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觀察室歷史文章’

Mineralogy Database與國內礦物標本資料庫之比較

星期二, 五月 27th, 2008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林慧菁94.11

網址:www.webmineral.com

建置者:David Barthelmy

  Mineralogy Database 在2000年完成,並對外開放使用,內含4,442種礦物資料,可說是目前較受青睞的礦物資料庫之一。使用者可透過不同的搜尋管道,包括礦物之結晶系統、X光繞射、化學組成、物理及光學特性、Dana氏分類法、Strunz分類法、字母順序、晶體化學分類等,查詢相關資料。

  資料庫是由David Barthelmy個人建置,並由Dr. Anthony Kampf and the Los Angeles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John Wiley & Sons, Inc.、Steffen Weber等單位提供贊助。資料庫內容建檔完整、欄位詳盡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標準,對於 4,442種礦物的物理、化學特性描述詳細,分類查詢功能健全,且資料不斷更新、方便查詢,乃是該資料庫的最大特色。

  目前執行礦物標本數位化的單位有「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與「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其蒐藏之標本不乏國內外珍貴礦物,而這兩個單位所建置的資料庫與Mineralogy Database有很大的不同。科博館與臺大地質系所建置的資料庫主要為推廣地質科學教育,因此內容偏重生活化的介紹,數位化之標本也以本土礦物為主,國外礦物為輔。Mineralogy Database則屬較學術性的資料庫,適合專業人士查詢使用,數位化之標本則包含世界各地之礦物。

  在資料庫內容呈現上,Mineralogy Database與國內礦物相關數位化計畫所建置的網站有很大的不同,Mineralogy Database是以學術的角度呈現網站內容,包括許多化學組成公式、專門的分類法等等,而國內計畫則是以普及、推廣礦物知識,以及協助各級學校、機構之教學和研究為目的。

  在數位化平面影像之解析度方面,則是科博館以及臺大地質系的計畫較佳,尤其是臺大地質系的「放大」與「細部」瀏覽功能,讓使用者可清楚看到礦物細部的紋理;而3D環物影像方面,Mineralogy Database是以動畫方式呈現礦物的影像,國內則是運用3D環物攝影方式將礦物的環物影像呈現於網站上,此種呈現方式對於一般使用者較具有吸引力。

  雖然Mineralogy Database與國內之計畫建置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優點是值得國內數位典藏計畫學習的,例如完整的後設資料欄位、內容描述詳盡、查詢功能完整等等。建置一個完整的資料庫,需要花費很大的心力與時間,期望國內的數位典藏計畫在兼顧展示與教育的功能之下,能夠展現礦物的多樣化特性,進而引領一般大眾走進美妙而奧秘的礦物世界。

參考資料:

〈地質學主題小組整合概況〉,《2005自然物標本與生物多樣性資料庫整合國際研討會暨Species 2000亞太地區論壇》,2005。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典藏數位化計畫http://ndap.nmns.edu.tw/theme.jsp?SubPlain=g&SubPlainName=地質學。

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典藏數位化計畫http://nadm.gl.ntu.edu.tw/nadm/mainpage.htm。

「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之介紹

星期二, 五月 27th, 2008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蔡欣芸

  自一九九六年開始,中央研究院就開始進行一項為期六年的「台灣研究網路化」計畫,目標是要將中研院內所蒐集的所有台灣資料,進行相關研究、分析之後,將研究結果透過網際網路的方式,提供給大眾使用;資料內容可分為文化、歷史、自然與社會四個面向,而在四種類型下,又各自提供了相關內容與資料庫系統以供檢索。

  由於該計畫內的資料庫數量眾多,因此本文先介紹「文化類型」下的「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並試著分析其使用效度能達致何種程度。

「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

  自十六、十七世紀開始,隨著漢人渡海來台,並透過拓墾的方式建立庄社,村庄就成了漢人社會家庭、宗族之外,最重要的社會單位。而隨著生活日漸安定與富足,庄民們也會選擇一尊或數尊的神祇來祭祀,並共建廟宇以為共同的象徵。發展至此,村庄不但成為一個祭祀的共同體,也同時是命運的共同體,它具有法人的性格,也是一個意志的單位。因此,我們可以說每個村莊都是一個獨立自主的聚落及社會單位,也各自具備獨特的社會文化傳統。

