依照前述制定的欄位進行文化遺物屬性登錄工作,順序如下:

 

 

1.       編號:使用無酸液態標籤、無酸筆爲遺物上編號。

 

 

2.       出土資料:參考發掘紀錄、裝袋紀錄等相關文獻填寫。

 

 

3.       測量:使用電子量尺、電子磅秤、電腦測量軟體、摩氏硬度標本等,測量遺物長度、重量、硬度等屬性。

 

4.       觀察:使用光學實體顯微鏡觀察遺物原始組成或摻合料成分、顆粒大小、密度;以及遺物製作技術。

 

5.       收藏:依標本收藏位置清冊填寫遺物存放位置,以利未來遺物提領作業。

 

圖十七、使用無酸液態標籤、無酸筆為遺物編號

圖十八、使用電子量尺、實體顯微鏡測量與觀察

圖十九、利用 CCD接頭將觀察影像傳至電腦

圖二十、測量軟體計算成分顆粒的直徑與面積

 

 

(七)生態遺留屬性登入

 

依照前述制定的欄位進行遺址出土的生態遺留物屬性登錄工作,順序如下:

 

 

1.出土資料:參考發掘紀錄、裝袋紀錄等相關文獻填寫。

 

 

2.比對:比對生態遺留的種類、年齡分布、生長季節。

 

 

3.計算:測量各類生態遺留在各坑、各層的個體數、總重量、分布情形 等統計資訊。     4.收藏:填寫生態遺留存放位置,以利未來遺物提領作業。

 

 

1.環境:蒐集與參考遺址所在該區之地理、地形、地質等鍵入環境資訊。參考發掘紀錄,登錄遺址面積。

 

 

2.內容:詳細登錄該遺址出土的各項文化遺物、生態遺留種類、結構、現象等。

 

 (八)遺址屬性登

 

 

依照前述制定的欄位進行遺址屬性登錄工作,順序如下:

 

3.相關說明:列出與該遺址有關的相關研究計畫、研究史、參考文獻。

 

 

(九)備份資料每累積至一定的資料數量,便進行備份工作,避免資料流失。

 

圖二十一、製作數位典藏備份專用光碟

 

 

五、「考古學資料查詢系統」網站的建置 (一)設計初步的網站架構與網頁配置

 

 

將各類資料群依不同主題區分其在本查詢系統中的層級,並規劃網頁的呈現方式。

 

遺址

文化遺物

 

生態遺留

 

 

(二)開始建置網站與設定連結

 

1. 依網站架構的層級,由上至下逐一完成各查詢網頁的版面。

 

 

2. 待完成後便開始撰寫查詢程式碼,使網頁可正確抓取各類資料庫。

 

(三)測試資料庫系統查詢功能

 

 

1.       於網站中測試資料庫查詢功能是否連結正確。

 

 

2.       若無誤,則開始將所有已建檔的資料匯入資料庫中。

 

(四)資料庫更新之後陸續新增的資料便直接儲存於資料庫中,加速資料更新速度。

 

 

(五)定期資料庫備份工作定期備份整套資料庫。

 

 製作單位: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

 

 

文字撰寫: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計畫助理 陳思儀小姐

 

 

 

 圖片拍攝: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計畫助理 陳思儀小姐

 

 

 圖文編輯: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考古主題小組助理黃如足、溫淳雅

 

感謝: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1971-1999年考古田野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建檔】之計畫主持人陳瑪玲教授撥冗指導,以及參與相關人員之協助拍攝,特別致謝。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 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9-09-09, 點閱數: 6,416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

 

計畫名稱: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台灣中部考古學蒐藏數位化

 

