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觀察室歷史文章’
星期三, 四月 24th, 2013
文/褚如君
「色彩認知」是一個複雜而又極有意義的話題,這問題既需要用專業面對,卻也簡單存在於日常生活感知之中。
對於色彩,每個人因生長背景而有不同的喜好與體認。因為自然環境透露的色調,因為空氣裡瀰漫的氣氛,因為光的不同折射角度,不同的色溫與色韻經過人類長程的歷史與文化發展下,對於顏色的認知與其背後所被賦予的喻意和聯想則有所差異。對人們來說,顏色等於是過往的生活面貌與文化軌跡,它牽引的其實是感性層面的事物:那是人們的生活經驗、記憶與文化傳承。 …詳全文
文章分類: 觀察室歷史文章 | 回應:0人 »瀏覽:785人次
星期三, 四月 17th, 2013
文/林巧湄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保存自然的此時此刻
座落於南投縣集集鎮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下稱特生中心),自1992年7月成立至今,持續進行台灣地區生物資源的調查研究與資料庫建立工作,並針對稀有及瀕危物種進行種原蒐集及復育研究,堪稱維護台灣自然資源的翹楚 …詳全文
標籤: 數位化, 特生中心, 科學插畫, 藝術, 陳桂珠
文章分類: 藏品的故事, 藝術與圖像, 觀察室歷史文章 | 回應:0人 »瀏覽:1,991人次
星期三, 四月 17th, 2013
文/朱耀沂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榮譽教授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朝將台灣納入版圖,過了近四十年,康熙61年至雍正元年(1722-1723),首任巡台御史黃叔璥巡檢台灣各地,刊行他的旅行見聞錄─《台海使搓錄》(全8卷)。書中有關昆蟲的記述不多,但在卷三〈赤嵌筆談.物產〉之項,有「鄉間亦有捕蟬,紙裡煨熟以下酒者」這麼一句 …詳全文
標籤: 昆蟲, 生物, 蟬, 食蟲
文章分類: 生物與自然, 藏品的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回應:0人 »瀏覽:2,663人次
星期二, 四月 16th, 2013
文/何立德
現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你曾在自然地景中聽過哪些聲音呢?波浪沖刷礫灘,礫石滾動相互碰撞,隆隆作響。急湍衝擊河中巨石,發出陣陣嘩啦。寂靜的洞穴中,從洞頂墜落的水滴,響起滴滴回聲。但是從泥漿中發出「咕嚕~~咕嚕~~咕嚕~~」或「啵!啵!啵!」奇怪的聲響,是哪種自然地景發出的聲音啊? …詳全文
標籤: 地景景觀, 泥岩, 泥火山, 海洋地質學
文章分類: 生物與自然, 藏品的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回應:0人 »瀏覽:1,623人次
星期一, 四月 15th, 2013
文/張茂桂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一、漂泊來台的人們
大多數人說臺灣的「外省人」族群,指1945年9月之後到1955年大約十年間來臺的大陸各省老少人士以及他們在臺灣出生的後代 …詳全文
標籤: 台灣光復, 外省人, 老兵, 臺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數位典藏資料庫
文章分類: 生活與文化, 藏品的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回應:0人 »瀏覽:2,99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