「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一、祭祀圈與信仰圈相關研究

  內容包括祭祀圈與信仰圈之相關論文篇章、台灣中部地區曲館、武館資料庫(包含堂號、拳術、師頭與陣頭種類)、彰化媽祖信仰圈之村廟資料庫與高雄縣村廟資料庫等。

二、聚落庄社相關研究

  主要內容為庄社聚落之相關論文篇章及台灣聚落研究書目資料庫,包括日據時期、戰後歐美學者及戰後台灣學者的聚落研究。

三、地方民俗文化

  這部分資料主要是整理台灣民俗與宗教的名詞解釋、傳統民俗藝術及新藝文等內容為主,包括可依據關鍵字查詢民俗專有名詞的民俗專有名詞資料庫與地方傳統文化多媒體資料庫。

  上述資料庫中,除了台灣中部地區曲館、武館資料庫與民俗專有名詞資料庫之外,都有提供「新搜尋」及「再搜尋」的功能,讓使用者能進行更精細的資料搜尋。此外,這些資料庫也不需要付費或是通過授權機制,而是開放給大眾無償使用。

  但是,這些資料庫也有其缺點;首先,資料庫只提供了文字資料,而缺少相關的影像檔案,讓人有美中不足之感。其次,必須具備基本庄社研究經驗,才能較快地查詢到所需資料,對一般民眾來說,資料庫的使用便利性是可以再增加的。上述不足之處,或許可以在「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進行改版時,作為修正的參考。

參考書目

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網路化,台灣研究網路化中文網頁。

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網路化,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

林會承,《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傳統聚落與傳統建築類》, 1998,P29-30)

數位化老照片的藍光問題之解析

星期二, 五月 27th, 2008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 陳美智94.11.07

Q問題:

  在掃瞄部分老照片時發現,利用平台式掃描機掃瞄後,數位檔畫面會出現不明藍光,但照片本身尚屬平整,並無摺痕問題,因此推測應是老照片上常塗用蠟劑等塗料,塗料較多之處,掃描後便呈現為藍光。另一種推測可能則是平台式掃描器屬於熱光感應,而非冷光處理,由於藍光位置不定,也無法修圖,請問如何數位化此部分老照片,並必免造成相片內容資訊的流失。 工作小組曾討論過,若用捲筒式掃描器或可解決此一問題,但由於經費及維護相片原件,因此並沒有真正嘗試,目前做法,是將藍光部份紀錄在清單上,以利後續修改作業。 …詳全文

網路世界,無遠弗屆─網路文化侵佔-台灣,你網路的霸業到哪裡去了?

星期二, 五月 27th, 2008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溫敏宇

  近日因撰寫數位化工作流程參考標準、參予子計畫二腳本確認等工作,需大量資訊來源,於網路搜尋引擎巨擘–google搜尋,令人驚訝的是,從生活應用、器材、評論、歷史文化等各知識字元文件,搜尋的結果,簡體中文與繁體中文的比例為二十比一或更甚,漸意識到掌握網路霸權即掌握世界霸權的文化恐慌,不禁想問,台灣,你網路的霸業到哪裡去了?

  毛澤東發動文革的官方說法是:「為了鞏固國產階級專政,反對修正主義,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陳水扁總統於二二八事件五十四年紀念日下了結語:「超越悲情,讓哀傷者找到力量」,二二八事件之所以動盪台灣,選舉文宣炒作的沸沸揚揚,所有還原真相同時,統治者意識到一件事–「知識的力量」;民主主義強調少數服從多數;資本主義強調自由競爭,價格由市場決定,所謂民主、資本主義思想下的「多數暴力」由是產生,如此現象,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