計畫簡介

由於台灣近年來公共建設快速發展,考古遺址大量遭受破壞,但這些珍貴的考古標本,除了少部分發表在正式學術報告及展示之外,大部分都典藏在公家及私人的蒐藏庫之中,外人無從得見,也無法加以觀察及研究。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自成立「人類學組考古學門」以來,即以台灣考古學的調查與研究為主要的工作目標。研究範圍遍及全島,但因地利之便,大部分集中在台灣中部地區,包括苗栗縣、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本計畫針對許多史前遺址與少數歷史時代的遺址,進行地表調查及田野發掘,採集了大量考古遺物,並累積了許多遺址與遺物的相關資料,包括文字紀錄、照片、標本圖、地圖、測量圖、探坑圖,甚至發掘實況錄影紀錄等。

 

將台灣考古遺址出土或採集的遺物,以及脈絡資料,進行數位化典藏,可以更有效的管理與典藏,而且將史前人們的生活方式加以復原,可提供專業考古學學者、民間文史工作者及一般民眾,透過網路共用博物館中的珍貴蒐藏資源,無論對學術研究或社會教育方面,都有極大的助益。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的工作目標是將中部地區(主要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重要的史前遺址資料,建立數位化檔案供學界、行政機關以及工程單位查詢。內容包括文字資料、地圖、遺址照片、標本照等,以文獻資料及人類學組過去調查資料為基礎,並以田野調查資料加以補充。 此計畫擬將台灣中部地區五個主要的史前文化,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大馬璘文化、番仔園文化及大邱園文化的已出土代表性標本及田野發掘的資料,進行數位化典藏。另者進一步將科博館經由發掘或地表調查,所獲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遺址之清朝漢人文化標本,進行數位化典藏。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主要的工作項目如下:  

 

一、考古學標本資料數位化

 

科博館的考古學標本,是無可取代的重要國家文化資產。收藏研究之類別包含:考古遺物、生態遺物及考古遺跡複製模型。

 

 

二、資料檔案數位化

田野調查及發掘紀錄檔案、影像紀錄、平面測量圖、剖面測量圖及複製模型等。

 

 

三、史前工具及人骨復原數位化

根據考古遺址出土的大量史前遺物及人體骨骸,可以進行對史前人的面相及工具的全貌和使用的方式來復原,並以數位化顯示其結果。

 

 

四、史前人生活環境及聚落復原數位化

根據考古遺址以及史前遺物、生態遺留與遺跡的各項資料,可以試圖復原史前人的聚落及生活環境,並以數位化顯示其結果。

 

由於此計畫累積了數量龐大的標本與田野資料,依其各種標本資料類型之數位化需要,進行各種程式的製作。茲將典藏標本不同的器類物件(諸如陶器、石器、瓷器、銅器)進行各種數位化工程,並於事前規劃相關標準作業程序(SOP),再依次進行「紋飾拓印」、「陶瓷器復原」、「手繪標本復原圖」、「Photoshop繪標本黑白圖」、「標本數位拍攝與影像修整」五大類(請參考數位化工作流程圖)。

 

隨著科博館逐年所發掘的文化遺址,陸續將完成上述的數位化物件之外,最後亦整合這些標本資料、考古文獻資料、數位影像資料以及文字相關資料等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並以網頁呈現典藏精華【考古資料庫】,以提供一般大眾來檢索相關知識單元或對考古學有興趣之士進行線上知識學習。以下綜合上述所有的數位化工作流程,依序納入數位化前置作業、數位化影像處理、後端系統開發管理三大流程加以介紹。

 

其中,前置作業包括數位化素材整理及準備、拓印及復原工作、前端 Metadata資料輸入等工作。數位化影像處理則針對典藏品元件進行掃描、拍攝、2D動畫、3D復原模型等數位化工程。後端系統開發管理則結合 Metadata資料組織分析、XML匯入/匯出功能、批次轉入數位典藏內容管理系統(DMCMS),以完成最後的網頁呈現。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流程圖

 

 

 

一、數位化前置作業

(一)標本清洗與篩選

在數位化之前,考古研究或內容建立的相關人員,蒐集並整理田野現場所挖掘的標本,篩選出需要數位化的典藏品,並依不同遺址所發掘的標本類型和特徵,進行標本清洗工作。

 

 

 

 

(二)標本編號

 

其後,待標本晾乾,再依各個文化遺址進行標本編號,編號後的標本須平行錯開不可疊放。

 

                                                    圖二、標本編號

 

 

(三)相關表單製作與內容填寫

 

配合 Metadata所設計的欄位,同時整理出器物標本缺少之資料,使用電子量表、圓周量表、磅秤,填寫相關規格、重量等欄位值,以方便日後尋找資料及建檔。

 

 圖三、標本測量(示範者:何佳修)

 

 (四)資料建檔

 

在數位化之前,由研究人員蒐集各種考古文獻資料,再由助理彙整後,將欲數位化的標本文字資料輸入 MS Excel資料庫中。

 

 

                                                         圖四、標本基本資料建檔

 

 

(五)標本清點

 

根據架位清點標本,將欲拍攝(或需要數位化工程)的標本置於推車架上排好。其中須按編號放置標本盒內,以俾於清點工作的掌握。

 

                                                   圖五、標本清點

 

 

(六)挑選標本與提件

 

最後,依其數位化需求挑選標本,並依不同物件的數位化工作形式,進行合適的標本選樣,茲將各類型標本的挑選原則說明如下表:

 

 

 

(七)數位化物件初步處理

 

1. 拓印紋飾-挑選帶紋飾陶片、制錢

 

 
 

 1) 工具準備

 

 

正式拓印前的準備工作須完成下列事項:

 

 

1  裁切棉紙,紙約略大於紋飾面,上下留天地,左右留寬約五公分的空間。

 

 

2 白芨片調冷水並攪拌均勻。

 

 

3  磨墨使墨色更為飽和。

 

 

4   準備拓包,若有不同尺寸的陶片可做不同的拓包,製作材料為:海綿、棉布、橡皮筋。

 

 

5 以上拓具,包括棉紙兩塊、水彩筆兩枝、白芨少許、墨碟(裝盛墨汁用)、墨汁少許(可用市面上的瓶裝墨汁)、小拓包兩個。

 

2) 開始拓印與過程拍攝

 

 

進行拓印時,依下列步驟細心製作陶紋飾。

 

 

1 備妥白芨水(白芨水為黏著劑與保護膜)。

 

 

2取一枝水彩筆,將調好的白芨水,塗抹在被拓印之紋飾表面上。

 

 

3依序將兩塊棉紙蓋在紋飾上方。

 

 

4  以乾的水彩筆垂直拍打棉紙,使棉紙與陶片密切貼合。

 

 

5左右手各拿一個拓包。

 

 

6    以左手拓包沾少許墨汁。

 

 

7 次以左手拓包,輕輕拍打右手拓包。

 

 

8  最後將右手拓包以輕拍的方式,拍打棉紙,拓印紋飾。

 

 

9   完成拓印:在不傷紙的情形下,將棉紙取下,即是完成的作品。

 

 

10拍照:完成拓印後,以數位相機 1536*2048 dpi的規格拍下紋飾照片。  (註:本文所記之拓印方式,是屬於「乾拓法」之應用方法。)

 

 

 

2. 器型復原─挑選可復原之陶罐、瓷器

 

以大馬璘文化為例,與容器相關的部件名稱,大致有口緣、缽口、折肩、陶把、陶耳、腹片、圈足、蓋鈕等

 

 

1) 殘片清理與資料核對

 

先將殘片依顏色、質地分組,讓搜尋範圍縮小。若陶片愈殘破,復原程度的困難度也就愈高。

 

 

 2)拼湊

 

拼湊實際上可視為一個預備動作,選取考古挖掘分裝入袋之標本,理出一個大樣。經過此程式,原器的雛型即可底定。接下來的依循方式,是要先找出確定的器底或口緣,依大處著手,選擇比較大的破片先予拼湊成型。

 

 3) 拍攝紀錄

 

配合數位典藏需要,凡是在進行復原工作的前後,都應將修復過程拍照記錄存檔,以便往後查閱。

   

   (4)黏合

 