  教育新制推出後,不少專家學者批評貧城鄉教育落差加大,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教育資源豐富的小孩永遠遙遙領先貧困家庭的孩子,中國春秋戰國時代「貴族沒落,平民崛起」似乎越來越遙不可及;你一定很好奇,何以由此說明台灣的網路霸業不見了?大肆宣傳一部關於「蝴蝶效應」電影後,大眾被教育一項知識—南美洲的一隻蝴蝶震動翅膀會引起北美龍捲風產生;「文化知識」是教育下一代傳承的基礎,聖經中記載耶蘇醫病、趕鬼往往只用ㄧ句話便成就了他所說的,但是撿選十二使徒卻經過徹夜禱告尋求神的心意,代表耶穌非常注重門徒訓練,就是他的傳承,聖經是經由耶穌的門徒們寫成;倫語,由孔子的學生們寫成,他們傳承老師的知識,吸收老師的一切,加以發揚光大;而現代孩子所吸收的知識管道多元,學校教育、書本、大眾媒體,當然,網路佔了現在孩子們大量時間,許多文化知識由網路而來,現今google與哈弗、史坦福大學圖書館合作執行數位化圖書館,未來研究文獻可以於網路中輕易搜尋下載而來,時勢所趨,這樣的合作形式將不斷被應用於網路搜尋;而中國大陸人口眾多,每個省份作一點點的簡體文件輸入,足以淹沒整各網路世界,而繁體網路文件儘管品質精良,卻終不及「多數」文化暴力的威脅。當一批資料映入眼簾,多數始終備所矚目,「考證」似乎需從「多數」考據起,漸漸,簡體文化侵佔網路世界,繁體資訊最終成為「少數」。

  1997年7月到1998年8月,泰銖狂貶→港股狂跌→印尼盾崩盤→日圓急升→亞洲金融風暴,最後,連美股都受到影響,經濟學家遂引用「蝴蝶效應」來解釋股匯市的全球連動性。(資料來源:玫瑰投資網)這樣敘述台灣網路霸業似乎有些主觀,台灣仍是在電腦產業硬體上帶領全球的前端國家,只是網路文化知識建立的速度似乎漸有下滑趨勢,值得驕傲的是當我在google搜尋「數位化」「數位典藏」相關文件,繁體字與簡體字的比例是二十比一或更甚,單就這筆資料我們能否侵占簡體文化?

從不同面向看古今中外圖文書籍

星期二, 五月 27th, 2008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高芷彤

  <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序言中曾談到:「科學技術日益滲透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成為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的最活躍的因素,並且歸根到底是現代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力量」。的確,人類的文明史中「造紙術」與「印刷術」便是成就文明的技術標誌和推動力,紙發明以前,人類結繩記事的時期演進到將文字刻於龜甲的甲骨文字出現,造紙發明後經由漢代蔡倫完整化、規範化,紙促進了思想的交流和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成為推動文化發展上劃時代的代表技術進程。到了印刷時代的到來,則給社會文明的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它打破了”經典”壟斷文化的權力獨斷性,突破了只有少數人才能看到文字的記載。 而是可以被更多的平民知識份子閱讀。

  另外,在印刷術發明前的裝訂工藝,是把零散的書頁、紙張或書畫等加工成冊或畫卷等形式的工藝技術,它雖非書籍所專有,但主要用於書籍。裝訂和書籍,密不可分;裝訂與文字的傳播方式,又息息相關。綜觀中國文字的傳播史,自甲骨文至今,其傳播方式,歷經了甲骨、青銅、竹木、縑帛、雕石、拓印、手抄和印刷等多種形式。魯迅先生早年就曾指出,書籍裝訂是獨立的一門繪畫藝術,而且強調裝幀對於書籍的裝飾作用。因此書籍之於文明以及文化傳播有其重要性,以下分別針對東方古籍特色「年代、形式和內容」、書籍的本身「資料類型」、外觀「裝訂形式」來分別論述。

一、東方古籍特色

(一)「古籍年代」:分為宋刻本、遼刻本、西夏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

(二)「古籍形式」:可分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而活字又有木活字、銅活字、泥活字、鉛活字、錫活字之分。

(三)「古籍內容」:可分印本、稿本、抄本、批校本等等。

二、資料類型

(一)珍善本圖籍:自古籍書庫中挑選出較好的書歸入善本書庫中。而善本的定義有多種版本,以下以清朝版本目錄學家張之洞以及當代學者的解釋為例。

清朝版本目錄學家張之洞  當代學者 
1  是足本,沒有刪節和缺卷  是年代久遠而且有文物性 
2  是精本,精校精注,錯誤極少  是印刷插圖精美具有藝術性 
3  是舊本,即傳世很久的木刻本、傳抄本和線裝書。  是書籍內容精闢具有學術資料性 