修復時,一定要對此器物忠實保有它原有的原貌、原狀。其修復過程中所採用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經被證明過行之有效的,才可以使用在復原過程。至於來歷不明的材料不可使用在復原器物上,以免損壞文物。

 

當每一件破損陶、瓷拼湊好之時,黏合程式才正式的次第展開。而正式黏合所使用的黏合劑,應把「可逆性材料」列入考慮,接著就是耐心和細心,以及慢工出細活地將殘片黏合起來。

 

 

5) 以石膏填補缺口與整平

 

前置工作,先準備油土、塑膠碗、石膏、木棒、水彩筆、刮刀。並由具備專業水準的修復人員進行復原技術,復原步驟如下:

 

1 先將陶片拼黏復原器型。

 

2 將油土桿平。

 

 

3 以油土從內側封住缺口。

 

 

4以塑膠碗調石膏準備修復缺口。

 

 

5 將石膏調勻。

 

6 將調好的石膏倒進缺口。

 

 

7以調拌刀上石膏。

 

 

8 石膏七、八分乾後,進行石膏表面修平工作,先以水彩筆抹平石膏表面。

 

 

9 次以修胚刀修整石膏。

 

 

10清理缺口周圍被沾污的部分。

 

 

11修補下一個缺口。

12完成陶罐修復。

 

 

 
 
 

 

 二、數位化影像處理 (一)標本拍照

 

拍攝前,先準備好數位相機、翻拍架、比例尺標、黑色絨布、反光板等拍攝道具。同時,考量各種數位化物件之標本大小、殘缺程度不同的石鏃、陶環、石刀、石鋤、石片器、陶器、瓷器等,調整拍攝距離並選定確定的角度,然後以 1536*2048dpi之規格拍攝其影像。

 

圖十、以數位相機拍攝標本(示範者:汪瑞娟)

 

 

(二)擷取石鋤、石片器數位照檔

 

連接電腦,開啟 Photoshop軟體修整數位影像,以畫質清晰、局部重點清楚為依據。

 

圖十一、使用 Photoshop修整數位影像(示範者:汪怡萱)

 

 

(三)數位照檔案修整及存檔

 

由於「石器」、「陶器」標本,容易污損黑色墊布,所以影像檔去污工作不可免除。以 Photoshop軟體修整時,注意尺標白邊、去雜點、去污,並以「真、善、美」為指標作原尺寸的存檔。(此項是針對彩色數位拍攝所做的處理)

 

在修整石鋤、石片器數位照方面,選擇較突顯的局部重點為主要焦距,於Photoshop軟體修改原照片屬性,另存成 300dpi灰階檔,最後以燒錄機備份至光碟中。(此項是針對點描圖及黑白影像所做的處理)

 

(四)數位照沖洗

 

為配合不同的數位化物件典藏需要,將紋飾拓印、可復原之陶瓷器、手繪標本線圖等影像拍攝,經過數位沖印機器,洗成 4*6規格的照片,並採書面存檔。

 

 

(五)其他標本數位化進階處理

 

 

1. 手繪標本復原圖

 

1) 標本拍照與數位照沖印

 

挑選適宜復原的標本等級,如石鏃、陶環、石刀等,於標本拍照、數位照沖洗之後,進行徒手繪製點描圖。

 

2) 手繪製點描圖

 

準備標本照片、描圖紙、尺標和 0.1mm0.3mm0.5mm1.0mm的代針筆,並參照實體標本與數位照片來繪製復原圖,描繪時以點數清晰、局部重點清楚為主。

 

 

圖十二、手繪點描圖

 

3) 點描圖掃描存檔

 

 

啟動掃描器,同時打開 PhotoImpact軟體,並以 300dpi灰階儲存影像檔。

 

 

4) 標本照片編目

 

針對拓印紋飾、陶瓷器復原圖、標本數位拍攝之照片進行編目工作,由於標本之編號目前仍有跳號情形,同時在 ACDSee軟體仍無法達到非連續編號的情況下,目前則採用 Word作業軟體來進行建檔;又礙於批次作業難以解決的問題,故以人工單張來處理。

 

圖十三、標本照片編號

 

 

5) 標本歸位

 

最後,將標本放入標本盒上,然後放置推車架,依照原蒐藏庫位址歸檔上架。

 

圖十四、標本歸位至蒐藏櫃

 

 

2. 製作 2D動畫檔(拓片紋飾、陶瓷器復原)

 

 

首先將照片的電子檔依流程排序,其次設定播放秒數、插入文字說明、預視效果。待確認完成後,以*.gif格式存檔。

 

圖十五、製作 2D動畫檔 另外,製作時須注意播放速度不宜太快,建議採 50/100秒以下即可。

圖十六、測試 2D動畫檔的播放速度

 

 

3. 製作 3D復原模型(陶、瓷器)

 

依數位典藏需要,選擇具有研究價值及美感斐然的破損陶、瓷器,進行 3D模型的復原工作。先將局部損壞的陶、瓷器,於 MAYA軟體中建立各種曲線模型製作。

 

圖十七、製作3D 復原模型(示範者:賴俊傑) 接著,比對原器之破損器面和器身,進行各種角度的修整。

圖十八、修整 3D模型的各角度(示範者:賴俊傑)

 

 

另外,若有特殊的紋飾也一併模擬建構起來。

 

圖十九、3D模型之紋飾建構

 

最後,比照 3D外觀模型所建構的全貌,輸出紙本樣之後存檔,以便於日後匯入典藏管理系統提供多媒體教學、研究之用。

 

圖二十、輸出 3D模型紙本並比照螢幕

 

 

 

三、後端系統開發管理 (一)建立

Metadata欄位資料

 

1 Metadata制定與欄位分析

 

依標本文字、文獻等相關背景研究,將文字敘述作一深入分析後,並配合數位典藏之分類,進行 Metadata欄位相關資訊分析。

 

2 Metadata欄位著錄

 

數位典藏品經典藏管理人員之初步分類與儲存後,將欲數位化之後設資料交由數位化人員,並依循 Metadata所制定的規範,一一著錄到對應欄位上。

 

圖二十一、建立 Metadata欄位資料(示範者:黃琇娟)

 

 

(二)資料庫系統開發

 

 

1) 開發系統

 

將所有分析完成的資料存檔,並由館內尋求資料庫廠商共同合作開發「作業平台」,以符合博物館數位典藏的一套管理系統。

 

2) 資料庫內容建置

 

將各學門所完成的文獻資料暫存在 CD-R內,同時透過「作業平台」軟體,匯入館內的資料庫中備用。

 

3) 整合影像資料與標本資料

 

影像資料方面,可從作業平台系統上,鍵入「圖說、版權、建立日期」等欄位,此欄位比照「照片」模式即可。其次,將標本圖檔及標本後設資料,鍵入資料庫中。

 

 

(三)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

 

 

1) 建立典藏知識單元

 

建置數位典藏知識單元的內容,配合各標本之 Metadata,包括考古文化遺址、類型、材質、用途等資料,以便使用者在數位博物館中搜尋、瀏覽考古標本的各項資料。

 

圖二十二、建置數位典藏知識單元

 

2) 匯入數位典藏內容管理系統(DMCMS

 

將文字資料以 FrontPage做成*.html檔,同時串連數位化影像資料,一起上傳至科博館的數位典藏管理系統上。

 

圖二十三、上傳文字資料至數位典藏管理系統

 

 

(四)網頁組成建置

 

1) 查詢已匯入的資料庫資料

 

將已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的文字資料、文獻資料、標本影像、考古照片從資料庫中擷取出來。

 

圖二十四、查詢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的資料

 

 

2) 套入網頁版型

 

依據影像數量及尺寸大小,選取畫面協調的網頁版型,進行套版工作。

 

圖二十五、網頁套版

 

3) 建立網頁架構與考古遺址分類群

 