(二)古籍線裝書:多以經、史、子、集、叢為分類架構,其古籍線裝書內文多為繁體字,豎排版,小楷體,另外線裝書的裝訂形式多為精緻手工且較為費時,且由於年代久遠受到自然環境的侵害造成紙質的酸化以及老化或蟲蛀等現況,保存不易,因此現今的裝訂形式多以西式裝訂為主,而線裝書已歸入古籍一類,或進入圖書館、博物館,或進入收藏品市場。

(三)現代圖籍:可分為中文平裝圖籍以及外文圖籍等兩種。收集論述和記載各種相關學科的文獻,大部分資料為平裝典籍。

(四)中外文報刊合訂本:包含報紙、中外文期刊等。

(五)少數民族文字本的圖書:有些典藏在古籍書庫中的以少數民族文字所撰寫如滿文、蒙文、藏文、維文、哈文等,還有古西夏文和東巴文等的一些稀世珍本,多為古籍線裝書。而有些是以平裝的少數民族文字文獻。

三、書籍裝訂

  書籍的裝訂大致分為兩種,中式和西式,中式裝訂是我國從周朝就有的簡策裝、縑帛裝等等,最後發展到明代的線裝訂式。線裝訂工藝較費工時,現在除了用於仿古式書和特種珍本書的裝訂外,已經很少採用這種方式,而大部分書採用西式裝訂。

(一)中式裝訂形式的基本分類的發展 ?簡策裝(周)、縑帛裝(周)、卷軸裝(漢)、旋風裝(唐)、經折裝(唐)、蝴蝶裝(宋)、包背裝(元)、線裝(明)。

(二)西式裝訂形式的基本分類的發展(左開裝訂) ????在西式裝訂中可分為平裝和精裝兩大類。

1. 平裝:

  平裝書的是最常使的一種裝訂方式,它在裝訂時採用的裝訂形式有:騎馬訂、平訂、鎖線訂、活頁訂等。平裝書的一般沒有護封,封皮不帶勒口,在紙張的選擇上也較普通。

(1)騎馬訂:多用於書頁較少的書籍,將內頁展開由中縫訂上鐵絲釘。

(2)平訂:把有序堆疊的書帖用縫紉線或鐵絲釘從面到底地訂成書芯,然後包上封皮,最後裁切成書的一種訂合形式。它是目前國內書籍裝訂中最為常用的一種訂合形式,它的工藝特性介於騎馬釘和鎖線訂之間,它與騎訂相比,優點是更為經久耐用,缺點是訂合後要占去一定的有效版面空間,且書頁在翻開時不能攤平,對數較多的厚書影響更大。它特別適合於中低厚底的書籍(160頁以下)的裝訂。

(3)鎖線訂:又稱串線訂,它是已經配好的各書帖脊背折痕處按順序一帖一帖地用線串結起來,再經貼紗布、壓平、捆緊、膠背、分本、包封皮,最後裁切成本的一種訂合形式。它的優點是訂合後和騎馬訂一樣不占書的有效版面空間,但卻比騎馬訂牢固,與平訂相比,書的外形無裝訂,且書頁無論多少都能在翻開時攤平,缺點是書帖用線鎖合較費工時,成本較高,它特別適合於高檔書籍和頁數較多(160頁以上)厚書裝訂。

2. 精裝:

  精裝書比平裝書用料更講究,裝訂更結實。精裝特別適合於品質要求較高、頁數較多、需反復閱讀、且有長期保存價值的書籍。精裝書分為硬精裝、軟精裝兩種。

(1)硬精裝: 硬精裝又分為帶護封硬精裝和紙面硬精裝兩種。硬精裝書是精裝書中主要品種。這的裝訂包括書芯加工、書殼加工、套書殼和整形四大工序。硬精裝的書籍適用於高檔書籍的裝訂,硬精裝書籍有護封和勒口,封皮大部分採用硬書殼。

(2)軟精裝:軟精裝書中,軟面精裝書的書殼不用硬紙板,而用較厚的紙張替代,帶護封、帶勒口。古籍線裝書:經史子集叢(唐人寫經、敦煌卷子、西夏文抄本、宋槧元刻及大量稿本、抄本、名人字畫、契約、家譜,尤以地方誌和明清詩文集著稱,書品上佳)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