依考古學分類架構,將數位典藏成果建立成一般民眾可瞭解的分類群組。最後依館內資訊組提供的框架分別建置,並將其上傳至網頁上。

 

圖二十六、建立考古遺址網頁之分類群

 

4) 檢視網頁呈現

 

最後,將網頁呈現出來,並檢視內容有無錯誤之處,同時也進行網頁介面的測試。

 

圖二十七、檢視網頁

 

 

製作單位: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文字撰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考古主題小組助理黃如足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汪瑞娟小姐

 

圖片拍攝: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考古主題小組助理 陳嘉萍、陳秀華

 

 

部分圖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圖文編輯: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考古主題小組助理 黃如足

 

感謝: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之計畫主持人 何傳坤老師、共同主持人劉克竑老師撥冗指教,以及考古學門相關人員協助拍攝,特別致謝。

 

台灣創用CC計畫徵軟體工程專才

發表日期: 2009-05-14, 點閱數: 8,019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台灣創用CC計畫徵軟體工程專才
Creative Commons Taiwan Seeking Software Engineers
(more info)

台灣創用CC計畫 (Creative Commons Taiwan) 誠徵全職軟體工程專才一位,全責規劃、建立、與維持計畫所需的資訊系統,並與美國 Creative Commons 技術團隊保持聯繫及合作。您需具備高度的資訊技術能力,熟悉相關的資訊網路標準,善用自由軟體套件與網路服務、並對資訊、法律、文化、社會經濟的互動發展保持高度興趣。

(more…)

「穿越古今 跨足中外」—數位典藏與數位圖書館現況及發展研討會

發表日期: 2009-04-22, 點閱數: 6,234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金門

擁有豐富而精緻的傳統閩南式建築及西式洋樓,

建築工法細緻,保存狀態良好;

而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在島上刻畫了獨樹一幟的歷史過往,文化資產相當可觀,

深具永久典藏價值。

此次,金門技術學院圖書館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共同合作,

期望能藉由探討數位化與圖書資訊相關議題,

廣數位化概念及運用,促進金門縣產官學三方共同加入,

進而透過網路突破時空限制,達到與世界零時差、零距離的交流互動。

(more…)

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推廣工作坊系列活動 —「2008影音多媒體推廣工作坊」

發表日期: 2008-12-04, 點閱數: 12,074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影像與聲音記錄了一個國家、民族各種層面與狀態,並具重要的文化遺產價值,因此為搶救瀕危的影音資料,各國無不預防性成立電影、影音資料館加以保存。 位於奧地利的Phonogrammarchiv(維也納聲音檔案中心)創立於1899年,隸屬於奧地利科學學院,為全球最早的影音典藏研究單位,收藏各式聲音史料,並於2001年納入更多影像資料,對影音資料的處理方式不僅有深厚基礎且具前瞻性。今年極榮幸能邀請到Phonogrammarchiv的Dr. Dietrich Schüller講述影音典藏相關議題與保存策略,並邀請專業錄音師現場進行錄音教學與經驗分享,精彩可期,不容錯過!

竭誠歡迎數位典藏相關實際執行數位化工作,以及對影音多媒體典藏有興趣之相關單位人員一同參與。全程完成課程者,並可取得由Phonogrammarchiv(維也納聲音檔案中心)核發之國際級研習證書,為您的學習經驗再次拓展國際視野!

 

時間:2008年12月16—17日(週二、三)‭ ‬9:00 ‬‭— ‬17:00
‭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大樓 二樓 演講廳R201(校本部圖書館區)

 

指導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主辦單位: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活動‭‬策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院 / 民族音樂研究所
協辦單位:國家電影資料館
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臺灣音樂中心
教育部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之人文數位教學計畫─音樂數位典藏與創作學程

(more…)

數位典藏學術資料庫系列講座(一)台灣文史資料庫應用

發表日期: 2008-08-19, 點閱數: 7,182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數位典藏學術資料庫系列講座(一)

台灣文史資料庫應用

一、活動宗旨:

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推動下,國內各重要學術研究機構、文物典藏單位,以及各公開徵選計畫之典藏單位,將其擁有的特色文物進行數位化;目前已建置約九十個主題網站,涵蓋台灣人文、社會、自然等多樣性的豐富內容。希望藉由「數位典藏學術資料庫系列講座」的活動,開啟數位典藏與學術應用的交流對話環境,期待這些包羅萬象的珍貴資源得以被社會大眾善用及拓展下去。

 

本系列講座即日起將於每個月底舉辦一次不同主題課程,並擴大與全台各地的相關學校系所合作。透過各個富有特色的數位典藏單位計畫網站以及資料庫之建置,分享不同領域的典藏成果在學術研究的經驗與應用實例。介紹研究者如何藉著這些資源成果進一步從事學術探討;學生族群又該如何應用這些知識豐厚自己學習的領域。

 

二、時間:97年8月27日(星期三) 下午13:30~16:30

三、地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4會議室

四、講師:

  (more…)

台灣手語影像辭典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6,218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台灣手語之研究-音韻、構詞、句法與影像辭典

 

計畫簡介

 

該計畫的目標是對台灣手語做一個最完整的描述及分析,包括編纂一部有學術與實用價值的參考語法書,以及製作一部架設在網際網路上的數位影像辭典。計畫執行期間為民國90年8月1日至94年12月31日。

 

該計畫是由戴浩一教授負責統籌、規劃、執行和督導。蔡素娟教授和麥傑教授負責計畫中音韻、構詞與心理語言學實驗的部分,戴浩一教授和張榮興教授負責詞彙與句法的部分,蔡素娟教授負責數位影像辭典的編纂,而電機所陳自強教授則負責數位影像辭典的網站架設。

 

本數位化工作流程主要介紹數位影像辭典之編纂與網站架設相關流程。本數位影像辭典目前約收錄有4500個詞項(包括中文及英文兩個版本),辭典內容會陸續擴增。

 

(more…)

國立台灣大學 動物博物館典藏數位化計畫數位化 工作流程圖文說明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498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簡介

 

本計畫屬於台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之子計畫之一,總目標在於有系統地收集與整理台灣野生動物的資料,以建立台灣野生動物之數位化資料庫,並依據此資料庫,建立以Internet的WWW為基礎之資料存取系統,供作未來學術研究、學術資料查詢、標本資料交流、生物多樣性教育及大眾自然保育教育之用。

 

本計畫的主要工作項目包括現有動物標本之整理與建檔、標本新增與補充、博物館館藏系統之建立、動物資料數位化、SQL資料庫查詢系統之建立、Internet 網站之架設與維護和Internet WWW系統之建立等八大項目。

 

本計畫五年內將完成台灣野生動物資料之建檔工作,包括哺乳類70多種(92年度)、鳥類400種(91~93年度)、爬蟲類80種(93~94年度)、兩生類30種(91年度)、淡水魚類80種(95年度)、仔稚魚1500多種(94~95年度)、蚯蚓30種(93年度)。資料數位化的項目內容包括動物實體標本、骨骼標本、動物生態照片、叫聲資料之數位化和野外錄影資料。整理每一種動物的分布資料也是本計畫的重點,預估計畫完成時,各種動物分布地點的資料量總計達100 GB以上。成果將在專屬網站上進行介紹,以網頁互動式資料庫查詢系統展示並完成一個以SQL為基礎的資料庫查詢系統,和一個以Internet為基礎之WWW資料存取系統,使本土野生動物資料,得以在網路上便捷地被查詢利用。

 

(more…)

【長期徵稿】數位島嶼電子報 長期徵稿啟事

發表日期: 2008-07-06, 點閱數: 17,442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數位席捲世界,

 

島嶼因典藏而更加豐富。

 

數位島嶼電子報長期報導數位典藏的相關資訊,

 

如果您有任何觀察、看法、分析、批評,

 

歡迎來稿和我們分享。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